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诸学科中的一大学科.它以其丰富而独特的科学内涵和很强的临床实用性而被确定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作为执教本门课程的教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应用中西医多种方法和技能解决妇科临床医疗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化组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更科学化、现代化,我们对我校96级、97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谭展望  雷磊 《中医药导报》2012,18(7):131-133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及相互关系,找准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疾病概念、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点,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并以中西医结合思路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自身特点,结合同行的教学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对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取两种医学的优势,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妇科学》中月经病的教学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从月经病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结合、发病机制的中西互参、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主次结合等4个方面展开教学,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可以吸取两种医学的优势,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增强学生的临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俞瑾,女,1933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61年肄业于上海市第二届西学中医研究班。40余年全心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妇产科专业...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前景。文章从中医体质学概念的研究,中医体质学分型的研究,中医体质学治疗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说明中西医结合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30人,采取传统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对比研究法,比较2组成绩考核及教学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成绩考核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考核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依托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实现现代化教学改革任务,促进医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医妇科学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能用流利外语传播中医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从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西结合妇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针对妇产科病证的临床治疗特点,如何培养能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来解决妇科临床医疗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我们不断思索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较早就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蒲赵丹  刘琼辉 《光明中医》2023,(10):2003-2006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专业中的基础学科,在中医学生从课本到临床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现阶段中医妇科学的教育模式尚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学生毕业时的能力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为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故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到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就教学模式提出初步的探索,以提升医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面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为后续医学基础教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除精于内科外,对妇科亦有较深的造诣.朱氏提出了气帅血配的理论,调经辨证离不开痰热;其治疗崩漏症,历代医家多以清热为法,而丹溪则遵东垣治崩之旨,独辟蹊径,力主祛寒;丹溪认为带下属痰湿为患,治带以燥湿为原则大法;胎前诸疾,主以清热养血,丹溪认为产后多虚,故治以大补气血.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西医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通过哲学与历史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用大科学而不是小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医和西医,加强学科间协作,多学科协作发展大医学。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影家学是一门以各种先进检查仪器所显示的影象为依据.进行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影像学早已被西医充分利用,并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传统医学,更有必要借助这一现代科技手段,来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影象学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今试述如下。1中医基础理论的探索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体系的核心,牵涉面很广,不仅是医学,还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气象等其它学科。但由于内容深奥,不易剖析又缺乏客观的依据.有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经,难以定论。近年来开展了各…  相似文献   

14.
就六版《中医妇科学》教材,在中西医理论对应,病名联系太辨证辨病结合方面出现的问题,从科学,严密,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1 抓住重点突出特点.中医妇科学属中医临床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一门课讲得更好,我们教研室进行了多次、广泛、深入的讨论.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实行“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归纳概括、避免重复”的十六字方针.在抓重点的同时,突出特点,了解一般.比如在女性生殖脏器章节,重点讲述胞宫,一般了解其它生殖脏器.在特殊生理章节中,重点讲述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现象及产生机理,对生理基础从简.在病因病机中,突出妇科病机特点(冲任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临床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一、多选题A型题(1~16)1、D2、B3、D4、D5、B6、A7、D8、A9、A10、B11、B12、E13、C14、E15、C16、EB型题(17~24)17、A18、D19、A20、D21、B22、C23、A24、EC型题(25~32)25、A26、B27、A28、D29、B30、D31、C32、AK型题(33~38)33、D34、B35、A36、D37、A38、E二、填空1、妇女一生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经、孕、产、乳。2、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有胎元和母体两个方面。三、名词解释1、子肿: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2、产后痉证: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角弓反张者。3、小产:妊娠12~28周胎儿已成形…  相似文献   

19.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科建设对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经过5年的建设,进入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韩永梅 《光明中医》2012,27(5):1031-1033
本文简述了如何保持中医妇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妇科学的教学特色,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