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多世纪以来,12导联 ECG一直被认为是确定 MI 存在及其部位的标准,然而已有资料证明这种通常使用的诊断 MI 的ECG 标准是相对不敏感的,它在识别下壁 MI的敏感性为28—44%,前壁 MI 的敏感性为43—60%,而向量图(VCG)标准对下壁和前壁 MI 的敏感性分别达82%和95%,从而提示除了目前已确定的 ECG 诊断标准之外,ORS 波形还可以提供诊断 MI 的更多资料。为了提高 ECG 诊断 MI 的敏感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已综述了一些国内外有关 ECG 诊断 MI 进展  相似文献   

2.
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心电图改变刘霞患者,女性,69岁。心前区及剑突下疼痛13小时,由外院转来急诊。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和伴有发作性剧痛,每次发作性剧痛持续半至一小时,伴有大汗、恶心和呕吐。以往有高血压史30年,不规则服药,近来自行停药已近一月,另有胆...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心电图诊断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秉贤 《心电学杂志》1994,13(3):185-187
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中,心电图(ECG)是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ECG诊断AMI的敏感性相对很高,但特异性差.若有≥2个胸导联有ST段抬高,且有相应的病史,AMI的可能性可达70%一90%.但若无上述改变,排除AMI就不可靠,应继续观察及除外其他情况.个别病人AMI的典型图形可延迟出现,但超过48h才出现的则极罕见.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的频域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极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竟  贾慈阳 《心电学杂志》1992,11(3):161-163
急性心肌梗塞(AMl)极早期,病理性 Q 波尚未出现时,ECG 诊断有一定难度。自1975年Schamroth 提出 AMI 的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理论之后,对于 AMI 的早期 ECG 改变有了较统一的认识,即可有以下表现:(1)急性损伤阻滞。①对应梗塞导联的 R 波升肢缓慢,因此类本位曲折≥0.045s,②QRS 间期增宽,可达0.12s,③常有 QRS 波幅增加。(2)ST 段斜行抬高可达10—15mm。(3)T 波电压增加,T 波高耸。我科1980—1990年共收治 AMI 267例。首次 ECG呈不典型表现者119例(44.5%)。其中大多数基本符合 Schamroth 标准。尚有少数呈 AMI 极早期的不典型表现,而动态观察描记 ECG 演变过程及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等均符合 AMI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关于心肌梗塞心电图 ST 段和 QRS 波改变在估价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室功能、心肌梗塞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作用。结合作者以往的研究发现,综述心肌梗塞心电图的若干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是临床上最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检查方法,当心电图出现缺血性T波倒置、损伤性ST段抬高,坏死性Q波的改变,仅凭心电图即可作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但有几个部位的心肌梗塞在常规导联上,不出现心肌梗塞典型心电图的改变,这是因为常规导联中没有对向梗塞部位的导联,必须加做靠近或背向梗塞部位导联,结合病史,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来明  相似文献   

8.
9.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男,59岁。因受凉后反复卜腹胀痛4次,伴胸闷、背部及双上肢不适3天入院。心电图正常。既往无冠心病、心绞痛史。临床拟诊:心绞痛,胃、十二指肠炎。给予口服消心痛、胃酶等。入院后仅觉困乏,偶觉两肩背轻微不适,入院后第10天作ATP试验前,心电图(图1A)示V_1-V_3呈QS型,V_1、V_5呈rS型,ST_(V_2 V_6)弓背向上抬高0.1—0.3mV,T_(V_1 V6)倒置。心电图诊断:前间壁心肌梗塞。给予常规治疗。第11天18:00又出现前胸痛及两侧肩背痛伴胸闷。心电图(图1B)示ST_(V_2 V_5)较前抬高,V_4的r波消失,呈QS型,示心肌梗塞范围扩大。此后病情稳定,治疗8周出院。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骤,病情险恶。体表心电图是其主要诊断手段,但表现为ST段抬高和异常Q波的典型图形在临床上不到50%,约一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于1998年2月~2000年7月所见的4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男性,60岁。因心前区疼痛2h入院。图示上、中、下3行为19:00、20:00、21:00时心电监护模拟Ⅱ导联记录,心电图示: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酶学、治疗学的进展,心肌坏死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的影响,出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日趋多见。本文对35例不典型心肌梗死(MI)心电图表现作一分析。 本组男性29例,女性6例,45~59岁8例。60~87岁27例,平均年龄(65.  相似文献   

12.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锦明 《心电学杂志》1992,11(4):230-231
分析21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SPAMI)心电图,提出 V_1、V_2导联出现高 R 波、ST 段压低、T 波直立高耸,且排除了引起 V_1、V_2导联 R 波增高的其它原因,要高度怀疑 SPAMI 可能。加作 V_7、V_8、V_9后背导联,可发现心梗典型改变,且伴 QRS 波群及 ST-T 动态演变。SPAMI 常与下壁、右室壁梗塞并存,它对整个梗塞面积的估计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心肌梗塞(MI)后合并室壁瘤(VA)是由于梗塞区心肌变薄,心室内压力使其逐渐向外膨出所致,室壁瘤(VA)形成之后,常易导致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心绞痛,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体循环栓塞等。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因此对室壁瘤(VA)的早期诊断及正确识别有重要意义。对我校1991年至1996年发生心肌梗塞现存活24例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  相似文献   

15.
16.
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启  李俊 《山东医药》1999,39(14):44-46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约40%的心电图变化不典型。所谓AMI不典型心电图是指没有病理性Q波,但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虽有病理性Q波而被其他因素所掩盖,或梗塞部位特殊等致AMI心电图改变不典型者〔1〕。现就AMI不典型心电图改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合并右室梗塞者44例,对11例患者做了血液动力学监测,探讨和验证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ST↑Ⅲ/Ⅱ>1对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并证实了ST_(v_2)↓/ST_(aVF)↑≤50%,ST_(aVL)↓/ST_(aVF)↑≤50%及ST_(v_2 v_3)↓/ST_(Ⅱ Ⅲ)↑≤50%,可做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有关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的病理改变,发病情况,心向量改变,胸导和背部导联心电图改变,以及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73例Q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提示ST段压低组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T波倒置组和ST段抬高组。4例心原性休克均发生在ST段压低组,住院期间死亡9例中8例为ST段压低组。在ST段压低组中,多导联ST段严重压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