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D15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标本中四跨膜蛋白CD15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0例胆管癌组织中四跨膜蛋白CD151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8例早期复发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CD15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5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61/100),其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越大、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高及有淋巴结转移者CD151表达越高(P〈0.05)。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D151表达与其恶性表型相关,可能参与其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103例为观察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患者33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A199和DKK1水平.结果 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跨膜四蛋白CD15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联合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和CD151在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结合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和MVD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在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CD15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和66.1%,显著性高于癌旁组织(P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波形蛋白表达并联合检测血清CA19-9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60例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表达情况,并检测HCCA患者及60例良性胆管疾病患者(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的水平。结果 (1)在HCCA癌组织中VIM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术前HCCA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患有良性胆管疾病(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在HCCA患者中,VIM的高表达和术前血清CA19-9的高水平均与患者年龄≥60岁、肿瘤≥2cm、肿瘤低分化、淋巴转移阳性、肿瘤TNM分期中的T分期(T3/T4)、血管转移阳性等临床病理因素显著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IM的高表达与术前血清中CA19-9的高水平在HCCA患者中成正相关;(3)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可知:VIM的高表达、术前血清中CA1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跨膜四蛋白CD15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联合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和CD151在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结合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和MVD资料加以分析。结果在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CD15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和66.1%,显著性高于癌旁组织(P〈0.05);HIF-1α和CD15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13),HIF-1α阳性表达组MVD(60.3±9.7)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MVD(52.7±9.4),CD151阳性表达组MVD(59.7±8.3)高于CD151阴性表达组MVD(51.3±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和CD151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血管新生有关,促进肝内胆管细胞癌侵袭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涌  傅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0-2322
目的:检测焦点黏附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8例肝细胞肝癌、137例癌旁正常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直径为0.6m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FA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148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89/148)和57.4%(85/148);137例癌旁正常组织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8/137)和22.6%(31/137);10例正常肝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两者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5);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有侵犯组FAK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无侵犯组(P<0.005或P<0.01);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有侵犯组及分化差组MMP-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无侵犯组及分化好组。FAK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有密切联系(P<0.005)。结论: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且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突触素(SYN)、胸腺素β4(Tβ4)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NSCLC 98例,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YN、Tβ4的表达情况,分析SYN、Tβ4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β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SYN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NSCLC组织中SYN、Tβ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98例中1年内预后良好60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SYN阴性表达、Tβ4阳性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NSCLC组织中SYN、Tβ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SYN阴性表达、Tβ4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胰腺癌细胞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lα表达与VEGF、bF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bFGF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HIF-1α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VEGF和bF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VEGF和bFGF对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也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马妮萨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1):187-189,200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 (PTX3)、肺癌组织中的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LOXL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9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LOXL2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NSCL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PTX3水平,并分析二者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NSCLC癌组织中的LOXL2蛋白阳性表达率76.67%显著的高于癌旁组织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癌患者血清PTX3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癌患者癌组织中的LOXL2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病灶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癌患者血清PTX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LOXL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直接相关,是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PTX3、肺癌组织中LOXL2蛋白均表达增高,LOXL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正常肝脏组织(距癌大于5 cm)中LASP-1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HP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7.25±16.65、23.15±14.89、7.56±5.15,LAS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66±20.12、35.73±15.07、10.17±8.29。HPA-1 mRNA及LASP-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HPA-1及LA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SP-1 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OR=0.42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LASP-1 mRNA与HPA-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卵巢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表达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明显低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s=0.439,P=0.000)。