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奠定我国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著作。自北宋校正医书局予以重新整理刊印后,历代医家根据《伤寒论》原著,编写了相当一批数量的派生著作。《伤寒论》的派生著作共分两大类,一类是《伤寒论》的注本,自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迄今,公开刊刻印行的已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创立了中医的理论精华——辨证施治,故引起了历代医家的研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著作,因而形成了伤寒学派。从文献分析,补亡拾遗角度研究《伤寒论》是其主要方法。本文抛砖引玉,对补亡研究法进行评述。 内容与特点 从晋唐至今的历代医学家均有从补亡拾遗方面研究《伤寒论》的,其原因有二:一是《伤寒论》曾多次遭兵火散失,又经多次整理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医家认为张机(仲景)《伤寒论》的“伤寒”,为多种急性热病①与热性传染病的总称,是研究感冒与流行性感冒②、研究伤寒杰出的著作③。笔者认为《伤寒论》是世界上最早论述肠伤寒的巨著。  相似文献   

4.
王朴庄及其学术思想研究石学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北京100094)关键词:王朴庄;学术思想;伤寒论;伤寒学派王朴庄,清代著名医家,以研究《伤寒论》而名噪一时。其生平事迹、著述及学术思想,在《清史稿》、《中国医学源流论》等著作中有所记载。但由...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方证治法的源流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治法源于古代,为仲景所创立,《伤寒论》使之系统完善,唐宋后历代医家有所发展,近现代医家研究有所创新。方证是《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精华,具有浓厚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历史上研究它的著作有千种以上,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重要的典籍。《伤寒论》在中医界拥有如此高的地位,那么这部书名中的"伤寒"到底是什么意思?《伤寒论》是一部讲述什么的书籍?近来一些研究认为《伤寒论》仅是一部局限于外感病的专著,甚至认为它是最早讲述传染病的专著。作者综合《黄帝内经》、《说文解字》及《康熙字典》等书籍的相关内容,提出一些观点以期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理论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伤寒论》开创了理,法,方,药系统的辨证论治先河,因而古今国内外治伤寒学者对其研究者众多,各有所见。然而对《伤寒论》中六经与六病,经证与腑证,六经提纲及伤寒处处为扶阳而设等基本理论,也造成与原著本意相悖的混乱。综合古今医家学者的见解,对《伤寒论》理论研究上述有关问题进行了反思辨析。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著作,一直被中国医家奉为经典。同样基于对《伤寒论》的研究,因侧重不同,后世学者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学术体系,并开展了不同的临床实践。郑寿全是清代伤寒学大师,被后世中医学者尊为“火神派”鼻祖。其融合《周易》、《黄帝内经》等两部经典著作的思想,对《伤寒论》进行阐释,提出“六经即六气,六经本一经”的“万病一气说”;并以阴阳为纲,总括伤寒六经,又在阴阳之中,重视阳气。使《伤寒论》辨证简白,主次分明,颇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方证治法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经后世医家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流传于今,它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且最早的临床医学著作,集中反映了中医早期治病用方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奠基之作,也是第一次将医学理论和方药冶于一炉,融为一体,创立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其书被誉为“方书之祖”。清喻昌称仲景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尚论篇》)仲景《伤寒论》立医家之圭臬,方书之正宗。继承仲景之学,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和治疗水平的提升,研讨仲景方证治法,有助于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发扬光大。现就《伤寒论》方证治法应用的特点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关于外感病发病及传变规律的理法方药较为完备的一部著作.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自晋·王叔和编次以来,注家不下数百家,但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仍有颇多争议。将其阐释清楚,对于全面掌握仲景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今就《伤寒论》38条①、39条  相似文献   

11.
脾约证研究     
脾约证是《伤寒论》中历代医家争议较大的一个方证,列举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几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剖析,综合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注释,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重点关注其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认为综合方药及现代研究,脾约证的病机应为“胃强脾弱”,而其“趺阳脉浮而涩”的脉象,及“小便数”的症状亦与其病机相符,而主方应为麻子仁丸,而非小承气汤。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属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伤寒论》课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属于中医临床专业基础课,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 《伤寒论》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方面,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它以辨证论治思想贯串全书,理法方药较为严谨。并根据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为六经辨证,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它不仅有效地指导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而且其辨证原则和方药还可用于对杂病的诊疗。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截…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宋儒治学方法对宋代《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宋儒治疗方法的特点及其对宋代《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影响,认为儒医将儒家治学方法带进了《伤寒论》的研究后,宋代医家不仅注重对《伤寒论》内在辨证治疗规律的阐发,且在治疗温病时,不拘泥于经典著作,对《伤寒论》中治方较少的温病的治法进行了补充,开《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之端,并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经经释》由清代医家姜国伊所著,为注解姜氏所辑《神农本经》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上、下册,上册注解《本经》上品药120种,下册注解中品药120种及从下品药中移入的连翘一味,全书共释药241种。姜氏以经释经,撰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经典著作对《神农本经》药物逐条注解,具有一定特色,尤强调药性功效。姜氏注释对于读者了解古代医家对于药物、病症等理解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即是笔者对《本经经释》研究心得,对作者生平著述、版本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金匮》是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著作,原与《伤寒论》合篇,是《伤寒杂病论》的内伤杂病部分,后因战乱散失,原著未得以流传于世。西晋王叔和搜集编次了伤寒部分,即今之《伤寒论》,但杂病部分未得其传。至北宋林亿等人根据《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对杂病部分进行整理编次,《金匮要略》才得以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6.
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一部医学经典,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为历代医家所珍视,成为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只有掌握《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方法,才能见病知源,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如何学好《伤寒论》呢?古今医家大多认  相似文献   

17.
喻昌(公元1585~1664年),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人。是中国医学史上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喻氏生平著述甚多,流传后世且影响深远的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本文拟对喻氏“三纲鼎立”学说及其意义和启示作一探讨。1“三纲鼎立”学说的内容喻昌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是一位具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医家,他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论篇》一书中,喻氏源于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钻研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活动,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对《伤寒论》的篇章结构作了新的调整,他认为《伤寒论》经晋…  相似文献   

18.
《外诊法》辑集了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23种医学著作中关于诊法的内容,其中《黄帝内经》占一半以上。该书在众多医家中选择了张志聪等人的注解,体现了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独特解读方法,即:在选文方面初具规模和系统,内容简要精辟;注文的质量较高,解读重在实用;在诊法方面,诊察由外及内,汲取了《黄帝内经》的精华,奠定了后世关于四诊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药征》为日本医家吉益东洞(1702~1773年)所著。吉益氏将《伤寒论》中出现的药物与其对应方剂及相关条文进行比照、分析,进而推求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症等内容,勒成此书。本书方法新颖、推断严谨,力求发掘仲景用药习惯与用药指征,既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药学著作,更是一部独树一帜的日本古方派代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被后世医家奉为中医学的经典。在《内经》中建立了以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医学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根基,后世历代医家虽各有创见,流派纷呈,而究其本源,莫不由此。东汉年间,伤寒大疫流行,医学家张仲景以悲天悯人之心、济危扶厄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该书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中仲景运用了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创立了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即后世所称“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体系是仲景先师在五脏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