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82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资料取自1995—2000年死亡病例登记,按ICD-9标准进行统计分类,采用Foxpro进行数据处理。主要从性别、年龄、死亡原因等几个方面对38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构成情况和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科室出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44岁以下组、45~59岁组、60~75组和75岁以上4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住院病因的构成比,死亡患者的根本病因构成比和心衰、心源性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10 308例患者中男性5 096例,女性5 212例,年龄(65.16±14.37)岁。住院病因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冠心病4 256例(41.29%)、高血压病2 803例(27.19%)、心律失常1 073例(10.41%)。男性与女性病因构成比前3位与总体一致。各年龄段病因构成比不同,12~44岁组前3位分别是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和病毒性心肌炎,45~49岁组和60~74岁组前3位与总体一致,75~105岁组前3位分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死亡117例,死亡率1.14%,根本死因前3位分别是冠心病71例(60.68%)、高血压病17例(14.53%)、风湿性心脏病15例(12.85%)。直接死因为心衰的62例(52.99%)、心源性猝死33例(28.21%)。结论: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导致本地区心血管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死亡原因,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83例心血管患病者的直接死亡原因,分析了其与原发疾病,主要诱发因素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1565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文萍  郝志国 《当代医学》2010,16(25):42-44
目的了解我院7年来住院病人死因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防治和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9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1565份,进行医学统计分析。结果前5位死亡病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医疗机构要加强疾病监测、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自我防病意识。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方法 对 83例住院死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 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死因构成比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 ,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则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 针对老年人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正东  李平  廖波 《当代医学》2008,(18):104-105
目的 较准确地认识心血营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了解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比.方法 本院心内科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四年内死亡总病例数146例,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 第一位致死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构成比24.66%(36/146),第二位致死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RHD),构成比21.23%(31/146),并列第三位是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另计)和扩张型心肌病,构成比均为11.64%(17/146),其它主要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6.16%).另外,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占74.00%(108/146),心脏猝死占15.07%(22/146).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计)、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主要的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病;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最多见的直接死因,(院内)心脏猝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医第一附院1962—1983年0—14岁住院死亡病儿情况作了一次全面的回顾调查,并作出庄院病儿死亡构成,各年龄段主要死因及几种死因分析。住院病死率为2.44%,纠正病死率为1.79%。  相似文献   

8.
目的较准确地认识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了解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比。方法本院心内科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四年内死亡总病例数146例,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第一位致死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构成比24.66%(36/146);第二位致死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RHD),构成比21.23%(31/146);并列第三位是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另计)和扩张型心肌病,构成比均为11.64%(17/146);其它主要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6.16%)。另外,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占74.00%(108/146),心脏猝死占15.07%(22/14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计)、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主要的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病;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最多见的直接死困,(院内)心脏猝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较准确地认识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了解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比。方法本院心内科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四年内死亡总病例数146例,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第一位致死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构成比24.66%(36/146);第二位致死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RHD),构成比21.23%(31/146);并列第三位是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另计)和扩张型心肌病,构成比均为11.64%(17/146);其它主要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6.16%)。另外,在直接死因中,心力衰竭占74.00%(108/146),心脏猝死占15.07%(22/14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计)、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主要的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病;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最多见的直接死因,(院内)心脏猝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七个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患者共23317例,死亡632例,住院病死率为2.7%。主要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占死因首位的恶性肿瘤中(按死因构成比排列),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胆囊.胆管癌位居前五位。  相似文献   

11.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菊娥 《安徽医学》2011,(10):1772-1773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改善治疗方法固然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核心途径,但完善护理工作以充分发挥治疗效果也同等重要.结合多年心血管病护理工作的经历,对目前普遍存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朱洪  林丽群  张小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11-1013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猝死的2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猝死组,以2006年3月1日所在本院的729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服药时间、伴发躯体症状、精神障碍种类、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心电图特征、QTc间期等);对猝死组收集死因的临床判断,死亡季节及可能与猝死有关的资料。结果:猝死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3.08‰,猝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总病程、用药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抗精神病药剂量及服用氯氮平者QTc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总体QTc,即猝死组(418.39±21.86)与对照组(402.83±2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两组QTc服氯氮平组(399.84±23.22)与非氯氮平组(412.38±28.7)差异有显著性。猝死组用典型药物(64.3%)多于对照组(36.08%;P<0.01);猝死组心电图异常者(71.4%)多于对照组(36.35%;P<0.01)。猝死好发于冬季,大多发生于入院3个月内者(25.0%)和大于8年者(53.6%),主要死于心源性猝死(64.3%)。结论:心电图异常、用非典型药物治疗、冬季、入院小于3个月或大于8年者等可能是慢性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例,左心室破裂1例。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手术前心功能分级、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心胸比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心功能与心胸比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手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手术中心肌保护和手术后的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望提高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刘浩宇  常广磊  段芹  张冬颖 《重庆医学》2013,(27):3242-3243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常见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罹患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结果 (1)18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冠心病(115/181,64%)和高血压(96/181,53%)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肺部感染(104/181,57%)是最常见的并发症。(2)基础疾病罹患情况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岁以上心血管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加,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4)死亡的直接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心源性猝死(44/181,24.3%)、多器官衰竭(24/181,13.3%)、心源性休克(24/181,13.3%)。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管理,加强心血管疾病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干预,在诊疗中重点保护靶器官功能,可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学教学已成为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点,发挥一流硬件及软件优势,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与培训制度,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四川省肿瘤医院94853例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至20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前10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肺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肝癌、胃癌、淋巴瘤、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82.0%。住院患者总病死率为2.7%,男性总病死率为3.4%高于女性2.0%( P<0.001);2002年至2012年肿瘤住院患者男、女及总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P<0.001)。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前10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鼻咽癌,占死亡总数的81.3%;其中,胰腺癌的病死率最高(9.6%),鼻咽癌最低(1.08%)。不同性别死亡患者有不同的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顺位中,男性食管癌的病死率高于女性( P=0.046),女性胃癌病死率高于男性( P=0.003)。不同年龄段死亡患者有不同的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顺位中,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在60岁以上人群的病死率最高( P<0.001)。结论: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肺癌、宫颈癌、食管癌是我省须重点防治的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心理困扰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直观式健康量表(VAS)评估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367例CHD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比较不同人群特征之间生命质量的差异,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79例住院死亡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本院该时段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为3.11%(79/2 543),死亡原因中肿瘤性死亡占35.44%(28/79),主要疾病为胰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胆囊癌、肝癌等,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二者合并)占22.78%(18/79),肾功能衰竭死亡占18.99%(15/79),感染占15.19%(12/79)。结论肿瘤是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预防、控制是防止肿瘤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精浆果糖测定浅谈郭建华,崔礼敬(郧阳医学院附院检验科十堰412000)关键词男性不育症,精浆,果糖精浆中果糖含量的测定,可作为检测男性不育症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精囊中分泌的果糖是供精子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质,直接参与精子的获能和受精,精囊功能又受到睾酮刺激...  相似文献   

20.
用Holter检测心脏病患者202例的心率变异性,并与健康人153例作对照。发现:健康人的24hR-R间期标准差(SDRR)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心衰患者的SDRR明显减低,且与心衰程度一致;分节段SDRR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24hSDRR;心脏病患者的24hSDRR<50ms,预示死亡率将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