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治疗中的病毒载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迅猛[1],部分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基因治疗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治疗基因)导入体内治疗疾病,可用于遗传性疾病,也适用于其他非遗传性疾病。基因导入途径主要有两种:exvivo和invivo。exvivo,即离体试验,是将病人自体细胞...  相似文献   

2.
肿瘤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移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等载体的特性、载体构建、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靶向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同载体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在基因治疗的实施中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当的载体将基因转入体细胞 ,补充缺失的基因 ,或使细胞获得新的功能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即是基因治疗。对单基因变异所致的遗传病 ,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基因治疗已经有成功的报道。细胞癌变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 ,涉及多种基因异常。因此肿瘤的基因治疗较难奏效 ,但可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方案。基因治疗不是治标而是治本 ,虽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但在新的世纪里可望出现新的重大突破。1 基因治疗的环节1.1 确定目的基因1.1.1 改变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恶性肿瘤有多种基因改变 ,主要有癌基因 (如ras,HER2 /neu)的突变、扩…  相似文献   

4.
生物类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French等把腺嘌呤脱氨酶基因成功导入到一名4岁小女孩的T淋巴细胞中治疗了腺嘌呤脱氨酶基因缺失病,开创了人类利用人体基因治疗疾病的先例。与此同时,我国于1992年由复旦大学薛京伦为首的课题组首次把人凝血因子Ⅸ基因成功用于治疗血友病。十多年来全世界已完成500多例  相似文献   

5.
1990年,美国Rosenberg首次将Neo基因转染TIL细胞,成功地治疗5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以来,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们的关注,并发现应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有其优越性。其一,已知所应用的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易同外源性目的基因重组;其二,借助病毒的独特生活方式,寄生于细胞内生存繁殖,并能分泌至细胞外,易将外源性基因导入宿主的靶细胞中,插入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依宿主细胞的生存、繁衍而将外源基因进行传代和表达;其三,这些逆转录病毒的一些致病结构编码,如gag,pol,env全部切除,包装细胞只能产生不含病毒RNA的空心颗粒,极少有机会合成感染性病  相似文献   

6.
癌基因治疗中的腺病毒载体的开发和应用(综述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长富  刘旭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4(1):79-80,F003,F004
  相似文献   

7.
刘旭  田长富  李殿俊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4(3):240-240,F003,F004
3 大容量腺病毒载体的开发3.1 新型腺病毒辅助细胞系和相关载体的开发 作为复制缺陷型和不依赖于辅助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系统的一部分,辅助细胞系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这个工作是通过把更多的Ad基因或基因组区域放到细胞里来提高反义互补的容量。在这条原则下成功研制的新型Ad载体有如下几点益处,如增加基因携带容量,减少产生RCA的可能性以及减少载体的免疫原性。然而目前的问题是在新的辅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攻克和治愈肿瘤最具希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治疗基因导人系统成为研究者们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病毒载体的转移效率高,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应用广泛,但近年来因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非病毒载体基因导人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安全性好且容易制备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基因治疗:重新燃起的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基因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世界顶级权威杂志《Science》评出的2009十大科学突破,其中位列第七的就是基因治疗,这为我们征服肿瘤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拟从基因治疗发展历程的角度,以大量例证演绎基因治疗的辉煌与跌宕,归纳肿瘤基因治疗的成就与障碍,展望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基因治疗可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目前基因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前实验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给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该文就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几种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的基因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最新统计表明 :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之首 ;至 90年代已达 17.5 4/10万。据估计在美国确诊的 17万例肺癌新患者中 ,将有14 .8万例 (87% )在 5年内死亡。然而在过去的 5 0年里 ,肺癌的疗效提高极其缓慢。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生存曲线几乎没有改变 ;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由于化疗的进展使生存期明显延长 ,但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彻底治愈的病例 ,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的出现。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DNA重组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治疗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有合适的目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理想的载体系统,它能将这个目的基因安全有效地运送到特定的靶细胞中,并能精确调控其表达.科学家们设计不同的方案,改造载体的结构,构建了不同类型和特征的靶向载体.如将不同的配体组分交联到病毒载体的外膜上,构建靶向转导载体;或在载体的DNA中引入顺式调控元件,构建靶向转录载体等等.这些载体的构建有力地推动着基因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其关键之一在于使用有效的手段将目的基因准确地导入靶部位并有效、持久表达。在目前所用的基因转移技术中,病毒载体尤其引人注目。本文综述腺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等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途径及其在遗传病、代谢病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抑制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胜利  袁世珍  李冰  刘启才 《癌症》2001,20(7):723-725
目的:构建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AG)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转染研究。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血管抑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鼠的纤溶酶原核酸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中,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运用 质体将重组质粒pRC/CMV-AG转入胰腺癌SW1990细胞中,观察其表达情况,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PCR扩增出一长1.4kb的片断,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AG基因序列,与已知的血管抑制素基因的同源性很高(>96%)。Western blot证实重组体pRC/CMV-AG有较高的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重组体pRC/CMV-AC是一种高效真核表达载体;克隆的AG基因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经Beagle犬肝脏血管注射重组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基因(Ad-ASmyc)载体,观测其体内分布及毒副作用,以评价Ad-ASmyc治疗肝癌的临床前期安全性.方法:选择4只体重8~10kg健康Beagle犬,全麻后开腹,经肝动脉或门静脉注射Ad-ASmyc,注射Ad-ASmyc前及注射后第3,7,14,21天取肝组织及抽取静脉血化验,PCR检测Ad-ASmyc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常规切片观察各器官病理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中抗腺病毒抗体的产生.结果:经Beagle犬肝脏血管注射后,Ad-ASmyc可持续转导正常肝细胞达3周,实验犬一般情况好,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在肝脏、脾脏、肾脏、胃、心脏、皮肤中可检测到重组腺病毒的分布,镜下可见Ad-ASmyc剂量依赖性的肝组织轻微的炎症反应,注射后7d血中有抗腺病毒载体的抗体产生,14d达高峰,21d开始下降.结论:经Beagle犬肝动脉或门静脉途径注射Ad-ASmyc均可转导至肝细胞,Ad-ASmyc对实验犬的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6.
目前腺病毒载体已成为重要的基因治疗载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构建重组腺病毒的方法有了很大改进。本文主要介绍3种快速构建腺病毒载体的新方法:一是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二是细胞外连接法构建重组腺病毒,三是在黏粒中构建重组腺病毒。3种构建腺病毒载体的新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实验周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无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在临床应用中都取得突破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以病毒为载体肿瘤基因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该领域的研究会快速增长。然而,病毒载体经过改造之后,对人类的致病性很弱,使科研工作者很容易忽视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本文就常见病毒载体所涉及的生物安全方面的管理规定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新汉  田方  王志宇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879-1882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攻克和治愈肿瘤最具希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治疗基因导入系统成为研究者们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病毒载体的转移效率高,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应用广泛,但近年来因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非病毒载体基因导入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安全性好且容易制备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综述阳离子多聚物作为非病毒载体的研究现状。同时阐述阳离子多聚物转基因载体与脂质体、病毒载体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杀基因疗法是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介导的自杀基因疗法尤其备受关注。通过对AAV载体的选择改建,调控外源基因的有效表达,提高基因转染的效率,充分发挥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就AAV载体及其介导的自杀基因疗法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