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SUH)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268例合并SUH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UH组)与250例未发生SUH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生存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5与9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等。结果 SUH组较对照组肺部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生存者治疗前NIHSS、B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第45、90天时NIHSS、BI比较SUH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SUH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无合并SUH者不但肺部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而且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因素和预防、诊治。方法发现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均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及洛赛克,同时,胃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及去甲肾上腺素一冰盐水等综合治疗。结果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12例,GCS评分6~8分10例,3~5分2例,死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3例,证实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高龄患者,本身基础病越重,其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率越高。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应注意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可能性,密切观察,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去除应激因素,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后GCS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GCS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结果 GCS评分3~5分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率(47.4%)明显高于6~8分组(24.0%),而6~8分组义明显高于9~12分组(3.6%)。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63.0%)比不出血的死亡率(8.7%)明显增高。结论 GCS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率成反比关系,即GCS评分越低上消化道出血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发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均静脉给予止血药物及抑酸药物,同时胃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及去甲肾上腺索-冰盐水等治疗,并依据出血量多少予以输血补液治疗。结果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高龄患者、本身基础病越重,其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率越高。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应注意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可能性,密切观察,并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祛除应激因素,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80例出血量为15~30 ml的幕上出血患者分别予药物保守治疗(40例,包括6例出血量15~20 ml患者和34例出血量 20~30 ml患者)和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40例,出血量 20~30 ml),分别于入院时和发病后3 d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价意识状态,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包括再出血、癫、颅内感染、严重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3 d GCS评分(P=0.000)和出院时NIHSS评分(P=0.000)均低于入院时;手术组患者GCS评分高于(P=0.003)、NIHSS评分低于(P=0.000)对照组。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53±2.64)d对(17.30±4.92)d;t=7.673,P=0.000]。两组均未出现再出血、颅内感染、严重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出血量为15~30 ml的幕上出血患者,采用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脑水肿高峰期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溃疡(stressrelatedmucosaldamage,SRMD)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3年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按照开始肠内营养的早晚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病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给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EEN可以有效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急性高血压脑出血12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60例(对照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60例(观察组)。结果 两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7 d N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和NDS评分与术后28 d病死率都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0.192,0.433;P<0.05)。结论 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术后APACHEⅡ评分和提高GCS评分,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状况,降低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992年 12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5 2 7例 ,其中 4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占 7 9%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中男 33例 ,女 9例 ,年龄 5~ 6 7岁。颅脑损伤类型 :均为重型损伤 (GCS计分 3~ 8分 ) ,其中闭合性损伤 39例 (92 8% ) ,开放性损伤 4例 (7 2 % )。原发及继发性脑干损伤 31例 ,下丘脑出血性损伤 6例。伤后至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时间为 2d7例 ,3~ 6d2 6例 ,7~ 14d9例。出血持续时间 (包括出血至死亡或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机制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 1995年以来诊治颅脑损伤 4 77例 ,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5 4例。结果 :颅脑损伤越严重 ,GCS评分越低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脑干及下丘脑部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用药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未用药者。结论 :出血与GCS评分、受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同时 ,早期预防用药能降低其发生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Copeptin、IGF-Ⅱ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日于该院就诊的9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9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的检测。评估实验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血清Copeptin水平逐渐降低,IGF-Ⅱ水平逐渐升高。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之间的Copeptin和IGF-II水平有差异(P0.05);轻型组患者IGF-Ⅱ水平高于中型组,Copeptin水平低于中型组;中型组患者血IGF-Ⅱ水平高于重型组,Copeptin水平低于重型组。APACHEⅡ评分与Copeptin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GF-II水平呈负相关。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预后越差,入院时血清Co-peptin水平越高,IGF-Ⅱ水平越低。结论通过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且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目前尚缺乏系统、可靠的评分预测系统。但临床上早期可以通过深静脉多普勒超声来判断其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APACHEⅡ)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对ICU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和预后评估。