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1例28眼黑核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检测结果为:ERG各波形未引出或最大反应引出低平波。结果:白内障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两年,矫正视力低于0.1者2眼,0.1至0.5者17眼,0.6至1.0者9眼。结论:闪光视网膜电图虽可做为视网膜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可预测白内障术后效果,但该项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核白内障病人闪光视网膜电图波形可能极差,然而白内障术后却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所以该检查不能作为对视网膜功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增强黑核白内障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纳豆激酶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动物模型中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纳豆激酶对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网膜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建立兔CRVO模型成功后,纳豆激酶组(A组)连续3天玻璃体腔注射0.1 FU纳豆激酶提取液0.1 ml;林格氏液组(B组)同方法注射林格氏液0.1 ml;空白模型组(C组)未外加处理?检测3组光凝前?光凝后2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结果:①激光可以建立兔CRVO模型,造模成功后FERG-a?FERG-b波潜伏期较造模前明显延长;②A组FERG-a?FERG-b波潜伏期较B?C组明显缩短(P < 0.05)?结论:激光致兔CRVO模型是成功的,纳豆激酶可部分改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1例28眼黑核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检测结果为:ERG各波形未引出或最大反应引出低平波。结果:白内障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两年,矫正视力低于0.1者2眼,0.1至0.5者17眼,0.6至1.0者9眼。结论:闪光视网膜电图虽可做为视网膜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可预测白内障术后效果,但该项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核白内障病人闪光视网膜电图波形可能极差,然而白内障术后却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所以该检查不能作为对视网膜功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增强黑核白内障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高脂血症人群闪光视网膜电图(F ERG)特征,探讨高脂血症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2—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确诊为高脂血症的124例患者为高脂血症组,以同期常规体检的6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F-ERG检查,记录视杆细胞反应的a波(Rod-a)和b波(Rod-b)、最大综合反应的a波(Max-a)和b波(Max-b)、振荡电位(Ops)、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Cone-a)和b波(Cone-b)以及30 Hz闪烁光反应的b波(Flicker-b)。比较两组间F-ERG 5项标准反应各子波的波幅、潜伏期以及Max-b与Max-a波幅比值(b/a)的差异。结果 高脂血症组F-ERG 5项标准反应各子波的波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Max-b波潜伏期略延长外(P<0.05),高脂血症组其余各子波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Max-b与Max-a波幅比值(b/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视网膜功能明显受损,且视网膜外层功能较内层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测定对手术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5例因眼外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疾患等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或出血患者在手术前行F-ERG测定,并与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195眼)中,术前ERG测定值正常者8例,轻度下降72例,中度下降60例,重度下降和熄灭型55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大部分与ERG测定相符合。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情况下,ERG反应振幅与术后视力间有密切关系,ERG反应振幅越接近正常,视力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8.
鼓膜电极记录耳蜗电图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膜电极记录耳蜗电图的临床观察周爱华(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诱发电位室)孙连玉(指导)本文应用鼓膜银珠电极记录20例正常成人耳蜗电图,报告如下。方法:受试者20名(男11例,女9例),年龄18-47岁,无耳科及其它全身器质性疾病,纯音听力计检查听阈在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平均视野缺损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P100波振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OPs总和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盘周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减轻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明显,有利于视功能恢复,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求方便、经济、实用的图形视网膜电图 (patternelectroretiogram ,P ERG)记录电极 ,推广P ERG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方法 正常人 3 0人 ( 5 0只眼 ) ,将自制的金片钩状记录电极 ,在表麻下安置于瞳孔正中下睑穹隆中 ,同时将用生理盐水湿润的DTL丝状电极放于下眼睑穹隆部 ,分别记录P ERG的波形。结果 自制电极记录的P ERG波形稳定 ,与DTL电极记录比较 ,其N3 5、P5 0、N95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均无统计学上差异 ,数值可靠。结论 自制金片钩状电极能稳定地记录到P ERG的各波形 ,可代替传统的P ERG记录电极 ,适用于眼科临床。 相似文献
