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莉 《国医论坛》2013,28(4):58-59
《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其中,"魁羸"亦作"■羸")此条原文描述了风湿历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其中"身体魁羸,脚肿如脱"二句,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尽相同,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和对临床的  相似文献   

2.
“历节”非是关节病 “魁羸”活像腺鼠疫——也谈“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符友丰$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历节;;魁羸;;关节病;;腺鼠疫~~  相似文献   

3.
根据字义和文献资料的考证,"魁赢"一词指"高而肿起不平".赵开美本《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此词即此义,而俞桥本"尫赢"之"尫"字,徐镕本"(鬼王)赢"之"(鬼王)"字皆为"魁"之误宇.  相似文献   

4.
(一)“魁羸”辨 “魁羸”一词,出自《中风历节病》篇桂枝芍药知母汤证。原文为:“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魁”,为大、壮伟;“羸”,为瘠、瘦弱;魁、羸并举,谓相关联的关节肿大,而肌肉瘠薄,相映昭著。但历代不少注家对“魁”之含义很少详释,《脉经》作“魁瘰”,《心典》、《金鉴》作“尫羸”并训为身体瘦弱,笔者以为释之久妥,爰作析辨。 历节病除遍历关节疼痛的症状外,突出表现为关节变形肿大,故首言“肢节疼痛”。下文“魁羸” 系采用修辞学上的避复法,以“身体”取代关节(此法仲景常用,如血痹病“外证身体不仁”,其“身体” 也仅指某一局部)  相似文献   

5.
周国芳 《河北中医》2002,24(2):95-95
“大实有羸状 ,误补益疾 ,至虚有盛候 ,反泻含冤”是明代医家李中梓之论点。告诫后世在临床辨证施治中 ,要牢固树立整体观念 ,纵观全局 ,审因辨证 ,首辨虚实。尤其对危急重症 ,一旦出现“大实”或“至虚”的局面 ,辨证要慎之又慎 ,否则 ,易致“益疾”或“含冤”之害。兹将笔者对“大实”的临床辨证施治体会举例介绍如下。例 1 王某 ,女 ,70岁 ,农民。 7日前发热 ,口干 ,饮食欠佳 ,经乡村医生诊为“流感” ,用病毒唑、先锋Ⅴ号、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 3日 ,效果不佳 ;又经中医按气虚给予补中益气汤 ,病情加重。刻诊 :咳嗽气喘 ,气短乏力 ,神志…  相似文献   

6.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记载“至实有羸状 ,误补益疾 ,至虚有盛候 ,反泻含冤”是经验之谈。辨证论治 ,必辨虚实 ,虚则当补 ,实则当泻 ,不容混淆 ,如实而误补 ,病势更加深重 ;虚而误攻 ,易生不测。如系真虚真实 ,纯虚纯实证 ,辨之不难 ;虚实疑似之证 ,辨之稍难 ;一旦出现“至实”或“至虚”局面 ,至者 ,极也 ,多为生死存亡之际 ,群之尤难。试读下列医案 :韩茂远 ,伤寒九日以来 ,口不能言 ,目不能视 ,体不能动 ,四肢俱冷 ,皆曰阴证。士材诊之 ,六脉皆无。以手按腹 ,两手护之 ,眉皱作楚。按其趺阳 ,大而有力 ,乃知腹有燥屎也。与大承气汤 ,得燥…  相似文献   

7.
“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是古人对临床辨证论治的警言,医者皆应慎审从之。我院中医有关专业研究生于1978年和1985年两届入学考试,《中医学基础》先后出试此题,要求考生通过临床例证解释“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含义,两次该题考试成绩均不理想。1978年若仅以该题计算成绩,约有五分之三不及格,其中完全误解题义,因错答得零分者不在少数。1985年对报考××专业考生再试此题,仍有二分之一不及格。从题目本身分析.  相似文献   

8.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历来多数注家以方测证,认为是“湿热”为病或寒湿化热所致,如尤在泾等。其中大专院校统编教材也认为是:“风寒湿外袭,渐次化热伤  相似文献   