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与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解放军401医院全髋关节置换病例98例(106髋)的动态APACHEⅡ评分,包括置换前、发生深静脉血栓时及出现肺栓塞时,比较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APACHEⅡ评分差异,以及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发生肺栓塞组与未发生肺栓塞组的APACHEⅡ评分差异。 结果与结论: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置换前APA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肺栓塞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肺栓塞组(P < 0.05)。提示APACHEⅡ评分与早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后,APACHEⅡ评分与肺栓塞发生有相关性,且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肺栓塞发生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以颅脑损伤为主复合伤预后。方法 运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对本文672例以颅脑外伤为主的复合伤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损伤严重度评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但不完全成正比;格拉斯哥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也不完全成反比;若颅脑损伤严重(格拉斯哥昏迷值较低),而其他器官损伤较轻微,损伤严重度评分值不高,死亡率也较高;而颅脑损伤轻微(格拉斯哥昏迷值较高),其他器官损伤严重,损伤严重度评分值较高,死亡率也不会较高。结论 单用损伤产重度评分法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判断损伤程度和评估预后都有局限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加全面、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2013-12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未发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45例,发生率22.5%。与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低血压、低氧血症、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瞳孔不等大、中线偏移、早期肠内营养、预防性用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预防性用药(OR=6.92,95%CI:1.11~11.12,P=0.00)、早期肠内营养(OR=4.46,95%CI:1.44~13.83,P=0.01)和GCS评分(OR=3.51,95%CI:2.43~19.69,P=0.03)。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较非出血明显增加(χ2=4.91,P=0.03)。结论预防性用药、早期肠内营养、GCS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4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n=18)和甘露醇组(n=2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高渗盐水组和甘露醇组分别以75 g/L高渗盐水和200 g/L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高渗盐水组:(25.36±8.56)分;甘露醇组:(26.78±9.20)分]和GCS评分[高渗盐水组:(6.04±1.23)分;甘露醇组:(6.45±1.0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组治疗后第1、2、3天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2.02±5.45)、(19.36±5.26)、(16.64±3.8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亦低于甘露醇组[治疗后第1、2、3天分别(25.69±7.31)、(23.26±6.85)、(19.35±5.33)分](均P0.05);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及甘露醇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高渗盐水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第2、5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NO、LPO水平。结果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80例,发生率为12.2%。入院第2、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发生首次出血时间越短(P〈0.05)、出血持续时间越长(P〈0.05)、出血量越大(P〈0.05)。不同脑水肿指数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O、LPO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血清NO、LPO水平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血清NO和LPO水平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对重症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105例重症脑卒中应用TPF(观察组)与102例应用家属配制营养液(对照组)鼻饲者腹泻、便秘、应激性溃疡出血(SUH)、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并于入院及营养21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2组肠内营养21 d为统计界限。结果腹泻、肝功能异常者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便秘、SUH、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2组入院时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1 d 2组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TPF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147例脑出血伴CED及147例脑出血不伴CED症状者。结果证实右半球出血时CED发生率大于左半球脑出血,而右半球出血量却显著小于左半球出血;CED组死亡率非常显著高于非CED组(x~2=45.93,P<0.0001);CED症状越重、CED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其死亡率也越高。本文资料证实脑出血患者CED症状出现、CED症状越重和CED症状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以颅脑损伤为主复合伤预后。方法 运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对本文672例以颅 脑外伤为主的复合伤进行预后评估。结果 损伤严重度评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但不完全成正比;格拉斯哥评分越低死亡率越 高,也不完全成反比;若颅脑损伤严重(格拉斯哥昏迷值较低),而其他器官损伤较轻微,损伤严重度评分值不高,死亡率也较 高;而颅脑损伤轻微(格拉斯哥昏迷值较高),其他器官损伤严重,损伤严重度评分值较高,死亡率也不会较高。结论 单用损 伤严重度评分法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判断损伤程度和评估预后都有局限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加全面、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其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方法将113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血清TH水平测定。入院后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为危重症组,评分8分为轻中症组。其中危重组57例,轻中症组55例,比较2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危重组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低T3组和非低T3组(T4、TSH),比较2组APACHEⅡ评分,并将甲状腺激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两变量间进行散点相关分析,最后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评估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结果危重症组FT3水平(2.887±0.307)pmol/L显著低于轻中症组(3.925±0.397)pmol/L(P0.001),低FT3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T4水平及低T4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TSH水平(1.150±0.251)μ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2.505±0.684)μIU/mL(P0.001),低TSH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中低FT3组与非低FT3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只与FT3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点相关分析显示,只有FT3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FT3与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越重,患者体内FT3水平越低,低T3发生率越高,TSH水平越低,低TSH发生率不变。在急性脑血管病危重症中,甲状腺激素水平(T3)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 d、21 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d、14 d、21 d NIHSS及NDS均显著降低(均P<0.05);第14 d和21 d的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 d及21 d的NIHSS与NDS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增高(P< 0.05~0.01).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24.5%,9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3%,73.5%)(均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