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3年3—11月40例采用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变化及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1月Qmax明显高于术前[(16.8±2.5)mL/s vs.(7.9±2.1)mL/s,P<0.05],术后PVR明显低于术前[(14.6±11.4)mL vs.(110.0±42.1)mL,P<0.05],术后IPSS [(11.8±4.0)分vs.(25.0±3.1)分,P<0.05]及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2.5±0.6)分vs.(5.1±0.9)分,P<0.05]。患者手术时间(52.5±15.5)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2.3±4.9)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5±3.8)g/L。2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治疗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BP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男科确诊为BPH伴有LUTS的127例患者给予番茄红素片(500 mg),2次/d,连续治疗16周,比较患者治疗8、16周后的疗效,包括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体积(PV)、PSA、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120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8周后,患者的IPSS[(18.42±4.59)分vs(14.13±4.51)分,P0.01]和QOL评分[(4.34±1.37)分vs(3.14±1.25)分,P0.01]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16周后,患者IPSS[(18.42±4.59)分vs(10.29±3.61)分,P0.01]、QOL评分[(4.34±1.37)分vs(2.17±1.35)分,P0.01]、PSA[(3.87±3.14)μg/L vs(2.90±3.07)μg/L,P0.01]、Qmax[(10.62±2.08)ml/s vs(14.15±3.66)ml/s,P0.01]、PVR[(35.88±15.33)ml vs(18.36±13.09)ml,P0.01]明显改善,PV[(39.85±10.22)ml vs(38.16±10.12)ml,P0.05]变化不大。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番茄红素在治疗BPH合并LUTS的疗效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采用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且尚有性生活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指标,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价患者勃起情况,并记录患者射精疼痛、精量减少及逆行射精发生率。结果:术后6、12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PVR较术前均显著下降,Qmax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勃起功能无明显下降。术后6、12个月精量减少、逆行射精发生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射精疼痛发生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较少。铥激光本身属性以及本术式独特的切除方法,对性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 470nm半导体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对46例BPH患者进行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2~86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56.2±12.1)ml。同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评估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6±14.8)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2~4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4)d;IPSS术后1个月为(8.8±2.2)分,3个月为(7.6±1.2)分,明显低于术前[(18.5±3.6)分,P0.01],Qmax及PVR明显好于术前(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尿失禁及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结论:1 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BPH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需外科手术治疗的BPH患者41例,年龄57~88岁,平均71岁.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27 ~ 95 ml,平均(58.5±19.4) ml.接受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PRV)等指标.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电解质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9±10.7)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5.36±2.78) g/L.所有患者未输血,未发生电解质紊乱.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7)d.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缓解.术前IPSS 25.3±5.4、QOL4.8 ±1.1、Qmax(8.0±3.2)ml、PVR(75.0 ±29.9) ml.术后1、6和12个月IPSS分别为7.2±4.7、5.3±4.5、4.5 ±4.0;QOL分别为2.2±1.5、1.4±1.3、1.1 ±1.1.无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出现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等并发症.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可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安全,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6点位置定位法治疗中叶增生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推广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8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迎胜院区泌尿肾病激光治疗中心行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6点位置定位法治疗20例中叶增生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6.80±7.22)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20.50±1.79)h,所有患者术后次日拔除导尿管,术后2 d顺利出院。