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87例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放疗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1991~1994年我院收治的乳癌术后放疗病人,照射部位为患侧锁骨上下区,内乳淋巴链区、腋窝区、胸壁,照射靶区剂量45至55GY,4~6周,并进行5年随访。结果 Ⅱ_b期5年生存率65.6%,Ⅲ期5年生存率48.9%,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3个5年生存率77.8%,4~9个5年生存率43.3%,大于或等于10个5年生存率27.3%。结论 ⅡⅢ期乳癌局部放疗确能降低区域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腋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14例乳癌根治术后电子束照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回顾分析 31 4例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电子束局部放疗。照射部位为患侧锁骨上区( 88.9% )、内乳淋巴链区 ( 81 .5 % )、腋窝区 ( 91 .7% )、胸壁 ( 2 3.5 % ) ,肿瘤剂量 4 0~ 5 5Gy/4~ 6周。文章对临床分期 ,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剂量等做了预后因素分析 ,并总结了局部复发情况 ,初步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价值。方法 2000—2010年本院共收治 3995例直肠癌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下述条件者进行回顾分析:(1)根治性手术;(2)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界距肛缘 10~16 cm;(3)术后病理为T3—T4或N1-2M0期(AJCC 7版分期);(4)病理类型为腺癌。结果 共入组 547例患者。5年样本数为 249例。全组 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79.0%、76.8%、94.0%、80.1%。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按1∶1平衡基线特征后,术后同期放化疗与未放化疗各 155例。将pT4b期、有癌旁结节、淋巴结转移较多(N2期)者列为高危组,术后同期放化疗 5年LRFS和OS均高于未放疗者(96.3%、82.0%,P=0.0.044;81.6%、59.1%,P=0.019)。结论 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预后较好,术后同期放化疗仍可进一步降低LRR;尤其对伴有高危因素者,术后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和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技术对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4—2009年间本院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患者 251例,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 95例、Ⅲ期 156例。3DCRT的 20例,IMRT的 231例,中位剂量60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8.8%,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159、57例。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56.1%、45.8%。Ⅱa、Ⅱb、Ⅲ期的 5年生存率分别65.0%、53.8%、38.4%(χ2=7.30,P=0.026)。淋巴结阴性与阳性的 5年生存率分别64.9%、40.4%(χ2=7.04,P=0.00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瘤栓为影响预后因素(χ2=7.30、7.04、8.34、9.40,P=0.026、0.008、0.004、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是否结转移、脉管瘤栓为影响预后因素(χ2=6.86、5.27、4.24,P=0.009、0.022、0.040)。主要失败原因中血道转移 58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4例、腹腔淋巴结转移 17例、胸腔内复发 31例。主要晚期不良反应中≥2级吻合口狭窄 5例、大出血 8例。结论 3DCRT或IMTR技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明显降低放疗部位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且不良反应低。Ⅲ期和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术后患者应预防性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对ⅡB、Ⅲ期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本院行食管胸段鳞癌根治术患者336例,其中ⅡB期65例、Ⅲ期271例;术后未行放疗组(S)220例,术后放疗组(S+R)116例;放疗中位剂量50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局控率;Log rank法检验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8.2%,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9.3%和25.6%;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6.7月和17.4月。ⅡB期患者S组与S+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1%与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279, P=0.131);Ⅲ期患者S组与S+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4.9%与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865, P=0.015);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患者S组与S+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5.9%与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663, P=0.006);全组患者S组与S+R组的中位局控时间分别为10.6和16.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43, P=0.014)。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并使Ⅲ期及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盆腔调强放疗(IMRT)两种计划比较,探讨保护骨髓最佳方案和提高间期放化疗可行性。方法 选取15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经增强CT模拟定位后,在计划系统中勾画靶体积。设计对骨髓单独限量和不限量两种计划,在规定计划靶体积至少达95%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及小肠、膀胱、骨髓受量体积并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骨髓单独限量计划靶区适形度(CI值)优于骨髓不限量的(1.06∶1.04,t=-2.61,P=0.023),但剂量均匀性(HI值)差于骨髓未限量的(0.81∶0.75,t=-2.34,P=0.037)。骨髓单独限量计划的骨髓接受低剂量照射体积(V5、V10、V20、V30、V40)小于骨髓未限量的(97.09%:98.72%,t=-2.34,P=0.037;92.38%:96.46%,t=-2.41,P=0.033;83.36%:91.70%,t-3.18,P=0.008;51.47%:69.65%,t=-4.92,P=0.000;36.34%∶49.57%,t=2.66,P=0.021),小肠和膀胱大都相似,只有膀胱V20不同(77.32%∶92.39%,t=3.52,P=0.004)。结论 骨髓单独限量计划显著降低了骨髓低剂量受照体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增强了同期放化疗在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我院 1 992年至 1 995年 1 0 4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的辅助化疗进行疗效分析 ,评价 1年、5年生存率。方法  1 0 4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患者 ,对其进行术后辅助化疗CAF方案六周期或CMF方案六周期。化疗三周期后根据病情插入辅助放疗。化疗结束根据病情进行内分泌治疗。对其随访观察 5年。结果  1 0 4例患者 1年无复发生存率 95 % ,5年总生存率 87%。结论 CAF、CMF方案对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良好。分析提示对复发、转移风险大的高危患者应考虑方案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Ⅱ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Ⅱ期乳癌术后放疗对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Ⅱ期乳腺癌术后行放疗者150例(放疗组)与手术后未行放疗者191例(手术组),未作胸壁照射。结果 放疗组和手术组总的8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46.0%、55.0%和4.0%、10.5%,腋淋巴转移≥4个,放疗组与手术组8年生存率为36.9%、11.1%;腋淋巴转移1 ̄3个和≥4个,放疗组和手术组局部复发率为1.5%、10.2%和6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电子束弧形照射技术对Ⅱ期乳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接受了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Ⅱ期患者实施了术后放疗。