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定量病理技术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WY  Chen L  He S  Li YC  Yang YH  Wang AQ  Xie G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61-463
目的:探讨定量病理技术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eulgen染色和定量病理技术,对102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细胞核DNA含量和形态的定量检测,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多变量预后因素分析。结果:DNA指数、核最小直经、核面积、核最大直经和核周长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定量病理技术结合有效的统计方法,是判断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腺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在不同临床病理条件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功能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选择8项参数(细胞核DNA含量,核面积,核周长,最大、最小和等效直径,核轴比和核形状因子)对34例术后生存时间有明差异的肺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织学Ⅰ、Ⅱ级和肿瘤长径<5cm组,细胞核大者生存期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学Ⅲ级和肿瘤长径≥5cm组,细胞核大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不明显。生存组细胞核形状因子较大,且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细胞核形态定量,尤其是细胞核形状因子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胞定量分析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判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定量分析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年内有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的102例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定量图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细胞核DNA含量和形态定量检测,并对11个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分类概率方程进行预后判断。结果 分类概率方程计算的复发转移发生的概率与102例实际预后完全吻合。结论 细胞定量分析结合有效的统计方法。是判断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较为可靠,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肺腺癌细胞的核形态及其bcl-2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肺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1例肺腺癌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bcl-2、nm23蛋白进行检测,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细胞核进行测量.结果肺腺癌细胞核形态参数值(面积、周长、等效直径、圆形度及异型指数)明显高于正常肺上皮细胞(P<0.01),而与肺腺癌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bcl-2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转移无关;nm23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正相关(P<0.05).细胞核形态参数与nm23表达无关,其中的核面积、周长及等效直径与bcl-2呈正相关(P<0.05).结论细胞图像分析可作为鉴别肿瘤良、恶性的一种手段.癌细胞核越大,凋亡受抑;bcl-2及nm23蛋白的存在在肺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22例,基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4个基本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至随访截止日期,82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4例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46例死亡,死亡率5.6%。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分子亚型与乳腺癌预后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子亚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ER 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各个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 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进一步研究以在临床上指导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病理特征,观察HER-2表达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67例乳腺癌石蜡标本HER2癌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指标及随访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HER2在年轻患者及ER、PR阴性者表达率高,分别为78.0%、63.0%和60.5%。HER-2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60)。有淋巴结转移组HE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01)。结论癌基因HER2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缺乏及预后差有关。HER2基因的表达是乳腺癌中腋淋巴结状况之外的又一个独立预后因素。该基因表达的检测作为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可用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拟定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表达及含量与乳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94例乳腺癌和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进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含量检测.结果CD44v6表达阳性率和图像定量分析平均光密度值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并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减低、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率的增高及生存率的减低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4v6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确定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83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ampt的表达情况。Nampt表达与临床病理变量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Nampt对总生存率的预后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结果 Nampt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阴性的癌组织中Nampt表达更高;Nampt高表达与较低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Nampt与更多的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赵滑峰  詹文华  折虹  程炳权 《肿瘤》2004,24(4):369-371
目的分析影响双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同时发生3例(16.7%);先后发生15例(83.3%),均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原发性肿瘤临床T分期、腋下淋巴结的转移、月经情况及两侧乳腺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肿瘤临床T分期、腋下淋巴结的转移及两侧乳腺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为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大小、淋巴结浸润及两侧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与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关系;第二原发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梁静  梁超  邢鲁奇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42-2245
目的:研究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CB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BP1-AS1与乳腺癌病理参数关系;分析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lncRNA PCBP1-AS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绝经情况和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绘制乳腺癌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曲线,lncRNA PCBP1-AS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对lncRNA PCBP1-AS1表达、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PCBP1-AS1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TNM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lncRNA PCBP1-AS1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独立保护因素,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之一,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4月~200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72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析影响浸润性乳头状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 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72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3年、 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83.7%。肿瘤大小及病程长短与浸润性乳头状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存在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ER、 PR的表达状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预后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预后较好的浸润性特殊型癌, 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该类型乳腺癌应在个体耐受的情况下行手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及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 步法)检测6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石蜡切片中CK5/6、CK14、CK17的表达情况,将其分成基底细胞样型(BP )和非基底细胞样型(NBP)两组;再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淋巴结阴性组和淋巴结阳性组,并分别分析基 底标志物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40例患者(58.0%)是基底细胞样型 。淋巴结阴性组中,BP患者肿瘤直径较大、EGFR阳性表达率较高、脉管癌栓阳性率较高、组织学分级与核分级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淋巴结阴性的BP 患者较NBP患者远处转移及复发率较高,预后差。结论检测三阴性乳腺癌 基底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并将其具体分型,对于临床制定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判断是必要的 。  相似文献   

14.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腋窝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并不少见。迄今为止,乳腺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缺乏共识,未纳入乳腺癌分期系统。文章对乳腺癌腋窝阳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病理定义、临床意义、影响因素、预后及与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30例乳腺纤维腺瘤、4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E-cad在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9.04%(77/157),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69%(87/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ER表达、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是否绝经、HER-2及Ki-67表达情况无关。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三阴性乳腺癌组中E-cad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优于E-cad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其亦可成为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者或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乳腺癌的病理研究工作中,不少学者曾企图寻找紧密联系预后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以推断预后。但因乳腺癌病理组织形态繁多,且常混合存在,导致分类困难,意见不易统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癌组织分级、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淋巴结的转移等方面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对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与预后关系的探讨。本文拟通过333例有访的十年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R-ras 在42 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mRNA 表达,并探讨R-ras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以GAPDH mRNA 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定量测定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 -ras mRNA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R-ras 在乳腺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乳腺癌组织的R-ras 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PR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R-ras 的表达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参数,其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112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46%,其中肿瘤≥3cm者和〈3cm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NA可反映乳腺癌癌细胞增殖活性并估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MTA1、CD44V9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对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D44V9mRNA及MTA1表达的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等级相关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TA1及CD44V9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和76%,在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两者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P=0.136).结论:MTA1及CD44V9mRNA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探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及石蜡组织做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cad及Ki-67的表达情况;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及E-cad和Ki-67表达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cad、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3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79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58.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cad主要定位于细胞膜,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135例乳腺癌患者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57.8%,Ki-67阳性表达率为68.1%。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肿瘤T分期、分子分型、AR、E-cad及Ki-67等显著相关(P<0.05)。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AR、E-cad及Ki-67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检验显示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76,P=0.000),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54,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cad低表达与Ki-67高表达在乳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检测E-cad及Ki-67表达水平可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