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的Qmax显著升高[(7.40±1.05)mL/s vs.(19.60±1.76)mL/s]、PVR[(73.50±12.26)mL vs.(9.25±4.94)mL]、QoL[(4.55±1.19)分vs.(1.95±0.95)分]、IPSS[(26.55±1.88)分vs.(10.05±1.36)分]均显著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效果。方法采用密闭信封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62例BPH分为电切组(35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激光组(27例,Revo Lix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盐水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2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增生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VR)。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光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液用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电切组[(202.4±44.2)ml vs.(750.5±86.3)ml,t=-30.061,P=0.000;(9.5±2.1)L vs.(22.1±5.3)L,t=-11.650,P=0.000;(1.7±0.3)d vs.(3.4±0.6)d,t=-13.464,P=0.000;(4.2±1.3)d vs.(6.7±1.4)d,t=-7.190,P=0.000;3.7%(1/27)vs.25.7%(9/35),χ2=3.953,P=0.047)]。治疗后3个月,2组IPSS及QOL评分、Qmax、PV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激光组IPSS评分和残余尿量小于电切组[(6.5±1.2)分vs.(7.2±1.3)分,t=-2.173,P=0.033;(22.4±6.4)ml vs.(45.3±13.2)ml,t=-8.284,P=0.000]。结论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BPH安全、有效,可更好地减少残余尿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70W2μm连续波医用激光对70例BPH患者行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5~84,72.6±4.7岁。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得前列腺体积80~128ml,平均96±13ml。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80.2±16.9)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4±0.3d。术后随访3个月,IPSS及QOL评分由术前平均27.9±4.6及4.9±0.6分别下降至5.7±2.0及1.3±0.8,Qmax由术前6.2±2.0ml/s增加至术后18.4±1.9ml/s,PVR由术前118.4±60.0ml下降至术后22.3±9.9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术前仍保持性功能者,术后均保留性功能。术后无尿失禁发生。结论 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但对其长远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体积(RPV)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评分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URP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82例,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IPSS、Qo L、残余尿量(PVR)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术前通过超声测定前列腺总体积(TPV)和移行带体积(TZV),分析RPV以及RPV/TPV和RPV/TZV对TURP效果的影响。结果:TURP术后3个月,Qmax平均增加9.27 ml/s,IPSS平均降低15.86分,Qo L平均增加3.47分,PVR平均降低87.1 ml。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率为72.0%。术后效果明显组术后IPSS、Qo L均显著低于效果不满意组[(4.47±3.92)分vs(8.93±7.13)分,(0.91±0.87)分vs(1.95±1.28)分,P均0.01],Qmax显著增加[(20.52±8.54)ml/s vs(11.17±2.86)ml/s,P0.01],而PVR无显著差异[(29.50±18.30)ml vs(39.10±48.20)ml,P=0.192]。术后效果明显组患者与效果不满意组患者相比,术中RPV变化无明显差异,RPV/TPV和RPV/TZV在术后效果明显组中显著高于效果不满意组(P=0.002和P=0.004)。RPV/TPV和RPV/TZV在预测术后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687(P=0.001和P=0.009)。结论:TURP近期随访疗效与术中前列腺组织切除比例密切相关,RPV/TPV和RPV/TZV可能成为术后预测TURP疗效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OD)与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56例BPH患者,其中141例采用DIOD,115例采用TURP。术前按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3组,<60 ml组中42例行DIOD术,31例行TURP术;60~80 ml组中51例行DIOD术,45例行TURP术;>80 ml组中48例行DIOD术,39例行TURP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各组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率、Na+变化率、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前术后血清PSA、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等指标变化。结果:<60 ml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随访指标在两种手术方法间无明显差异;60~80 ml组中DIOD组血红蛋白变化[(3.25±1.53)g/L]、Na+变化[(3.58±1.27)mmol/L]、冲洗时间[(30.06±6.22)h]、留置尿管时间[(47.61±13.55)h]明显优于TURP组[(4.77±1.67)g/L、(9.67±2.67)mmol/L、(58.32±10.25)h、(68.01±9.69)h](P<0.05),DIOD组术后PSA下降大于TURP组[(2.34±1.29)μg/L vs(1.09±0.72)μg/L,P<0.05];>80 ml组中DIOD组术后PSA下降大于TURP组[(3.35±1.39)μg/L vs(1.76±0.91)μg/L,P<0.05)],且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明显优于TURP组(P<0.05或P<0.01)。