11.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是视网膜诸细胞对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性电反应,是检测视网膜功能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为了更准确、全面地反映视功能,许多学者对F-ERG进行了不少研究[1~6]。本文对维吾尔族和汉族正常眼F-ERG作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由新医大一附院眼科门诊提供。受检者维吾尔族139人(男91人,女48人),汉族297人(男203人,女94人),年龄10~60岁,身体健康,裸眼视力≥1.0,眼部常规检查及散瞳后眼底检查均正常。1.2 方法 采用日本MEB-5100型诱发反应记录仪及SLS-3100型闪光刺激器,选用白光刺激,强…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眼科学的发展,视网膜电图的检查已成为眼科常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ERG检查时间较长,且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临床2502例患者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总结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11月~2001年2月间,共行2502例视网膜电图检查,男性1660例,女性842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岁,为白内障、斜视、弱视及眼底病患者。1.2 方法①向病人介绍检查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间距的导管对在体家兔希氏束电图记录结果的影响。 [方法 ]30只家兔均经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希氏束电图 ;所用电极导管A间距 2mm ,电极导管B间距 5mm。 [结果 ]电极导管A成功率为 93.33% ,电极导管B成功率为 6 0 .0 0 % ,P <0 .0 0 5 ;两种电极导管插入深度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 2mm电极间距的导管可以明显提高家兔在体希氏束电图记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大鼠多焦点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m ERG能够在同一记录时间内将后极部视网膜各局部区域的信号分别提取出来 ,能够发现视网膜局部病变和早期病变 [1 ] .但记录条件要求苛刻 ,需要被检者的良好配合 ,才能够记录到稳定的波形 .动物 m ERG记录比较困难 ,文献报道较少 [2 - 4] ,因此我们探索了大鼠 m ERG的记录方法 .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 雄性成年 SD大鼠 10只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外眼和检眼镜检查屈光间质清晰 ,眼底无改变 .予以 12 h明 -暗交替光照 ,不限食水 ,室温 18℃~ 2 3℃条件下饲养 .1.2 记录参数 采用 RETIscan系统 (Roland Co…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正常、眼底无病理改变的40例手术前后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和视网膜电图(ERG)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白内障对F-VEP的P_1幅值、峰时无明显影响(P>0.05),F-VEP波形手术前后基本一致,白内障可使ERG a波峰时延长3.82ms(P<0.01),a波振幅因个体差异较大未呈现显著差别(P>0.05);白内障可使ERG b波幅值降低约42μV(P<0.01),b波峰时较正常对照组延长1.98ms,相差显著(P<0.05),但较术后提前1.35ms(P<0.05)。本结果为白内障术前预测视觉功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幅和潜伏期与眼底病变和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5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总波振幅及其子波的波幅和潜伏期测定,术后行眼底检查、矫正视力测定,比较患者术前OPs各子波振幅、潜伏期、OPs总波振幅与术后眼底所见、视力恢复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术前OPs各子波、OPs总波振幅与眼底病变和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术前振荡电位中OPs总波,子波OPs1~4的波幅的降低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视力恢复程度,潜伏期的检测意义不如振幅. 相似文献
17.
VEP及ERG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癔症性盲目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联合多焦点闪光视网膜电图(mERG)在癔症性盲目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有明确精神因素诱因的12例双眼视力突然降低,怀疑为癔症性盲目的患者,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指导方案,进行常规VEP,ERG和mfERG测定,分析P-VEP 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F-VEP幅值和潜伏期、F-ERG 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以及mERG总值和中心点的幅值,并与以本实验室制定的同年龄组的正常值作为对照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神经内科、精神科、眼科检查和辅助检查. 结果: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2岁,就诊视力无光感(NLP)~0.03,5例患者有视野改变,眼科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神经内科、精神科和辅助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可能性. 视觉电生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表明患者视网膜和视觉传导通路功能正常. 经暗示治疗10例视力恢复正常(>1.0),2例视力提高至原视力水平(0.8),证实了癔症性盲目的诊断. 结论:VEP, ERG和mERG能够对患者视网膜及视路功能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定,为癔症性盲目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 ,RIR)视网膜电图 (ERG)的影响。方法应用前房灌注液体升高眼内压的方法 ,建立RIR模型 ,并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 ,防治组大鼠地塞米松用药从缺血前 6天开始 ,剂量为 1mg/kg ,溶于 1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 ,给药持续 8天 ,对照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两组缺血 60分钟后分别再灌注 3 0分钟、2 4小时、72小时 ,进行视网膜电图。结果防治组ERG标化b波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地塞米松对RI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记录几种常见黄斑疾病的明视视网膜电图photopicelectroretinogram(photopicERG) ,又称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single -flashconeresponse) ,并探讨明视视网膜电图在黄斑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的价值。方法对三种黄斑病变进行双眼明视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以明视白光b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明视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异常率分别为 10 0 %、71.4 %、87.5 % ,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异常率较低 2 6 .7% ,异常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值与视力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对黄区视网膜电活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明视视网膜电图是测量黄斑功能的一种有效电生理方法 ,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