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0例大肠癌组织的S期细胞百分比(SPF)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大肠癌p16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检测,探讨p16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CS Calibur,激发波长488nm,DNA染色试剂为PI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odfit LT2.0软件.结果p16表达阴性者的SPF明显高于p16表达阳性者的SPF,两者间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p16失表达、失活间接促进了大肠癌细胞增殖.p16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检测大肠癌增殖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p27表达与细胞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0例大肠癌组织的细胞周期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进行p27基因蛋白产物检测,以探讨p27表达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CS Calibur进行细胞周期检测,PI进行DNA染色,分析采用Modfit LT2.0软件.免疫组化方法为S-P法.结果p27表达阴性者的SPF明显高于p21表达阳性者的SPF,两者间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p27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检测大肠癌增殖活性的指标,证实p27蛋白在高增殖大肠癌细胞中的失表达. 相似文献
3.
高龄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院1980~1993年底收治的51例70岁以上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下列结论。1.高龄大肠癌男性多发,其发病有随人口寿命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2.临床以血便、排便习惯改变和肠梗阻的症状起病。3.高龄大肠癌好发部位为直肠。4.病理组织学分化好,恶性低、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低。5.并发症多,术后并发症高。5年生存率为34.1%。本文根据这些特征,提议在行充分术前准备并加强术后护理治疗前提下行手术治疗,以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复发直肠癌切端的细胞增殖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60例直肠癌Dixon术后切端组织的细胞增殖状态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增殖动力学在Dixon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切取石蜡包埋组织,加入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脱苯.水化后加入胃蛋白酶消化,过滤后离心,弃上清进行碘化丙啶染色,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直肠癌组织及切端的DNA指数(DI)、S期细胞百分比(SPF)、细胞增殖指数(PI)进行检测.结果:未复发组切端DI为1.09±0.03,SPF为4.18±132,PI为8.69±2.13.复发组切端DI为1.23±O.11,SPF为10.98±3.12,PI为14.13±3.67.经统计学t检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切端两组间SPF及PI均可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增殖动力学可作为大肠癌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范围除考虑肠壁内浸润距离外,还应包括切除全部癌周围高增殖活性的粘膜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左、右侧大肠癌的发病率趋势并不一致,由此将大肠癌这一整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果。本文将近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深入理解左右侧大肠癌可能存在的不同的发生发展规律。左、右侧大肠的划分是以脾曲为界,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为右侧大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为左侧大肠[1]。一、流行病学1 近端迁移趋势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并不是平均表现在各个肠段上,主要在于结肠癌的增多,直肠癌总体上有所减少;结肠癌中以回盲部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iR-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6在33对配对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HCT116和LoVo细胞转染miR-16 抑制剂、阴性对照剂和模拟剂;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yclinD1、CDK6和GAPDH蛋白表达。 结果 (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16在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P=0.047)。(2)miR-16过表达可抑制HCT116和LoVo 细胞增殖,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降低cyclinD1和CDK6蛋白表达。 结论 miR-16过表达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confirm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ble screening model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and to modify an acceptable
and reasonable staging of CRC for predicting prognosis and to define the therapeutic strategy.
Methods Data from 3 case-control studies have been used for selecting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CRC to optimize Sequencing Screening
Model (SSM). The fieldwork recalls have been utilized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Youden Index between the
SSM and the optimized one. The 1722 individuals have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Optimized Sequencing Screening Model (OPSM).
From 1980 to 1995, 1334 cases of CRC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have been analyzed for 3-,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All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the 0.05 level of significance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PSS 10.0 statistic
software.
