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珍  杨晓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808-2809
目的:观察吗啡受体拮抗刺-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时的效果。方法:对56例窒息新生儿均给予纳洛酮0.1mg/kg加5%葡萄糖溶液5ml静脉推注,效果不佳者,继续给纳洛酮0.2mg~0.4mg加5%葡萄糖溶液20ml~40ml持续静脉滴注。对心率〈80次/min者立即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ml/kg~0.3ml/kg静脉推注,5min可以重复应用。并给予改善微循环、抗生素、纠正酸中毒、支持等治疗。结果:应用纳洛酮2min39例正常;5min10例正常;10min2例正常;15min3例正常;2例于20min~25min逐渐趋于正常。结论:纳洛酮通过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了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阻止脑桶伤的进一步发展.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间.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给予洗胃、输液、利尿治疗,呼吸衰竭者给予辅助呼吸。对照组应用安钠咖及洛贝林,治疗组静脉应用大剂量纳洛酮。首次0.2mg/(kg·次),1h后给予0.1mg/(kg·次),每0.5~1小时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纳洛酮0.1mg/kg加5%葡萄糖溶液中静咏滴注,并逐渐减慢滴速。结果30例患儿均痊愈,病程明显缩短,3例患儿在静脉用纳洛酮后30min内出现兴奋症状.随后自行消失.结论纳洛酮是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特效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郑爱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44-145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0例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患儿均给予纳洛酮静脉应用,首次剂量0.4mg,症状严重者可重复应用,30min-1h重复使用1次,连续3次,症状好转后可给予0.01mg/kg静脉维持,直至临床症状消失。结果本组20例患儿均抢救成功,其中应用1次纳洛酮后神志转清者13例,应用2次纳洛酮神志转清者3例,应用3次纳洛酮神志转清者4例。住院1~3d中毒症状消失出院,随访无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系治疗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抢救海洛因中毒的疗效。方法:对618例海洛因中毒患,用纳洛酮抢救,首次剂量给纳洛酮针剂0.4-0.8mg静注,然后以0.4mg每5min1次,直到患清醒后再给0.8-1.2mg维持静滴。结果:618例中死亡9例,抢救成功率达98%。结论:纳洛酮是抢救海洛因中毒的理想特效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1mg/(kg一次),稀释后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氨茶碱注射液首次5mg/(kg一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小时后按2.5mg/kg维持量,每隔12小时一次。对照组氨茶碱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氨茶碱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几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用氨茶碱,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隔8h1次。治疗组用纳洛酮0,1mg/kg·次^-1,静脉滴注,氨茶碱2mg/kg·次^-1,静脉滴注,两者每隔8h交替使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和88.5%,对照组为36.4%和59.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奈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加用纳络酮注射液按0.03-0.05mg/kg.h的速度稀释后输液泵控速连续静点4小时,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d,连用5-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3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应用纳洛酮0.03-0.05mg/kg加5%葡萄糖水1ml稀释后静脉推注,继而予0.01-0.03mg/kg.h静脉滴注维持4-6小时,连用3-5天,对照组应用氨茶碱,首剂按4-6mg/kg稀释后静推注,12小时后以0.5mg/kg.h静脉维持4-6小时,连用3-5天。结果:两组之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抢救,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病死率高,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提示原发性呼吸暂停与β-EP有关,纳洛酮是病因治疗,针对性强,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复能剂(氯磷定)伍用纳洛酮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的疗效。方法18例重度AOPP出现RMP后首次肌注氯磷定1g,每1小时1次,连续3次,然后2小时1次,连用3次,再然后3小时1次,连用3次,此后每4-6小时1次,直至24小时后仍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不稳定者,可重复使用,维持至呼吸功能好转,完全脱机后氯磷定仍需每6小时1次,维持2—3天。同时静脉注射纳洛酮12.0—19.2mg/d。结果18例中抢救治愈出院15例,死亡2例,1例经治疗3天后仍无自主呼吸,自动放弃治疗,治愈率83.6%。结论大剂量复能剂伍用纳洛酮救治重度AOPP致RMP,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婴幼儿,其极重型易伴发严重的心力衰竭,病情危重,须立即抢救。我们用酚妥拉明、多巴胺佐治.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7年1月~1997年10月共收治极重型毛细支气管炎5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男178例,女13例。年龄<6同24例,6~20月6例。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月23例;6~20月3例。1.2给药方法二组患儿均予抗感染、解痉、强心、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酚妥拉明0.3~0.5mg/kg·次,多巴胺5~10mg/kg·min加入5%~10%的葡萄糖水中静滴,必要时0.5~1小时后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11.
纳洛酮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4例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均给予纳洛酮静推,首次0.1mg/(kg.次),4h后给予0.01mg/(kg.次),每4h一次,至呼吸平稳临床症状消失。结果24例患儿均痊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纳洛酮为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特效药。  相似文献   

12.
刘玉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03-504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于20min内静脉注射,12h后给维持量2mg/kg,每12h给药1次,稀释后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推。1h后减量按0.01mg/(kg·h)的速度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每日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54例新生儿HIE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24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纳洛酮0.05~0.1mg/kg,疗程4-6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70.8%。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74例,纳洛酮组30例。两组均采用HIE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纳洛酮,量为0.05~0.1mg/kg,加10%葡萄糖1ml,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加10%葡萄糖30~50ml静滴,持续4~6h,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东莨菪碱注射液0.0l~O.03mg/(kg·次),开始lh静脉射1次注,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后改为0.01mg/(kg·次),每6小时一次。治疗组用纳洛酮注射液以10μ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氨茶碱注射液首次负荷量5mg/kg静脉滴注,8h后予小剂量维持,以0.7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和88.5%,对照组分别为36.4%和59.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4.022和5.483,P均<0.05)。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东莨菪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纳洛酮治疗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加强3项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纳洛酮0.0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ml中静脉推注。结果:纳洛酮组32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18例,有效率为66.67%。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病例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之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mg,kg静脉滴注,12h后给予2mg/kg维持量,每12h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加用纳洛酮首次剂量0.1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以0.02~0.04mg·kg^-1·h^-1的速度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75.5%,与对照组(72.1%、5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方法将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吸氧、抗生素、超声雾化吸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按0.1mg/kg溶于5%葡萄糖液30mL静脉滴注,约30-60min,1次/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在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在症状体征的改善、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新生儿肺炎组中使用纳洛酮,可迅速改善新生儿肺炎症状、体征,减少给氧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  相似文献   

19.
西宁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海拔高,寒冷、缺氧。新生儿肺炎及硬肿症发病率高、病情重、易多变.为了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及微循环,我院新生儿科采用酚妥拉明佐治重症肺炎及硬肿症。在治疗过程中,其副作用对个别患儿有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儿男4例、女2例;日龄出生后~10天1例、~14天1例、~28天4例;其中吸入性肺炎1例、重症感染性肺炎4例、中度硬肿症1例.2方法:酚妥拉明1mg/公斤/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30ml中静点,滴速10μg/公斤/分钟。3副作用的表现上述6例患儿在静点酚妥拉明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中、重度者可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所以积极治疗呼吸衰竭是抢救新生儿生命的关键所在。我们于2 0 0 1年12月至2 0 0 3年12月,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中枢性呼吸衰竭5 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 0例。胎龄37周~4 1+ 2 周,体重2 .5 kg~3.8kg。两组的病情程度、出生体重、胎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且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均无用药史。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