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市区饮食与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季步天  高汝聂 《肿瘤》1992,12(5):201-205
1988年12月1日~1989年11月30日在上海市区进行了基于全人群的胃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1197例病人和1451例对照,年龄均在20~69岁。总结了胃癌与饮食的关系。胃癌与饮食关系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盐饮食、三餐不按时、进餐速度快、过饱饮食等因素增加胃癌的危险性,年龄调整OR值男性组分别为2.08、4.17、2.22和2.00;女性组分别为5.00、4.10、2.08和1.81;男性油炸食品及女性腌制食品摄入增加,提高了胃癌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2.47和2.97。植物类食品如新鲜蔬菜、鲜豆类、豆及豆制品、根茎类食品以及新鲜水果的摄入频度与胃癌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动物类食品如淡水鱼、禽蛋、奶及奶制品和鸡鸭肉的每月摄入频度增加也可降低胃癌的危险性,男性组表现更为明显。在Logistic多因素研究中发现,维生素C和维生素A对胃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进入模型的因素还有三餐不按时、过饱饮食、高盐饮食、热烫饮食、油炸食品等。在研究中还发现,文化程度愈低,胃癌的危险性愈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与肝癌发病的关联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2016年5月前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献资料,对各因素与肝癌发病关系的OR值及95%C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6篇文献,累计病例11 613例,对照为12726例,葱蒜类、豆制品、蔬菜类、水果类、茶类、鱼类因素合并的OR值及95%CI均<1;干硬食品、高盐饮食、禽蛋类、霉变食品、烟熏食品、腌制食品、酒类、肥肉、生鱼类因素合并的OR值及95%CI均>1;动物肉类、油炸食品、酸醋食品与肝癌的无关。结论在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中,摄入葱蒜类、豆制品、蔬菜类、水果类、茶类、鱼类可能为肝癌的保护因素;摄入干硬食品、高盐饮食、禽蛋类、霉变食品、烟熏食品、腌制食品、酒类、肥肉类、生鱼类饮食可能为肝癌的危险因素;动物肉类、油炸食品、酸醋食品与肝癌的关联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999年4月-10月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男性198例,女性113例),对照1579例(为“九五”课题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对照研究之一,对照共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仅男性)慢性胃炎及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等,分析饮食口味,热烫饮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及豆制品,蛋及蛋制品,家禽类,腌制食品,油炸食品,植物油等饮食因素,以估计胃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研究发现新鲜蔬菜(最高摄入量OR=0.6),水果(OR=0.6),新鲜豆类OR=0.4),豆制品(OR=0.4)和植物油(OR=0.6)是男性胃癌的保护因素,而油面食(OR=1.6)增加男性胃癌的危险性,新鲜蔬菜9OR=0.3),水果(OR=0.4),新鲜豆类(OR=0.4,干豆类(OR=0.5)和蛋及蛋制品(OR=0.5)对妇性胃癌具有保护作用,而腌制食品(OR=2.2)和油食品(包括油鱼/肉、油炸面食,油煎蛋和油煎花生米,OR=2.6是女性胃癌主要的危险因素,重盐饮食和热烫饮食及早餐不规律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未发现主食,新鲜肉类(包括鱼,家禽类,红肉类)等与胃癌妇生有联系,结论:高盐饮食,热烫饮食,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是上海市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新鲜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和植物油等可降低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赵刚  方顺源 《中国肿瘤》2001,10(11):624-626
结合近几年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研究的成果,阐述了饮食与胃癌之间的关系。饮食中的高危因素有N-亚硝基化合物、高碳水化合物伴低蛋白食物、高盐饮食、霉变食物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保护因素有新鲜蔬菜与水果、豆制品与牛奶以及大蒜和绿茶等。部分饮食因素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也并没完全得到肯定,还存在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胃癌低发区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寻肿瘤低发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择江苏省胃癌低发区邳州市胃癌患者18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普通人群为对照,结果:咸肉、熏肉、咸鱼,剩粥,油炸食物的摄入与胃癌危险性增加有关,前三者OR值分别为2.36,3.44和6.47。而新鲜蔬菜,豆类的摄入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1和0.53。多食大蒜亦趋于降低胃癌危险性。结论:经常摄入咸肉,熏肉,咸鱼,剩粥,油炸食物是胃癌的危险因素,摄入新鲜蔬菜,豆类,大蒜则是胃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膳食因素对中国居民胃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检索4个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检索、Pub Med数据库)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的研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霉变食品[OR =3,55,95%CI(2.00,6.29) (P <0.0001)],腌制食品[OR=1.86,95%CI(1,45,2.38) (P< 0.00001)]和饮酒[OR=1.81,95%CI(1,13,2.88) (P =20.01)]OR值均大于1,为胃癌的危险因素.高盐饮食OR值大于1,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OR=1.18,95% CI(0.73,1.93) (P=20.50)].结论 霉变、腌制食品和饮酒均为中国居民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高盐饮食对居民胃癌的影响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居民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某些因素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306例原发性肝癌和627例人群对照某些因素在两者间的相对比值.