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的53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院53例肠梗阻患者均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引流液为267-601ml,平均引流量为(437.65±65.41)ml,留置胃管时间为3-8d,平均留置时间为(4.25±1.85)d,留置胃肠减压管后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胃肠排气减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改良留置胃管法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使用及提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5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患者5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7~23d(平均18d)治愈出院;其中1例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和普通鼻胃管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变化、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X线立卧位腹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较,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减压量显著增加。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对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组.(1)胃管组(55例):为传统的经鼻胃管减压治疗;(2)胃管+泛影葡胺组(60例):为传统经鼻胃肠减压联合泛影葡胺治疗;(3)导管组(38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4)泛影葡胺组(23例):为单纯口服泛影葡胺治疗.(5)导管+泛影葡胺组(30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应用泛影葡胺组,口服或经鼻胃管以及肠梗阻导管注入60~100 mL 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 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5组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给予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鼻胃管、传统鼻胃管联合泛影葡胺、单纯泛影葡胺以及单纯肠梗阻导管组(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可成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新手段、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留置胃肠减压管病人非计划拔出胃管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护理指导意义。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6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8例留置胃肠减压管发生非计划拔出胃管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其拔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08年4月~2011年6月我科有721人行胃肠减压术,发生58例非计划性拔管,通过对患者进行拔管后的病情观察及采取了应对措施,有3例进行了重新置管,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胃肠减压管的脱落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肝门排气后拔管、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 < 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53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系统管理及采用循证护理,提高患者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及耐受力,保证胃管在位通畅至胃肠通畅后拔管. 结果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行系统管理及采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志刚 《当代医学》2014,(11):62-63
目的分析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患者均给予进食进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组行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减压。观察记录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症状消失起效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缓解消失所用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气液平面完全消失时间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较常规胃肠减压治疗,疗效更为肯定且更加安全,一方面可以缓解老年患者再次开刀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开刀后再次粘连的可能性发生。  相似文献   

11.
段春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30-483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9例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者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自行拔除胃管,1例起床时胃管脱出,1例胃管堵塞,其余15例均引流顺利。结论对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中药灌肠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炎症较重的患者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9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或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水煎剂加减分次胃管内注入或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2~4 d,1例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对照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平均时间为4~8 d,12例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机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能显著减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起到预防作用,肠道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病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病人66例,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3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肛门排气后拔管、进食。观察两组病人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于腹部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行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胃管拔除、住院与肛门排气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疾病的转归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腹部术后,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利于其病情的转归及愈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蔡月  王少莲 《中国医刊》2013,48(2):96-9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2年在本院住院给予胃肠减压术的患者120例,男73例,女47例,根据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每组60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咽部疼痛、腹胀、平均日引流量、胃管堵塞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日引流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咽部疼痛、腹胀、胃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予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干预,应用改进后的胃管留置胃肠减压,能降低胃管堵塞率,引流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不同胃管处理方式对于术后并发症进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98例胃肠手术患者,分为四组:A组50例不常规留置胃管,B组50例常规留置胃管并于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前5 min拔除,C组49例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6 h拔除,D组49例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12 h拔除。分析四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由短至长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术后并发症由少至多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各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而言,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可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李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57-1558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5例行胃肠减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5例患者中108例1次置管成功,4例脱落,3例患者自行拔出胃管,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93.91%。结论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同时加强对心理护理、置管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视,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胃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病例,收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粘连性性肠梗阻病例53例,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时间、腹部手术方式、胃肠减压量、肠鸣音出现时间、梗阻缓解时间、梗阻解除时间。常规治疗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包括胃管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肠外营养;及针对性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是否接受大承气汤,分为2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对比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监测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结果:大乘气汤组治疗患者组的体内炎症介质水平明显改善,鼻胃管联合大承气汤在临床症状缓解、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减压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其肠动力恢复的时间、影像学改变方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总体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鼻胃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行腹部手术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9例)和对照组(88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9例(17.76%),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88例(82.24%).单因素分析提示:感染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和上腹部手术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急诊手术、术中气管置管、术后静脉置管分布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上腹部手术(OR=5.26,95%CI:1.18~23.48)、手术时间长(OR=10.259,95%CI:2.56~41.04)和置胃管时间长(OR=4.00,95%CI:1.68~9.49)是影响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手术时间长和置胃管时间长可能增加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患者术后胃部不适的影响.方法将喉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实施胃管留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手术当天早晨留置胃管,将胃管末端反折后用纱布包裹固定于前额;观察组将硅胶胃管随手术器械一起打包无菌消毒后,由术者在术中留管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留置期间的胃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胃管留置法能有效预防、减轻患者胃管留置期间的局部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