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物科学领域里,包括值物、动物和人体,具有一种近似时钟的机能。它指挥着生物进行周期性的变化,使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周期变化相适应,这种近似时钟的机构,人们称它为“生物钟”或叫“生理钟”。其中近似昼夜交替的称为“日周期”或“日钟”,近似月交替变化的弥为“月周期”或“月钟”,近似年交替变化的称为“年周期”或“年钟”,此外,还有与太阳周期交替相适应的称为“太阳周期”。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节律是指自然界或人体各种指标有规律地重复波动。人体的生理节律,是千百年来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优化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先天的,具有遗传性,但又不是固定不易的。它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人的一生有一百多个“生理节律钟”在严格、准确、连续地工作着,且对各种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一旦影响因素超越人体的适应能力时,则生理节律发生改变而导致疾病。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但如何来“调拨”生理节律钟,这已成为临床医学的新课题。针刺治疗疾病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补泻手法所产生的节律波动作用于穴位而实现的。根据生物全息律学说可知,穴位或穴区包含着全部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能反映对应部位的生理、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引起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兴趣。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即相同穴位相同刺激对系统功能亢进或低下状态均可产生纠正作用,是中国生物医学工作者多年来在不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机能调节现象。此现象近年也被国际同行观察到。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多见于病理状态的事实提示,外周神经刺激产生的生物调节效应在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反应模式不尽相同,其即刻效应与长时效应的机制也不同。这不仅对针刺疗法及其疗效的理解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生物调控过程本身的认识有所启示。本文从针刺效应之靶系统固有特性、靶系统功能状态、穴位特性及刺激参数等4个方面总结了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基本特点和产生条件,并从外周纤维类型和中枢适应性调节两个关键环节分析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可能机制。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纤维刺激后可产生相反的调节效应,若针刺混合纤维,则可能在不同病理状态下显示不同方向的效应。针刺也可能通过激发中枢适应性控制机制调节各生理系统的负反馈功能而表现出双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补肾中药对小白鼠氢考模型进行实验性治疗,应用 PAP 免疫组化法及吖啶橙活体染色法分别研究小肠 IgG 及腹膜肥大细胞的变化。初步发现补肾中药能使受氢考影响而下降的小肠 IgG 及腹膜肥大细胞量上升。提示补肾中药可能增强骨髓机能,使免疫活性细胞及肥大细胞增生,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从而对虚证可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至为痹”-构成经络的体液液晶体粘度加大甚至凝胶化-生命体中的液晶构造(如细胞膜系统,“水合”状态的体液等)以体液内环境的生理机能将细胞群(器官或中医称为脏腑的生理功能系统)之实质性与功能性有机地融合起来,而生物器官的“功能性”正是生命存在之形式。该文提出,构成生命体生理内环境的体液液晶体(经络的生理存在形式)之粘滞性加大或凝胶化就直接阻碍了新陈代谢活动,但此时了之生命过程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科学领域里,通过对生态学的许多观察,早就发现植物和动物具有适应环境中空间条件的惊人本领,进一步的研究便认为,这是由于生物体内可能有一种近似时钟的机构,它指挥着生物进行周期性的变化,使生物在时间上与外界的昼夜、四季寒暑的周期交替相适应。生物的这种近似时钟的机构,被称之为“生物钟”或“生理钟”。其中周期节奏近似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与四季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人也不能脱离天地气息而存在。人体的五脏腑、四肢九窍、皮肉骨筋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1 用以说明生理现象在生物科学领域里 ,科学家们通过对生态学的许多观察 ,早就发现植物和动物具有适应环境空间条件的内在规律性。这被认为是由于生物体内可能有一种近似时钟的机构 ,它指挥着生物进行同期性的变化 ,使生物在时间上与外界的昼夜、四季、寒暑的周期交替相适应。生物的这种近似时钟的机构 ,被称为“生物钟”或“生理钟”。其中周期节奏近似昼夜的 ,称为“日钟” ;近似周年的 ,称为“年生物钟”或“年钟”。〔1〕多年来 ,人们一直把生物学节律这一现象看成是一种科学的奥秘。对于生物节律的观察与研究 ,在国外大约有一百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针刺麻醉的多年临床实践表明,针刺麻醉如要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一方面须选择有效的穴位,适宜的刺激参数,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用一个生理的、生化的、心理的手段选择适宜应用针麻的个体,这就是针刺麻醉术前预测的任务。由于针麻是以人体机能调整作用为基础,它受着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尚未见有单一的生理、生化或心理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个体的机能状态,当前也就很难用一个指标较好地预报出针麻的适应者。所以只有应用多指标的综合法才有可能选出针麻的适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来源、生理、病理及治疗方法等角度阐述中医肾精、肠道菌群与脑机能之间的关系,认为肾精与脑机能及肠道菌群与脑机能之间的关系有高度一致性.