DIOD组无输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但假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TURP组(22.70%vs 7.83%)(P<0.01)。结论:DIOD治疗BPH短期疗效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中、大体积前列腺中优势明显,而对小体积前列腺与TURP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单纯BPH有手术指征患者90例,年龄59~83岁,平均71岁,随机分为2组,I组(5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Ⅱ组(4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PKEP)。统计每例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和最大尿流率(Qm ax),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有无并发症、输血,术后有无膀胱持续冲洗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和Qm ax。结果:I组、II组术前前列腺体积平均为58.9、58.3 g;I组、II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8.8、93.0 m in;I组患者中2例出现轻度电切综合征(TURS),II组患者术中术后心电监护未发现异常;术后行膀胱持续冲洗分别有3例、1例;术后导尿管拔除后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分别有4例;90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IPSS评分I组平均分别为19.7分、11.6分、5.1分,II组平均分别为18.6分、8.4分、4.9分;QOL评分I组平均分别为4.6分、3.3分、1.1分,II组平均分别为4.5分、2.7分、1.1分;Qm ax I组平均分别为6.3、13.0、18.1 m l/s,II组平均分别为6.9、14.2、19.0 m l/s。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2周IPSS、QOL评分,各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Qm 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QOL评分和Qm ax、术后6个月IPSS、QOL评分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Qm 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可安全、有效、彻底治疗BPH,可作为手术治疗BPH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复发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7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复发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比较本组患者本次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指标,评估其疗效。结果 78例患者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6月后全部排尿正常;前尿道狭窄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平均IPSS、QOL、Qmax、PVR、PSA,分别为(21.9±4.5)分、(4.1±0.6)分、(6.2±2.9)mL/s、(93.6±50.1)mL、(3.58±2.76)ng/ mL和(4.7±2.4)分、(0.8±0.5)分、(19.7±3.2)mL/s、(10.5±6.3)mL、(0.91±0.64)ng/ mL,5个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复发性前列腺增生方法可行、疗效确切。寻找外科包膜平面及前列腺剥离为本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7月对303例高危BPH(年龄65-89岁,平均76.3岁;合并心血管病151例,肺部疾病67例,糖尿病37例,脑部疾病26例,肾功能不全16例,肝功能异常6例)施行TURP。结果303例高危BPHTURP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19.6±7.9)分下降至(6.4±3.3)分(t=26.838,P=0.000),生活质量评分(QOL)从(4.7±1.5)分下降至(2.3±1.1)分(t=22.459,P=0.000),最大尿流率(Qmax)从(4.1±2.6)ml/s升至(13.9±7.1)ml/s(t=-22.561,P=0.000),残余尿(RU)从(139.0±32.5)ml下降至(13.5±8.6)ml(t=55.143,P=0.000)。结论TURP治疗高危BPH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围手术期个体化处理和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PKRP)在Ⅳ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具有手术指征的100例Ⅳ度 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 PKEP 和 PKRP,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1年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对所测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一般情况(年龄、前列腺大小、合并症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KRP组、PKEP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0.5±15.2)和(110.3±14.8)ml、(95.1±4.5)和(70.4±4.6)min、(3.6±1.5)和(3.0±1.4)d、(5.1±1.0)和(4.4±0.7)d、(7.5±1.4)和(6.2±1.5)d,以上指标 PKEP 组明显少于 PKRP 组(P &lt;0.05),切除前列腺重量 PKEP 组[(60.5±3.4)g]明显多于 PKRP 组[(54.0±3.6)g],术后1年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 &lt;0.05)。结论 PKEP 治疗 BPH 具有与 PKRP 相近的近期疗效,而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 PKEP 组明显少于 PKRP 组,PKEP 可安全、有效治疗 BPH,可作为手术治疗 BPH 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较钬激光和铥激光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BPH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钬激光(Ho组)或铥激光(Th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手术失血量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评分、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h组手术时间67~145min,平均(84.6±10.2)min,出血量50~240ml,平均(126.5±14.6)ml。