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年1月到2006年1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4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肿瘤位置:胰头1例,胰颈1例,胰头颈交界处1例,胰颈体交界处1例,胰尾3例.7例均施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 脾切除术1例,胰尾 脾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7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 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到2009年收治的12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11例,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肿瘤位置:胰头1例,胰颈3例,胰体4例,胰体尾交界处4例,胰尾2例。12例均施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切除术5例,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12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0 岁于1 9 94 03 开始常于清晨空腹或劳累后出现意识丧失伴有大汗双手震颤肢体抽搐等症多次在济宁市医院查空腹血糖为1 4 2 7 m m o l /L 诊断为胰岛细胞瘤于1 9 96年7 月行胰腺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内分泌细胞呈胰岛细胞瘤改变术后半年内临床症状好转1 9 97 年1 月上述症状复发且频繁当年12 月在济宁市医院再次手术除部分胰体尾及脾脏病理报告慢性胰腺炎术后症状无缓解于199801 02 以胰岛细胞瘤术后复发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典型发病2 次后经夜间加餐预防体检一般情况好五官端正肥胖体质心肺…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 8岁,发作性昏厥、意识丧失伴抽搐10余年。曾诊断为垂体瘤开颅手术及癔病行电休克治疗2次。此次以昏厥发作入院。入院后行血糖及CT扫描检查,拟诊为胰岛细胞瘤。于1988年元月26日手术治疗。术前2小时口服浓糖水60m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胰岛细胞瘤8例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颈与胰体交界处1例,胰体2例,胰尾4例。8例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行肿瘤部位胰腺部分切除术5例,作胰体尾切除术3例。结果:本组8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结论:胰岛细胞瘤一经确诊应手术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6例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全部恢复正常;2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为恶性,1例为良性,手术后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岛细胞瘤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李冈栉 《四川医学》2005,26(10):1173-1173
患者,女,29岁.因胰岛β细胞瘤术后,反复出汗,伴抽搐4个月,于2005年3月18日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出汗、心慌、短暂意识丧失,伴四肢屈曲抽搐,多于夜间或清晨发作,每月1~2次,自服糖水或进餐后上述症状缓解.4个月前在外院行CT及胰岛素检查,诊断为胰岛β细胞瘤。在当地医院行胰尾及脾切除术,术后当天血糖升至16.7mmol/L,术后第3天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频繁发作,每周3~4次,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住院期间多次出现上述症状,经抢救后缓解。  相似文献   

8.
胰岛细胞瘤可起源于胰岛的各种细胞 ,属内分泌肿瘤 ,较少见。有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与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与胰岛 B细胞增生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难于鉴别。现将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病理科活检中遇到的 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5 4岁 ,以四肢抽动伴意识不清 2 h为主诉入院。发病时四肢不自主抽动 ,无口吐白沫 ,无小便失禁 ,症状持续 10 m in缓解。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空腹血糖 0 .93mmol/ L。腹部 CT示 :胰尾占位 ,胰腺尾部有一 5 5 m m×44 mm× 5 0 mm局限性肿大 ,边界清 ,考虑胰岛细胞瘤。例2 ,女 ,30…  相似文献   

9.
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加重胰岛素抵抗。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达到或接近正常,积极控制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将产生有利影响[1-4]。我们对比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前后息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是指不产生胰岛 ,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一种胰岛细胞瘤而言 [1 ]。临床上较少见 ,极易漏诊。我院最近遇见 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患 ,5 0岁。因发热、腹痛、腹泻呈黄色稀便 ,每天 3次~ 4次 2 d于 1999年 4月 2 0日入院。既往健康 ,无低血糖发作史。查体 :T38.6 ,P98,Bp18.0 / 11.5。发育、营养中等 ,神清语明 ,心肺正常。腹平软 ,脐周有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到肿块 ,肠鸣音亢进。X线胸片、血、尿常规和心电图正常。便常规示黄色稀便 ,镜下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血糖 5 .2 mmol/ L。血钾、钠、氯、钙、…  相似文献   

11.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秀芳  夏云飞  陈忠平 《广东医学》2000,21(10):814-815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4 3 %~50 % [1,2 ] ,以星形细胞瘤最多见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胶质瘤常呈浸润性生长 ,大多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的分界 ,手术难以做到真正的彻底切除。因此 ,施行以手术为主 ,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Ⅰ ,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给予放疗 ,5a生存率从 1 9%提高到 4 6% ;Ⅲ ,Ⅳ级星形细胞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几乎无一例存活超过 2a[2 ] ,而术后辅助放疗 ,其 3a生存率为 3 5% ,5a生存率达 2 7% [3 ] 。此外 ,对于某些位于手术难以切除部位的肿瘤 ,或因全身状况不…  相似文献   

