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首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的81例患者,再做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补充检查。81例房室间隔缺损均经手术证实。结果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丰富的病变信息。结论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作更好的补充,对房室间隔缺损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心动图(RT-3D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间隔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 7500RT-3DE诊断仪、X4探头,对4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60.5±8)岁],在RT-3DE和(或)TEE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其中对3例先天性心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RT-3DE和TEE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另一例患者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RT-3DE监测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  相似文献   

3.
荷兰学者van den Bosch等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缺损形态的定量评估,旨在为手术医师提供更加量化的形态学指标。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43例成功实施RT-3DE,并随机分配到外科开胸组和经导管封堵组。术后发现,RT-3DE所测缺损的最大径线与术中或球囊的测量结果相关性好(r>0.95)。除对主动脉残边的重建效果尚需进一步探索外,RT-3DE可模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对缺损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立体、动态观察,所测缺损口到房室瓣或腔静脉距离与TEE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相关性(r>0.92)。研究结果提示:RT…  相似文献   

4.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缺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连续先心病ASD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RT3DE,测定ASD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二尖瓣、三尖瓣的关系,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和残余漏。结果RT3DE显示ASD大多为不规则椭圆状。与TTE比较,RT3DE测得ASD最大径(P<0.05),ASD边缘与二尖瓣距离(P<0.01)及三尖瓣距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3DE在检测封堵后残余分流、封堵器对瓣膜活动影响及封堵器微脱位都优于TTE。结论RT3DE可准确测定ASD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对封堵器选择、手术过程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价都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RT-3D-TTE)引导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临沧市人民医院及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介入封堵的房间隔缺损患者196例,其中行导管介入封堵治疗104例(A组),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TE)引导封堵治疗92例(B组)。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98.07%,手术时间(31.45±13.57)min,术后住院时间(5.06±2.01)d,并发症发生率5.8%,住院费用(2.94±0.42)万元。B组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28±10.56)min,术后住院时间(3.41±0.70)d,并发症发生率4.3%,住院费用(2.51±0.32)万元。随访3~12个月,无患者死亡。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有效治疗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且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TE)引导封堵,具有无X线辐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于2014-2至2014-10在我院检查并治疗的单纯VSD患者28例,平均年龄(9.5±3.1)岁,VSD大小(4.6+0.9)mm,单纯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超声实时监测封堵全过程,评估封堵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超声随访,观察患者封堵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VSD封堵术,5例经食管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VSD封堵术,1例患者因导管未能沿导丝通过VSD,改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封堵后残余分流大于2衄,改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3.3±11.7)min;术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未发现瓣膜损伤、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及外周血管损伤等介入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独立安全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无需使用大型造影设备,减少了病人及医护人员射线损伤及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对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 (ASD)术后观察的价值。方法 :对 15例ASD患者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塑型、大小及运动进行 RT- 3DE观察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T- 3DE显示封堵器呈双盘状 ,测得封堵器伞腰直径为 2 7± 5 mm ,与实际封堵器大小 (2 6± 5 mm )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封堵器相对房间隔无移位 ,随心脏运动 12例无扩展和收缩 ,形状也无变化 ,3例有变化。结论 :RT- 3DE成像速度快 ,模拟外科手术路径实时显示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和塑形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可作为 ASD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和引导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确诊并采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引导封堵的51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资料,就手术失败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封堵器的选择、术后随访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成功置入Amplatzer双盘封堵器49例,手术成功率96%。术中二维测量ASD最大径为(18.34±6.29)mm,三维测量ASD最大径为(23.60±7.38)mm,两组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分析表明三维测量最大径与术中所选用封堵器型号的相关性更好。封堵治疗术后有2例封堵器边缘可见星点状残余分流,未经特殊处理,术后1月随访时分流消失。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均进行性改善,手术疗效肯定。结论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和直观地监测、引导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非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应用具有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功能的彩超仪的腹部三维超声探头对28例二尖瓣狭窄与1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11例儿童和5例成人)的心脏进行三维超声成像,记录二尖瓣最大开放面积与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并同手术测值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二尖瓣狭窄与房间隔缺损的立体形态特征,所测二尖瓣最大开放面积与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同手术测值(r=0.81和r=0.89)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r=0.79和r=0.85)相关性良好,超声与手术方法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以应用于大多数儿童与部分成人的心脏检查,是对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 )在监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的作用。方法初步筛查适合封堵术的ASD患者30例,缺损大小6mm~32mm ,房间隔残缘≥5mm。术前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重点测量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房间隔残缘软边的长度;术中采用RT-3D TEE监测,并测量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房间隔残缘软边的长度,与术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术后1~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30例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全部成功,没有出现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意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在识别房间隔总长度、软边长度方面均优于TTE ,两者在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RT-3D TEE成像显示房间隔缺损立体影像图。结论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选择合适病例、封堵器型号、指导封堵过程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配备实时三维成像功能检查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TTE)和造影测量法指导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筛选符合封堵适应证的先心病患者50例,其中ASD20例、VSD16例、PDA14例。术中用TTE监测指导释放ASD封堵器;使用造影测量法测量VSD、PDA指导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术后应用TTE定期随访。结果19例ASD、15例VSD、14例PDA封堵成功,总成功率为96.0%(48/50)。封堵失败:1例ASD,缺损最大径36mm;1例VSD,缺损最大径10mmm,为膜周部室缺。结论TTE可用于筛选先心病病例。术中用TTE监测指导释放ASD封堵器,疗效可靠;使用造影测量法测量VSD、PDA指导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 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 m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AVB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病人年龄11个月~45岁,体重5~66奴。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应用心健^TM封堵器按常规方法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29例、动脉导管未闭2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均为继发孔中央型;动脉导管未闭漏斗型9例、管型13例、窗型1例;室间隔缺损为膜周型。结果全组无死亡。即刻成功率98%(52/53),即刻完全封堵率92%(48/52)。1例窗形动脉导管未闭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血尿,经药物治疗4日后症状消失;另术后早期少量残余分流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随访1~6个月症状均消失。结论用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彩色血流显像技术(RT 3D)定位诊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VSD患者行二维(2D)、RT 3D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实时三维灰阶成像结合 RT 3D使 59例VSD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图像;其定位诊断结果的符合率(86.44%)与 2D超声定位诊断的符合率(83.0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RT 3D能清晰显示缺损与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为VSD的定位诊断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the case of an exceptional association of a right coronary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 (SVA) ruptured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 a supracrist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and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Our patient was totally asymptomatic and the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echocardiography. The patient underwent prompt surgery that consisted in closing the aneurysm and the VSD with a pericardium patch.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01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16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和结果。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64例,房间隔缺损(ASD)199例,室间隔缺损(VSD)270例,肺动脉瓣狭窄(PS)10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1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8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合并侧支5例。结果技术成功率98.6%(1002/1016),全组无死亡。随访1~6个月,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或破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方法。方法12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年龄10~65岁,男性36例,女性86例,在超声和X线共同监测引导下,用CardioSEAL和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122例均经食管超声监测引导。结果经胸超声测定的房间隔缺损直径范围7.5~27mm,平均(16.5±4.3)mm,经食管超声测定的直径6~33mm,包括7例大于30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114例封堵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Amplatzer或CadrioSEAL封堵器,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和X线共同监测引导下,可以安全有效地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均确诊为VSD合并ASD。年龄3~21岁,VSD直径4.5~7.6 mm,ASD直径8~21 mm。5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首先封堵VSD,然后封堵ASD。结果 5例患者均单纯经股静脉途径一次介入治疗成功。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创新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