结论:在缺氧状态下,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卵巢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M P-9和E-cadherin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法定量检测MM P-9和E-cadherin在45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MM P-9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瘤(P〈0.05),而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浆液性瘤(P〈0.05)。MM P-9和E-cadherin均与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二者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MM P-9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导致了卵巢浆液性癌的侵袭和转移,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提示MM P-9和E-cadherin可作为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UHRF1(Ubiquitin-like,containing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6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UHRF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HRF1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HCC细胞核,UHRF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CC组织中UHR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其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肿瘤分化(P0.05)和微血管侵犯(P0.01)相关。结论:HCC中UHRF1的表达与其恶性表型相关,UHRF1可能参与HC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KK1 siRNA干扰的DKK1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DKK1 siRNA至培养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DK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活性β-catenin、MMP14表达情况。结果转染DKK1 siRNA至Ishikawa细胞使细胞中DKK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21.00%(t=3.05,P<0.05), DKK1蛋白表达降低39.35%(t=40.97,P<0.01)。侵袭实验中DKK1 RNAi组的细胞均数140.8±4.733,高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均数123.7±6.700,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13.82%。迁移实验中DKK1 RNAi组细胞均数(152.0±3.528)高于空白对照组(130.6±4.061),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16.39%。DKK1 siRNA处理后,细胞中活性β-catenin、MMP14荧光增强,提示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DKK1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DKK1这一作用过程。DKK1不失为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有效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前后血清中CD44v6及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胰腺癌患者行冷冻消融治疗术,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及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CD44v6及整合素B1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0dCD44v6和整合素B1的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而术后1个月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CD44v6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水平均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二者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CD44v6和整合素B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均明显相关(P〈O.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均无相关性(P〉0.05)。CD44v6和整合素β1低表达患者术后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4.2个月,而高表达患者仅为9.5个月和9.8个月,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和整合素81的血清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密度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在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20例已行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MV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胆管细胞癌术后生存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79、1.56、1.32;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度分别为1.33、1.45。CA19-9阳性组MVD值大于CA19-9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P<0.05);淋巴结转移组MVD值大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P<0.05)。结论 MVD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志明  刘斌 《华西医学》2009,(7):1647-164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62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CS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M—CS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可能是一个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两者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及3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HE4和SCCAg含量,并对比分析两者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和SCCAg水平分别为(199.6±31.2)pmol/L、0.98(0.15~4.85)μg/L,明显高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91.6±16.8)pmol/L、0.18(0.02~1.41)μg/L,P均0.05]和对照组[(82.5±9.7)pmol/L、0.13(0.03~1.32)μg/L,P均0.05];HE4和SCCAg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3.5%、14.1%,特异性为96.7%、100.0%;血清HE4和SCCAg水平及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升高逐渐上升,两者在子宫内膜癌晚期的阳性率(HE4:Ⅲ期90.0%、Ⅳ期100.0%;SCCAg:Ⅲ期30.0%、Ⅳ期25.0%)明显高于早期(Ⅰ期分别为61.1%和5.6%,P均0.05);在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中,非子宫内膜样腺癌HE4阳性率达92.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51.7,P0.05),HE4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侵润肌层深度及肿瘤转移均有关(P均0.05);而SCCAg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仅与肿瘤转移有关(P0.01)。结论血清HE4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病程监测的可靠指标。而SCCAg单独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指标尚无太大意义,仅在病程监测及判断肿瘤转移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B-cel-specific moloney murine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在调节人端粒反转录酶的转录状态和活性情况,对细胞的衰老、癌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mi-1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SP法测定患者肿瘤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对肿瘤组织中大肠癌干细胞Bmi-1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Duke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大肠癌干细胞Bmi-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超过浆膜层的大肠癌患者Bm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和浸润深度较低的患者(P<0.05)。大肠癌Duke分期较高的患者体内大肠癌干细胞Bmi-1 mRNA的表达也较高(P<0.05)。结果证实,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浸润及Duke分期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组织、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癌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n =25)、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n=20)以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n=30)中PCNA及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NA在肝内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为96.0%(24/25)、65.0%(13/20)、6.7%(2/30);Ki-67的表达率依次为68.0%(17/25)、35.0%(7/20)、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高-中分化及低分化的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NA及Ki-67在正常肝内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逐渐增高,提示肝内胆管结石可能是肝内胆管癌的病因.PCNA及Ki-67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