12.
金晓晓 《右江医学》2003,31(6):639-639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需择期手术患者共 2 6例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治疗妇科疾病 ,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 ,年龄 4 0~ 6 5岁 ,其中超重或肥胖者 2 2例 ;入院前已知患糖尿病者 7例 ,入院后手术前常规血糖检验诊断为糖尿病者 19例 ,均为 2型糖尿病。入院时空腹血糖在8.5~ 12 .5mmol/L ,入院后予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治疗 ,维持血糖在 8.9mmol/L以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者 4例 ,行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 7例。其余为全子宫切除术 …  相似文献   

13.
胰腺胰岛细胞瘤系一少见疾病 ,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 7例胰岛细胞瘤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CT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 7例中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2~68岁 ,其中胰岛素瘤 5例 ,非功能胰岛细胞瘤 2例。胰岛素瘤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头晕、心悸、多汗 ,血糖、血胰岛素降低。 2例非功能胰岛细胞瘤表现为腹痛及腹部肿块 ,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上述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方法 应用西门子Somatomplus 4型螺旋CT机 ,均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 ,3mm或 8mm重建 ,造影剂为非离子型 ,使用压…  相似文献   

14.
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比较少见 ,我们遇到二例胰岛素细胞瘤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女 ,5 9岁。以空腹时出现头晕 ,心慌 ,出汗 ,抽搐 ,服糖后即可缓解约五年 ,加重十余天就诊。体检未见阳性体征。化验检查 :空腹血糖 1.0 mmol/ L,症状缓解期血糖 7.5 mmol/ L,B超示胰腺未见异常。 CT检查 :平扫见胰腺体部有一软组织块影 ,比胰腺密度略高 ,突出于胰腺前缘 ,大小约 2 cm× 1.5 cm× 1.5 cm,CT值为 5 2 .3Hu。强化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 ,CT值为 93.9Hu,正常胰腺 CT值为 6 4 .9Hu。CT诊断 :胰岛细胞瘤。手术所见 :胰腺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手术治疗8例胰岛细胞瘤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 本组8例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胰岛素瘤7例.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3例,胰尾2例.术前螺旋CT明确肿瘤定位7例(88%),B超明确肿瘤定位4例(50%).术前行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ASVS)检查5例,明确肿瘤定位5例(100%).所有病例行术中超声和触摸探查,明确定位8例(100%).行单纯肿瘤切除术4例,胰腺中段切除+胰空肠吻合术1例,钩突切除术1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2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5%(2/8),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对良性胰岛细胞瘤,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疗效肯定.胰岛素瘤仍有较高误诊率,多排螺旋CT可作为术前定位首选,建议常规行术中超声联合触诊,ASVS可能对复杂病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过去13年中曾收治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P)(2例位于肾上腺外,1例肾上腺内),报告如下。 [例1]男,36岁,因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多汗4~5年,于1970年1月22日入院。1968年10月曾在当地手术切除腹主动脉两旁,左肾动脉下、肠系膜下动脉上方4×3.5×3cm肿物。肿物包膜完整、血管丰富、粘连多,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7.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瘤,临床上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明显下降,产生一系列低血糖的综合征,手术切除瘤体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1].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作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持续输注高渗糖切除胰岛细胞瘤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     
胰岛紊瘤又名β细胞瘤或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是胰岛β细胞分泌过多胰岛素引起阵发性低血糖、癫痫样发作、平衡失调等一系列中枢性神经精神症状。它在尸捡中因仅1/5有症状出现,故临床较为少见。但近年来发现有增多趋势。我院从1964年5月至1983年10月共收治13例,都作了手术治疗,其中1例是赴大别山区巡回医疗时,在简陋的条件下施行手术切除的。现就该13例诊断和治疗分忻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达11年,平均3.1年。术前空腹血糖在18mg/dl~46mg/dl 之间,平均35.5mg/dl,发作时血糖在14.7mg/dl~38mg/dl 之间,平均24.8mg/dl(在农村  相似文献   

19.
报告我院1980~1993年手术的4例晚期病例,其中胰岛母细胞增殖症3例,胰岛细胞瘤1例。作者认为为了控制抽搐,避免继续加重脑损害,除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外,对晚期病儿也应手术治疗,争取尽早稳定血糖水平。强调以90%~95%胰腺次全切除术为宜。迟发病例中可有部分为局部病变──胰岛细胞瘤,做局部切除可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胰岛母细胞增殖症晚期病儿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我院1980 ̄1993年手术的4例晚期病例,其中胰岛母细胞增殖症3例,胰岛细胞瘤1例。作者认为为了控制抽搐,避免继续加重脑损害,除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外,对晚期病儿也应手术治疗,争取尽早稳定血糖水平。强调以90% ̄95%胰腺次全切除术为宜。迟发病例中可有部分为局部病变-胰岛细胞瘤,做局部切除可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