Results A simple questionnaire and RPHA-FOB test as the screening model for early detecting CRC had been proved as an optimized screening
model.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Youden Index of the optimized mod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SM. From the 1722 individuals
4 Dukes' A and 5 Dukes' B CRC were screened out. Analysis of the 3-,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rosa and extraserosa. The 3-,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0.91±0.06,
0.84±0.07, 0.81±0.07 respectively in cancer involved to the serosa group, but in extraserosa group the survival rates were
0.82±0.03, 0.74±0.03, 0.63±0.04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 of serosa level involve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xtraserosa
and/or rectum wall fat. Therefore, these two levels should be separated in the clinico-pathologic staging of CRC.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screening model is suitable to early detection of the CRC. Due to different survival rates of different layers
involved, the Dukes B (or stage II) should be divided into Dukes B1 or stage II a (serosa) and Dukes B2 or stage IIb (extraserosa
or bowel wall fa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6在33对配对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HCT116和LoVo细胞转染miR-16 抑制剂、阴性对照剂和模拟剂;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yclinD1、CDK6和GAPDH蛋白表达。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16在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P=0.047)。(2)miR-16过表达可抑制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降低cyclinD1和CDK6蛋白表达。结论miR-16过表达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81 7例大肠癌患者诊治信息 ,应用 Kaplan- meier法和 Cox模型 ,对有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失访率 5 .1 4% ,全组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92 % ,48.2 7%和 34.0 2 %。多因素 Cox模型分析显示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淋巴结转移 ,Dukes’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结论 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6例大肠癌、2 2例大肠腺瘤和 10例大肠正常组织进行SurvivinmRNA和PCNA检测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PCNA指数和MVD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 (P <0 .0 5 )。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组中 ,MVD和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SurvivinmRNA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提示Survivin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组织血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PCNA标记指数(PCNA LI),并分析VEGF与MVD、PCNA LI的相关性。结果:98例大肠癌中,VEGF表达阳性36例(36.7%);VEGF表达阳性的肿瘤其MVD和PCNA LI显著高于VEGF阴性(P<0.05)。VEGF表达与MVD、PDNA LI显示正相关(P<0.05)。有转移组(有包淋结转移移和远处转移VEGF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VEGF表达随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增高。结论:VEGF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 ,好发于 3岁以下儿童。常见的症状、体征为右上腹包块、食欲减退、消瘦、黄疸等。然而由于其发病率较低 ,约只占肝脏肿瘤的 3.4% ,故对其病因学、发生与发展机制尚缺乏认识 ,对预后缺乏客观判断标准。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我们总结了我院收治的 8例肝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 ,并对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及 DNA倍体水平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一、常规病理组织制备 8例肝母细胞瘤为我院 1983年~ 1998年收治的患者 ,肝脏肿瘤切除标本经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制片 ,…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6年~1997年共行结肠镜检查1034例,检出大肠癌91例,占同期受检人数的8.8%;现就其临床表现及内镜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1例结肠癌中男53例,女38例,年龄19~84岁,平均56.9岁;其中30岁以下11例占12.09%,50岁以上67例占74.43%;病程3个月~16个月不等,平均7.32个月;临床表现以鲜血及脓血便最常见占69.44%,腹痛占57.78%,腹泻占40.66%,腹泻与便秘交替占15.39%,包块占12.09%,贫血占8.79%,消瘦占5.49%。二、结肠镜检查结果:病变位于直肠61例占67.03%,乙状结肠13例占14.29%,降结肠7例占7.69%,横结肠者5例占5.5…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与血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与ABO血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989年11月~1998年5月收治的广东藉汉族大肠癌患者567例,对其ABO血型进行回顾性。结果:男女之间发生大肠癌危险性相近,各血型患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相同,本地区O型血患者有易患者直肠倾向,与其它地区文献结果不尽相同。结论:通过对血型的分析可以」窥测大肠癌的遗传倾向,这种遗传性状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慢病毒稳定敲减FGF19大肠癌细胞系,探究FGF19敲减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大肠癌COLO201和HCT116细胞,分别在适宜病毒转染指数条件下转染并构建稳转株;以嘌呤霉素进行筛选,获得稳定敲减FGF19的细胞株;PCR和Western bloting鉴定COLO201和HCT116稳转细胞株中FGF19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活性,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敲减FGF19的两株大肠癌细胞。稳定敲减FGF19的HCT116、COLO201细胞(KD组)的FGF19 mRNA水平与空载对照组(NC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1 1,P=0.000 1);与NC组相比,KD组细胞的FGF1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1)。KD组细胞的迁移活性以及增殖能力均相比NC组明显下降(迁移P=0.001 7/P=0.000 1; CCK-8 P=0.042 5/P=0.033 4;克隆P=0.005 1/P=0.002 2)。结论:成功构建FGF19...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大肠癌30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收集1963年9月~1988年2月间住院经病理确诊的2057例大肠癌.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0例(占14.58%).对老年人肠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与中青年肠癌(1757例)比较.提示:老年人大肠癌60岁~69岁男性居多,以肛管、直肠为好发部位(占83.3%);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分化较好的癌居多;临床分期较早者其百分率高于中青年大肠癌.根治性手术成功率、手术死亡率及5年,10年存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肠癌作根治术与未作手术组比较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作根治术可提高老年人大肠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DNA图像定量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DNA含量的8个参数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DNA定量的方法(ICM)对65例大肠癌标本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 异倍体检出率同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Dukes分期具有正相关性;S相细胞比率(SPF)与G_2/M相细胞比率(G_2/MPF)同大肠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异倍体肿瘤,SPF,G_2/MPF三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青年大肠癌26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些年来大肠癌在国内外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大肠癌死亡率比70年代增长了2.4倍I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大肠 癌以50岁以上多见, 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大肠癌警惕性不高, 且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或不典型, 极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老年大肠癌的不同,为青年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总结我院1999.1~2009.6年共收治的32例年龄低于35岁的青年大肠癌资料进行研究,对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组织类型、Dukes分期、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同期老年病例作对照.结果 青年组在血便、腹痛及腹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