结果经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调整后发现:甲型肝炎(OR=14.66,95%CI:1.80~119.66)、乙型肝炎(OR=36.91,95%CI:16.84~80.87)、肝病和肝硬化(OR=25.47,95%CI:9.05~71.66)和其它肝胆疾病(OR=20.69,95%CI:4.79~89.42)与肝癌有密切关系;吸烟和饮酒均可增加肝癌危险性,并且两者具有相加作用.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差及长时间精神处于压抑状态增加肝癌危险性1.70~2.40倍.长期从事化工工作(OR=2.78,95%:1.24~6.21)、家族肿瘤史(OR=2.20,95%CI:1.38~3.51)均与肝癌发生有关.食物的凉、硬、干及重盐均可使肝癌危险性增加,而多食用豆制品及奶制品以及经常食用醋类具有预防肝癌的作用.结论肝癌与既往肝病史、饮食、饮酒、吸烟及精神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及醋类具有预防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寻肿瘤低发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 :选择江苏省胃癌低发区邳州市胃癌患者 18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以普通人群为对照。结果 :咸肉、熏肉、咸鱼、剩粥、油炸食物的摄入与胃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前三者OR值分别为 2 36、3 4 4和 6 4 7。而新鲜蔬菜、豆类的摄入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OR值分别为 0 5 1和 0 5 3。多食大蒜亦趋于降低胃癌危险性。结论 :经常摄入咸肉、熏肉、咸鱼、剩粥、油炸食物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摄入新鲜蔬菜、豆类、大蒜则是胃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饮食习惯和室内污染与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毅雄  蔡文超 《肿瘤》1996,16(5):509-511
为了探讨某些生活方式因素与肺癌的关系,对1986年广州市居民全人群原发性肺癌792例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饮食习惯的调查发现,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男性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经常吃煎炸类食品似可增加男性肺癌危险性;而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以及盐渍类或烟熏类食物与肺癌的发生无关。住房条件与接触煤烟等情况的综合分析表明,室内污染与女性肺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饮食和生活方式与胃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200例为肿瘤组,另取同期于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20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饮食 因素、生活方式、阿司匹林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并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外,将肿瘤组按照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期组133例 与非进展期组67例,比较两组饮食因素、生活方式、阿司匹林影响相关因素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和 胃肠肿瘤进展的关系。结果肿瘤组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吸烟、饮酒人数占比高于健康对照组, 而经常食用新鲜瓜果蔬菜、运动人数占比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 腌制食品、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吸烟、饮酒均是胃肠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而经常食用新鲜瓜果蔬菜、运动 均是胃肠肿瘤发生的保护因素(均OR<1,P<0.05)。进展期组饮食不规律、吸烟人数占比高于非进展期组,而经常食用新鲜瓜果 蔬菜、运动人数占比低于非进展期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饮食不规律、吸烟均是胃肠肿瘤进展的独立 危险因素(均OR>1,P<0.05),而经常食用新鲜瓜果蔬菜、运动均是胃肠肿瘤进展保护因素(均OR<1,P<0.05)。结论饮食不规律、 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吸烟、饮酒、经常食用新鲜瓜果蔬菜、运动均与胃肠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饮食不规 律、吸烟、经常食用新鲜瓜果蔬菜、运动与胃肠肿瘤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和饮食等危险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胃癌患者97例,非胃癌肿瘤患者77例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及家族史、饮食摄入情况、生活居住环境以及饮酒和吸烟史等,饮食部分的调查采用频数法。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饮酒、吸烟年限长、有胃癌家族史和喜吃腌制食物是胃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56、2.333、3.060和1.959;清淡、酸性食物、喝绿茶和喝茶年限超过20年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402、0.297、0.402和0.331;多因素分析结果,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和胃癌家族史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和饮食等危险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胃癌患者97例,非胃癌肿瘤患者77例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及家族史、饮食摄入情况、生活居住环境以及饮酒和吸烟史等,饮食部分的调查采用频数法。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饮酒、吸烟年限长、有胃癌家族史和喜吃腌制食物是胃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56、2.333、3.060和1.959;清淡、酸性食物、喝绿茶和喝茶年限超过20年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402、0.297、0.402和0.331;多因素分析结果,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腌制食物、吸烟年限长和胃癌家族史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而清淡饮食和喝茶年限长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我国肿瘤死因中占第一位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还不甚清楚。流行病学资料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而其中饮食因素是胃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的病因研究,认为N-亚硝基化合物与胃癌发生有密切联系。