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医院管理》2019,(1):66-68
第三方支付带来了医院就诊流程和结算方式的重大变化。本文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场景,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公立医院窗口收费结算结算流程、资金安全、对账、会计审核和账务处理的影响。公立医院引入第三方支付面临网络安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系统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为规范管理,建议加强第三方支付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确保资产安全;规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会计核算,确保资产完整入账。  相似文献   

2.
文章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来发行居民健康卡,设计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发行居民健康卡的总体规划,研究了政府管理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应用受理机构在整个解决方案中的角色,设计了居民健康卡发行体系和支付体系,实现了快捷地办理居民健康卡.方便、安全地进行账户充值以及高效、便捷地完成诊疗支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服务生态圈为支付结算体系带来变革。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然成为公立医院最主要的支付结算方式之一。本文结合我国居民保健消费现状以及我国公立医院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情况,对S医院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和风险进行梳理,并针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公立医院支付流程的完善和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7,(8):1132-1134
本文用文献法及个案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评价,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在保证资金及信息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及规范管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支付平台“银医通”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带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进步。“第三方支付”相比传统支付方式更为方便、快捷,因此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了缩短老套的医疗服务流程,让病患在支付医疗费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应不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全国有多家医院开始接触第三方支付平台,首先使用的即是“银医通”,该系统将医疗服务与金融服务整合为一体,能够对医疗费用进行跨地区、跨机构支付。文中首先介绍“银医通”的特征与功用,然后与传统的人工支付方式相对比,得出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医保费用过度膨胀,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现行普遍采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的缺陷有关。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自设药房”支付模式的粗略框架,以期能有效抑制医保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9):1308-1311
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患者看病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构建了医保移动支付与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挂号、医保移动支付、医患沟通等医疗O2O服务。以"南山看病易"为案例阐述了医保移动支付与服务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医保移动支付流程,并分析了应用效果与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我国移动支付方面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目前兴起的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作为医患双方交易的中介机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代收代付费如何划分时间点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代收代付医药费用,其法律行为的定性理应有时间点的划分。在支付系统收到患者缴纳的费用但还未划拨给医疗机构的这段时间中,其主要义务是保管;当收到患方划拨资金指令的时候,其主要义务则是代替患方履行义务。在保管环节中,患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第三方支付手段引入医疗结算中,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医疗聚合支付平台系统,通过主动式扫码与被动式扫码两种模式完成支付过程。结果在医疗结算中,移动支付能够快速、便捷完成各种缴费服务。结论移动支付功能方便患者,提供医疗新体验,其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患者肯定。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支付方式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主要供方支付方式在新农合制度中,对经办机构、供方和需方三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影响,认为单一支付方式无法满足三方多层面的利益诉求,唯有采用混合支付方式的形式,融合各支付方式的优点,才能平衡三方利益,维持新农合的制度均衡,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将按项目付费、按病种定额付费和总额预付制相融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是目前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益均衡支付方式。然而,这种支付方式与实际应用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理论和操作上若干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手段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医疗机构原有的财务治理方式和业务工作流程.第三方支付作为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升医疗机构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点.文章对医疗机构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内部控制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开展风险评估,设计控制活动予以规范,完善监督控制流程,推进医疗机构财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医疗业务流程、创新居民腱康卡就诊支付方式,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融合了线上交易和线下医疗应用。结合医院就诊费用结算流程和无密支付的要求,设计了银联交易网关和银联在线支付异步交易转换算法,建设了委托代扣签约、余额查询、缴费、退货和支付撤销等服务,采取了无密消费有效期等措施保证了持卡人资金安全。对财务系统和各执行科室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建设了居民健康卡支付服务体系.患者持卡能够在全院范围内所有科室实时缴费。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述国内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相关文献,对我国目前医保改革过程中供方、需方、第三方运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下医疗保障政策的变化,分析了当前DRG/DIP改革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满足供方、需方、第三方利益的运营策略,为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持续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台湾地区二代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卫生福利部健康保险署”对新医疗服务项目的管理流程、全民健康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制度下的新增全新功能类别医疗技术因应方案三方面,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对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创新医疗技术支付政策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包括构建多渠道的筹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制度下的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15.
夹缝中生存的第三方健康管理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慧光 《卫生软科学》2006,20(6):560-562
第三方健康管理作为一项新兴的中介管理业务体现了保险辅助社会的功能,这一项新兴的中介管理业务却被当前存在的法律,现行的医疗卫生和保障体制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失衡方面的现行制度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方健康管理业务的发展中应该遵循主体权利均衡的原则,以改革当前的支付制度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激励和约束方式来提高第三方健康管理对医疗费用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出台的《贵州省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不予支付项目(试行)》,从五个方面对新农合大病报销禁区进行细化。下述五个方面均不在新农合的报销范畴:一是需要第三方承担的医疗费用、违反法律法规类、服务项目类等。如交通肇事、医疗事故、职业病、工伤、车祸等应当由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和第三方承担的医疗费用;因司法  相似文献   

17.
决定合作医疗运行的有三种基本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和支付机制。在合作医疗系统内三方关系(需方、供方、承保方)、两方利益(需方和供方)要素中,由于支付机制直接影响着供方(医生和医院)的从医行为,而供方在医疗市场中又处于垄断地位。因此,支付机制对合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旨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法:根据该地区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某省级人民医院构建以区域医院为主体的医联体收费管理和统一支付结算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资源,打通各级医疗机构支付结算体系,统一线上线下全流程的就医服务模式。结果:通过对医联体“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逐步实现线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支付结算等全流程就医服务。结论:将患者、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三方联通,打造医疗全流程闭环服务,对在实践中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性的医保支付方式既可以实现医保资金的成本效益,又可以使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遵循患者健康收益最大化原则。由于医生代理人职能的不完善,完全的预付费用和按费用支付都无法抑制医生的目标收入和诱导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中,采取以诊疗效率相关的预付费用为基础,混合以边际成本小于边际费用及平均费用支付的支付,不仅可以弥补医生服务成本,还可以约束医生诱导需求等行为,完善医生代理人作用,使医保支付趋近中性。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评估在卫生项目评估中的作用与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卫生项目评估的意义与特点及第三方评估的意义入手,结合具体的卫生项目评估实践,对第三方评估在卫生项目评估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在卫生项目评估中推行第三方评估的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提出在卫生项目评估中应更加重视第三方评估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