9.
“桑麻丸”一名“扶桑丸”,系桑叶、黑胡麻(黑芝麻)、白蜜三味所组成。根据文献记载,有“去风凉血、补肝益肾、驻容颜、乌鬚髪、起尫羸、除风湿”之功,主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欬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等症?矢紊鲆跣椤⒕搜镏钪?均可应用。笔者历年来曾以本方治下列各证,获得满意的疗效,兹分别介绍于后:一、肝风眩晕:肝风眩晕,多属阳亢,阳亢之本,则由阴虚。  相似文献   

10.
<正>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邪正斗争,而邪正斗争的胜衰,就是虚实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常常错综复杂,虚实真假时有发生。如"大实有羸状",属于真实假虚之证,为实邪结聚的病证,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笔者曾接诊一患者属此象,现述之,供参考。王某,女,53岁,2013年9月21日就诊。2个月前,出现严重恶寒,无发热,虽暑热天气仍穿夹袄。曾到其他医院就诊,诊为阳虚,处温阳之方药治疗,无效,遂  相似文献   

11.
周为民  何月英 《陕西中医》1997,18(6):274-274
<正>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载于《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该方由桂枝、附子、芍药、知母、麻黄、白术、防风、生姜、甘草组成,是治尪痹之主剂。笔者依据“异病同治”之理,随症加减,用于一些内、妇科杂病之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裴正学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亚败血症(Wissler—Fanconi综合征)临床以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血沉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对此病之治疗除常规应用激素外,尚无根治之法。本病属自身免疫病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有“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颇似本病的临床表现。裴正学教授认为上述经文中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等症说明机体自身免疫之不足,正气既衰,邪气乘虚而入,正邪相争,则见发热、关节及全身疼痛、皮疹、血沉加快等症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调  相似文献   

13.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中的“魁羸”“ 羸”“ 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古文知识》2001,(3):32-33
  相似文献   

14.
“潜证”之词虽始见于小仓重成之《潜证和显证》一文,但在我国中医界中也有“潜证”及“潜隐证”之称谓。究“潜”字之含义,潜乃隐也、蔽也、秘密也。可见潜乃是泛指一切隐匿在内表面未能窥清而实质存在之物质或现象,“潜证”既作为与“显证”相提并论的证候归类之称谓,显然已非  相似文献   

15.
五十营疗法治疗虚羸证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袁民,徐玉珍,陈大中(200025)关键词:五十营,迎随补泻,虚证何谓五十营?《针灸大成·手足阴阳流注篇》曰:“自寅时起,一昼夜人之荣卫,则以五十度周于身,身行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运行血气,...  相似文献   

16.
"至虚有盛侯,大实有羸状"一般表现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假实真虚,假虚真实。对"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理解,大体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去认识,一为虚实的夹杂证,一为虚实的真假证,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即会犯"误补益疾"及"反泻含冤"的原则错误。  相似文献   

17.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清代李彣《金匮要略广注》中称赞桂枝芍药知母汤:"此一方而数方俱焉,精义备焉,诚治历节病之圣方。"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也善用此方治疗痹证[1]。  相似文献   

18.
证候一词,不见于《内经》。《内经》将证与候分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此“证”字,系指证状而言。《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日谓之候”,此“候”的概念乃是指自然界的节气而言。证候连用,始见于晋代。《晋书·天文志》引葛洪:“推步七曜之道,以度历象昏明之证候”。此证候的含义系指天文中的征象、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提出“尪痹”这一病名,把类风湿关节炎归于“尪痹”范畴,病因可概括为正虚、邪侵,根本病机为“肾虚寒盛”,并将类风湿关节炎分成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湿热伤肾证四个证型,治以“补肾祛寒”为主,以“化湿散风、养肝荣筋”为辅,以“壮骨利节、活血通络”为佐,并创立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补肾治尪汤、补肾清热治尪汤、补肾清化治尪汤,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有效减缓患者疼痛,消减关节肿胀,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0.
“荣弱卫强”一词,语出五版《伤寒论讲义》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放使汗出”。此“荣弱卫强”之“强”字应读僵音为是。强字,古与僵假借。《伤寒论广项背强对五”等句之强读但,即源于二字可通借。《素问·玉机真脏论》“名日重强”之“强”读僵,说明响经》时代二字就通假使用。《中华大字典》载:“强(冲ng),气血不顺口强。”又回“但为不柔和貌”。但字义项虽多,而中医学上用僵字.主要用其上述二义,描述机体或某部因病出现功能失常、低下、不足、衰弱,或失去形随意使的功能。“荣弱卫强”一词.是仲景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