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4d。Ho组手术时间46~122min,平均(70.5±7.5)min,术中失血量80~400ml,平均(176.5±14.1)ml,无输血事件。术后平均尿管留置时间2.5d。Ho组手术时间较Th组短(P=0.032),而失血量似大于Th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7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Na+、渗透压等均无明显差异,无电切综合征者。两组术前IPSS、残余尿、最大尿流率与术后第3个月指标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指标同期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钬激光或铥激光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均可有效缓解下尿路梗阻症状(LUTS),其短期效果相当。术中铥激光止血效果确切,但解剖清晰度逊于钬激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单用可多华及联合得妥治疗Ⅱ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对87例平均每日排尿次数≥8次,夜间≥2次,每次尿量<20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8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3分,残余尿(PVR)≤100 ml,最大尿流率(Qmax)≥5 ml/s,前列腺重量2550 g,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μg/L,病程≥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4例和联合组43例。单药组口服可多华4 mg,每晚1次,共8周。联合组口服可多华4 mg,每晚1次;得妥4 mg,每晚1次。用药时间为8周。观察指标为IPSS,OABSS,Qmax,PVR,PSA,前列腺重量,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联合组IPSS、储尿期评分、OABSS、尿急评分、QOL、PVR分别由(15.51±3.80)分、(9.47±2.31)分、(8.21±2.55)分、(4.07±0.83)分、(5.07±0.86)分、(36.19±21.21)ml降低到(11.49±2.75)分、(5.74±1.66)分、(4.44±1.62)分、(2.26±1.05)分、(2.37±0.76)分、(24.98±17.60)ml(P<0.01)。单药组IPSS、储尿期评分、OABSS、尿急评分、QOL、PVR分别由(16.50±4.27)分、(10.48±2.75)分、(8.55±2.69)分、(4.25±1.06)分、(5.36±0.72)分、(44.55±22.39)ml降低到(13.68±3.69)分、(7.98±2.34)分、(6.32±1.97)分、(3.23±0.99)分、(3.43±0.66)分、(38.30±20.20)ml(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联合组IPSS、储尿期评分、OABSS、尿急评分、QOL、PVR改善优于单药组(P<0.01),而排尿期评分及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PSA及前列腺重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急性尿潴留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多华单用或可多华联合得妥均能改善Ⅱ度BPH合并OAB症状。可多华联合得妥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08~2011年间39例在我院采用PKRP治疗的前列腺体积80ml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98.1±17.6)min,术中出血(133.4±21.8)ml。1例患者因术中失血量较多行输血治疗,2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1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无死亡病例。Qmax、RUV、IPSS及QO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做好围手术期准备、术者经验丰富的情况下,采用PKRP治疗80ml的BPH患者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膀胱重量与前列腺增生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重量(Bw)与常用BPH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81例BPH患者分为尿潴留与非尿潴留组,经腹B超(TAUS)测量其BW,将BW与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排尿后残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1例患者年龄平均(71.73&#177;5.80)岁,IPSS(15.89&#177;3.44)分,QOL(3.88&#177;0.93)分,PV(61.55&#177;19.67)m1.PVR(71.11&#177;30.83)ml,Qmax(9.93&#177;2.74)ml/s,PSA(3.30&#177;2.63)rig/ml,BW(75.85&#177;18.45)g;两组间年龄、QOL、PV、PRV、Qmax、PSA和BW存在显著性差异,而I—PSS差异无显著性;BW与年龄、IPSS、QOL、PV、PRV、PS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7,r=0.481,r=0.816,r=0.911,r=0.784,r=0.864,P〈0.001),而与Qmax呈显著负相关(r=-0.769,p〈0.001)。结论BW能反映BPH的严重程度,对指导判断BPH严重程度和外科干预时机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PR)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治疗大体积(100-150m1)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0例体积介于100-150ml的BPH患者随机分配到,PKRP组和TVP组。术前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剩余尿量(PVR),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总计有96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PKRP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失血量少;TVP组虽然有较高的输血率,但腺体切除率占明显优势。PKRP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个月,两组的评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改善状态在术后12个月内均维持着稳定状态,两组间IPSS、QOL、Qmax和PVR参数并无明显差异。虽然术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但PKRP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于TVP组。结论:对于体积介于100-150ml的BPH患者,PK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达到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