肾精与肠道菌群均形成于胚胎时期,受后天因素影响,两者均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而维持脑的生理功能;肾精亏虚与肠道菌群失衡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补肾益精与调节肠道菌群均可治疗脑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经典中医理论学说揭示大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机能活动产生的变化,特别是四时递迁,八节更换对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即“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抑郁症季节性发作提示了情志活动的季节问题,对诊断和预防抑郁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老年人生理病理中医学把60岁作为划分老年的界限,谓“人年五十以上为老”、“六十曰老”、“七十曰耋”、“八十曰耄”、“九十曰鲐背”、“百年曰颐”。人至50岁以后,精力逐渐衰退,外而肌肤、肢节、发须,内而脏腑、经络,生理机能逐渐减退,适应外界环境能力降低,易受邪侵,易生疾病,以至出现各种衰老征象。中医学把60岁以上称为老年期。人届老年,其生理病理均表现出与青壮年期不同的特点。1.1 阴阳俱损 机体内外环境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标志着健康无病。阴阳平衡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理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相似文献   

13.
尉平平 《中医药学刊》2006,24(9):1715-1715
通过经典中医理论学说揭示大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机能活动产生的变化,特别是四时递迁,八节更换对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即“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抑郁症季节性发作提示了情志活动的季节问题,对诊断和预防抑郁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宁在兰 《气功》2012,(3):250-250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月引力变化时,人体的生理、情绪、精神、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都受影响,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可拮抗新斯的明性胃肠功能亢进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和空肠生长抑素含量的降低,也可使阿托品性胃肠功能受抑大鼠的生长抑素含量降低,并使之趋向正常;下丘脑和血液中的生长抑素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对正常大鼠却无明显的影响。提示本方对胃肠运动机能的双向调节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中枢下丘脑、血液、胃肠局部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血论     
<正>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一切机能活动的能源.而气血失调,可导致疾病丛生.因此,确立气血论是中医临床所必需而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气的生理病理对人的生命运动而言,气包括外气和内气,二者相互交流着.没有气,就没有生命.外气即大自然之气,是人体从外界获得的生命能源,包含日光、空气、水对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综合影响,因受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大气离子的作用,故有温、热、湿、燥、  相似文献   

17.
天人是相应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人体对生活内外环境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反应.本文从多方面对“暑湿”进行新的诠释,提出有关“暑湿”的新观点,即“暑必兼湿”的季节致病的特性,不同地域空气的干燥度与湿润度对人类体质的影响,暑湿环境导致人体机能的紊乱、内环境的失调而产生疾病,暑湿环境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外环境变化对人类身体的影响,人为因素亦与“暑湿”致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气功主要是通过“意”和“气”的锻炼以调整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机能,为探讨在静坐练功时的大脑生理效应,我们对1名静坐练功者观察了34次在双掌合十静坐练功中脑血流图及心率变化。实验发现,静坐练功中脑血流图中的波幅值呈明显降低。提示,前头部脑血管收缩搏动性供血量减少,与练功前相比,经统计学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心率变化不大。现将实验观测情况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七情活动变化,能反映和概括人的主要心理活动。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人们没有七情表现,或缺乏其中的几种感情,或七情太过,都会影响情志剧变而引发疾病。特别是老年人脏腑虚衰,生理机能和心脑功能衰退,心理状态极其不稳,稍受七情变化刺激即可发生脏腑功能紊乱,产生各种心身疾病。现就七情与老年心身疾病及常见治法探讨如下。1 七情与老年人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心主神明论”被进一步得到证实.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均统一在“心神”之中。心神不仅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而且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由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也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以五脏为生理基础产生的。因此,情志变动对脏腑的影响除取决于精神刺激因子的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