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分别为(6.82±2.34)分和(8.94±2.48)分,均较治疗前的(14.71±4.68)分和(14.85±4.37)分显著下降,FMA、SS-QOL评分分别为(63.52±25.78)分、(143.82±18.01)分和(45.24±18.72)分、(135.22±15.53)分,均较治疗前的(25.48±11.38)分、(120.31±15.56)分和(24.67±12.25)分、(122.83±14.48)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徐平  张凌 《吉林医学》2006,27(3):306-307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神经康复,探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个阶段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的标准化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康复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神经康复介入能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许玲  顾卫 《四川医学》2012,33(7):1319-1321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康复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再配合心理护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HAMD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改善急性脑卒中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8例,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HSS与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N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效贴结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UE、MBI以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1.83±0.62)分,低于对照组(2.80±0.90)分,FMA-UE评分(29.14±6.80)分、MBI评分(57.14±12.68)分、SF-36评分(66.71±13.23)高于对照组(24.26±6.18)分、(48.00±11.64)分、(58.86±1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以更好地减轻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的疼痛,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急性期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  叶爱霞  庄雪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15-161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增加康复护理内容。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1],每位患者均于入院第1天~第3天内做第1次功能评定,出院时做第2次评定。结果:治疗后FMA评分,试验组58.40±16.25,对照组11.63±9.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982,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致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50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更高(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4-177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炎症因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较,实验组和対照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対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邝碧娟  包世敏 《吉林医学》2006,27(6):600-601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与同期对照组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的肌力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肌力恢复时间为(14.2±2.3)d,对照组(20.5±4.5)d,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8.2±3.2)d,对照组(28.6±4.2)d,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缩短肌力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康复护理),各 41 例。 比较两组 NIHSS 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 Fugl-Meyer 评分。结果 观察组 NIHSS 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 Fugl-Meyer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有效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非综合康复组,二组均在同时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值与BI值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入组后3个月时二组的残疾率(BI≤60)。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值和BI值均有提高,二组间增加值比较,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二组的残疾率比较,综合康复组也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介入针刺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康复介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0月住院治疗的LDH患者100例,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康复介入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及疼痛情况(VAS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ODI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各方面SF-36、OD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均P<0.01)。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2个月、3个月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治疗有效率高达96%(P<0.01)。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康复介入可有效缓解机体炎症水平,提高腰椎功能,降低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LDH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与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5E康复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2个月后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5E康复模式干预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Zhang T  Li LL  Bi S  Mei YW  Xie RM  Luo ZM  Wang DS  Wang WZ  Wang NH  Jia JP  Tan L  Ding XS  Cui LY  Wang DX  Hu XQ  Ni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48-1954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定。在全国共建立了 15个三级康复网 ,各三级康复网按照统一的入选标准筛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发病后 1周及 1、2、3、4、5、6个月末共进行 7次评价。结果 共有 10 78例患者入组 ,其中完成全部 7次评价者 90 2例 ,死亡19例 ,失访 15 7例。 90 2例中 ,康复组 4 39例 ,男性 2 6 6例 ,女性 173例 ;年龄 6 1岁± 11岁 ;脑梗死 2 78例 ;脑出血 16 1例。对照组 4 6 3例 ,男性 2 81例 ,女性 182例 ;年龄 6 0岁± 11岁 ;脑梗死 2 91例 ;脑出血172例。发病后第 2个月起 ,两组之间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6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基本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Barthel指数平均值接近 85分。对照组也有所恢复 ,但恢复的程度低于康复组。康复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在线的居家康复运动方案联合低频复健仪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11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出院的77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Brunnstrom分期与人类作业模型的居家康复运动方案联合低频复健仪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网络在线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居家自我康复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时、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评分,并进行影响分析、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SAS、SDS、MBI、IAD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扶正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以及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mRS评分,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艳琴  王伊龙 《西部医学》2014,26(11):1548-1550
目的 研究早期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老年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名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两周认知功能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SF-36简易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IM各项指标评分和总分及SF-36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认知护理干预后,研究组FI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FIM分项中除交流、社会认知和运动以外,其他分项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除转移、运动和交流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6、12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分别为(78.35±12.74)分、(88.35±13.78)分,对照组分别为(72.39±11.82)分和(79.17±13.01)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护理能提高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阻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分组管理对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分组管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比较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并记录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7.12±0.46)分、HAMD评分(5.91±0.24)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SF-36评分(130.95±2.7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9.74±1.2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95.5%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88.6%较对照组86.4%、70.5%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与对照组22.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分组管理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