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不平衡,也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还表明胃癌死亡率与人群硒水平成负相关。为了探讨硒、N-亚硝基化合物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磁县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磁县肿瘤防治所登记的肿瘤发病资料中的370例胃癌患者做1∶1比例对照研究。结果 饮食软硬适中OR=0.54,常吃大蒜OR=0.725,10年前饮用山泉水OR=32.166,低体质指数OR=2.173,婚烟生活OR=2.673,10年前食用水果OR=0.538,10年前食用杂粮OR=0.691,精神创伤OR=11.891,有胃溃疡病史OR=39.262,做菜喜用煮OR=0.504,有浅表性胃炎OR=21.753。结论 过去饮用山泉水、低体质指数、婚姻生活不和谐、有精神创伤、有胃溃疡病史及浅表性胃炎病史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而饮食饮硬适中、食用大蒜、过去食用水果较多、过去食用杂粮较多及烹调喜用煮的方式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Koo  LC HO  JH-C 《肿瘤》1996,16(4):467-474
从世界范围来说,住在香港、夏威夷、旧金山和新加坡的华裔妇女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然而吸烟率低。过去15年我们以室内空气污染(ETS,烧香,烹调污染)为重点,并以饮食为可能因素来探讨它们与肺癌的关系,但未发现这些空气污染物与肺癌有联系。吸烟者(吸烟量已作了调整)即使有40年以上烧香史,肺癌危险性仍下降了83%(趋势检验P=0.01)。不吸烟妇女(年龄、生育史、文化程度已调整)从事烹调即使超过40年,肺癌危险性仍下降63%(P=0.001)。可见结果与预期相反,但可用饮食因素来解释。吸烟者中烧香的妇女往往比不烧香的妇女喜欢吃“健康饮食”;不吸烟者参与烹调多年的妇女也更喜欢吃“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指较多吃鲜鱼、蔬菜、水果和较少吃经防腐处理过的食品、辣酱和饮酒,前类食物使香港华人妇女肺癌危险性降低,后者则使之增高,可见饮食因素起着混杂因子的作用,使评价空气污染对肺癌危险性的影响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区胃癌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鲍萍萍  高立峰  刘大可  陶梦华  金凡 《肿瘤》2003,23(6):458-463
目的 探索上海市区胃癌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1999年4月~1999年10月期间诊断的30~74岁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男性198例,女性113例),对照1579例,获得环境暴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控制混杂因素计算各个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限(95%CI)。结果 男性中吸烟、热烫饮食、油炸面食、患病前精神压抑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慢性胃炎及一级亲属胃癌史等因素可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女性胃癌则与腌制食品(尤其是腌制蔬菜)、油炸食品、酒精摄人、患病前精神压抑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溃疡病史、慢性胃炎史及一级亲属胃癌史等关系密切。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和蛋及蛋制品等对胃癌有保护作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上海市区胃癌近十年危险因素没有明显改变,吸烟、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慢性胃炎史和胃癌家族史等可能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而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及豆制品等对胃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经常摄入豆制品可能会降低患癌的危险性。Hirayama指出,根据日本26万名40岁以上成年人历经13年的饮食与癌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豆面酱摄入量与胃癌危险性呈负相关关系。豆面酱(miso味噌)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食品。再者,日本豆腐消费量最高地区胃癌发病率较低。上海等9城市938例、沈阳市300例、福建长乐县116例胃癌相关性研究结果,均表明经常摄入豆腐、豆浆者胃癌危险性较小。Naga-sawa指出东方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仅占美国妇女发病率1/5~1/8,可能与饮食中的豆制品有关。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曾于1990年召开专题会,专门讨论豆制品在降低癌症危险性中的作用。现重点概述大豆中的有关成份。  相似文献   

18.
高盐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相互作用大幅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在人群中,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至少90%的人没有症状。很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盐饮食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凡范德比尔特大学的考沃和他的同事发现高盐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相互作用大幅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地区食管癌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进行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 ,分别对 5 8例病人和 5 8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型性格、精神压抑、吸烟、家庭被动吸烟和经常食用烟熏食品可增加食管癌发病的危险性 ;而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食管癌是多种内外因素反复长期作用于人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泰兴市全人群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选择泰兴市430例胃癌新发病例按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进行以人群为基础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状况差,不良嗜好(吸烟和饮酒)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三餐不按时和进食速度 )和不良精神因素(长期忧郁和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状态)以及胃部病变会增加泰兴市居民患胃癌的危险性,而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有的人际关系则可降低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