靶区为患侧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腋窝、胸壁(包括手术疤痕),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者,加以内乳区照射。内乳区、胸壁采用电子束弧形照射。结果全组病例5年存活率为79.5%,5年无瘤存活率为76.4%,腋窝淋巴结阳性率<20%组5年生存率为84.8%;>20%组为73.1%(P<0.001)。结论①实施根据胸廓外型和靶区深度调整并转换电子束能量的弧形照射,可以得到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改善放疗效果,提高乳癌病人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从而改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②腋窝淋巴结阳性率>20%提示预后较差,对此组病例应予以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胸壁形态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Ⅰ、Ⅱ期乳腺癌,欧美国家已普遍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及辅加术后根治性放疗。我院1997年以来对8例保留乳房手术者进行组织间插植配合根治性放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48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3~12个月。体格检查:肿块位于右乳房外侧3例,左乳房外侧5例。肿块直径小于3cm,质硬,边缘清楚,活动度好。入院后常规检查正常。Ⅰ期2例,Ⅱ期6例。术前给予化疗(CAF或CMF方案1个疗程)。化疗后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方法] 76例病人术后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组(42例)及常规分割组(34例)进行放疗.常规组总剂量56Gy/6周;加速超分割组1.3Gy/次,2次/日,总剂量56Gy/4.5周.[结果]加速超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7.6%(20/42)、17.6%(6/34),差异无显著性.1、2、3年局控率加速超分割组为85.7%、69.1%、54.7%,常规分割组为73.5%、47.1%、23.6%.局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后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提高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12.
Ⅱ,Ⅲ期子宫颈癌放疗后2年内267例死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盛修贵  王忠漳 《肿瘤》2000,20(1):48-50
目的 探讨Ⅱ、Ⅲ期子宫颈癌患者放疗后2年内死亡的首发原因及改进治疗的对策。方法 对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妇瘤科自1985年初至1996年6月经单纯放射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267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全部患者均采用规范、全量盆腔体外照射+后装治疗,患者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2.7岁。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首发原因为局部未探及复发者122例,占45.7%;盆腔未控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70例,其中腋窝淋巴结阴性者15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2、3个的分别为60、30、24例(114例).定义预后指数≥4分者为高危患者,<4分者为低危患者.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结果 腋窝淋巴结阴性与1~3阳性者10年生存率、10年无瘤生存率、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0%与63.2%(χ~2=4.40,P=0.036),71.2%与59.6%(χ~2=3.90,P=0.048)、(97.03±2.53)个月与(87.01±3.80)个月(t=2.28,P=0.023)、7.7%与16.7%(χ~2=5.22,P=0.022)、12.8%与21.1%(χ~2=3.27,P=0.070).高危组中未放疗者和放疗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72%(χ~2=4.07,P:0.04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4%和5%(χ~2=11.16,P=0.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和16%(χ~2=2.18,P=0.140).低危组未放疗和放疗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81%(χ~2=1.57,P=0.210),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和11%(χ~2=0.01,P=0.97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和13%(χ~2=0.00,P=1.000).结论 T_1~T_2期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可考虑放疗,预后指数的应用似乎可选择那些复发概率较大患者,从而尽量减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放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75年1月-1990年12月共收治髓母细胞瘤57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现就肿瘤切除情况及放疗剂量的不同对生存率的影响做一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57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男女之比为2∶1。患者年龄3岁~28岁,中位年龄8岁,所有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26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999—2012年进行术后放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265例。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占85.3%(226例)。根据FIGO2009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放疗方式包括盆腔外照射35例(13.2%)、单纯阴道内照射107例(40.4%)和内外照射联合治疗123例(46.4%)。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5年随访率为85.7%。5年OS、PFS、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2.8%、89.7%、4.5%、6.4%。发生3级急性放射性肠炎者仅1例(0.4%),3、4级骨髓抑制者分别为4例(1.5%)、1例(0.4%),1例(0.4%)出现3级慢性肠炎。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下段受累是影响OS和PFS的预后因素(P=0.041、0.001),放疗前贫血是影响OS的因素(P=0.048)。 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的Ⅰ期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放疗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放疗前贫血和子宫下段受累是影响O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我院1975年到1989年收治的Ⅱ期乳腺癌184例,单纯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各92例。全组随访率为99.5%(183/184),5年生存率为77.7%(143/183),单纯放疗组为67.4%(62/92),综合治疗组为88.0%(81/92),(P<0.05)。放疗剂量以40GY-50GY适宜。主要死亡原因是远隔转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步,术后放疗在根治术后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受到重视。目前,由于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术后放疗的价值一直受到争议。大量回顾性研究证实术后放疗疗效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对影响术后放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术后放疗获益亚组人群,实现精准的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Ⅲ期内象限乳腺癌的术后放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123例Ⅲ期内象限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S组)和6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加术后放疗组(S+R组)。进行Ⅲ期内象限乳腺癌的术后放疗的研究,两组病例在年龄、TNM分期、ER(+)和PR(+)等方面均相近,具有可比性。[结果]1,3,5年累计生存率S组为86.60%,66.06%,41.72%。S+R组为91.76%,75.01I.25%,虽然S+R组的1年、3年和5年累计生存率比S组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S组中,16.39%病人再发腋窝淋巴结转移和22.95%病人再发内乳淋巴结转移,在S+R组中,8.06%病人再发腋窝淋巴结转移和6.45%病人再发内乳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后放疗可降低Ⅲ期内象限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而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