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MRI血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d,BOLD)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在累及重要功能区脑肿瘤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累及重要功能区肿瘤患者30例,均于术前应用BOLD技术确定皮层区与肿瘤的空间关系,在检查中针对患者肿瘤存在位置制订双手相向运动任务或朗读任务。术中电刺激确定功能区皮层,应用神经导航系统结合DTI显示的纤维走行确定手术人路。对皮质激活图像数据进行评估,并分为功能组15例,常规组15例,比较2组手术后KPS评分。结果30例患者双手相向运动任务或朗读任务BOLD检查皮层区均有激活,激活区域与皮质电刺激相对应;术后功能组KPS评分(83.67±5.21)分较常规组(81.73±6.79)分高(P〈O.05)。结论术前BOLD-MRI检查可准确显示功能皮层区与肿瘤间关系,联合神经导航及DTI信息用于肿瘤切除术中,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手运动区脑肿瘤的手术治疗达到肿瘤切除与功能保留的最大化并获得最佳的风险/效果比[1],正逐渐成为手运动区脑肿瘤手术的发展趋势和治疗原则[2].手运动区是指与手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的皮质和皮质下纤维传导束,是中央前回突向中央沟弯曲反折成的一个"Ω"形的"结区",该区使中央前回在此处的面积扩大了几倍,白质纤维传导束在该区也较别处密集,这与躯体运动中最精细复杂的手部运动相适应,手运动区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为该区的手术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重要代表,其最大优势是能够显示大脑皮层功能区的活动,临床医师可通过该技术对脑肿瘤可能影响到的脑皮层功能区进行观察,这对于肿瘤治疗及预后评价均有极大帮助。本文就BOLD-fMRI在脑肿瘤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岛叶胶质瘤手术中3.0T磁共振实时影像功能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岛叶胶质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神经电生理联合导航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将其设定为A组;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岛叶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 MRI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搜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角肌挛缩症患儿18例,术前均行 X线及3.0 T MRI检查(MR T1WI、T2WI,抑脂T2WI、轴位快速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其中9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T1WI及T2WI显示18例受累三角肌不同程度变薄、萎缩,内侧肌间隙增宽。GRE-T2WI显示16例患侧从肱骨头外上方沿三角肌走行至外下的挛缩纤维索条影,呈条带状低信号,邻近皮下脂肪局灶性增厚、向内填充。病理结果显示GRE-T2WI中挛缩纤维索条影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透明变性,横纹肌萎缩或消失,肌组织间由脂肪组织填充,所见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8.9%。结论3.0 T MRI尤其GRE-T2WI序列能够直接准确显示挛缩三角肌及增生的纤维索条结构,有利于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6.
7.
8.
直接皮质电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对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重要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直接皮质电刺激联合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16例脑重要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利用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功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位于运动感觉区的患者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6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总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记录到明显的P20-N25倒置波形,波幅最大及波形分化最佳,经直接皮质电刺激确认为运动区。4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患者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无一例出现长期的功能障碍加重,并且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皮质电刺激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可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功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9.
10.
手术前、后采用Bold-fMRI与DTI融合技术对比观察脑瘤累及初级皮层运动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血氧依赖水平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融合技术,初步观察脑瘤、皮质脊髓束(CST)、初级皮层运动区(M1)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邻近M1区脑瘤患者行术前及术后Bold-fMRI和DTI检查。采用Bold-fMRI与DTI融合技术建立脑瘤、M1区、CST三者融合的三维图像,观察手术前后三者的关系及手术前后变化。按照肿瘤级别将脑瘤分为2组。结果术前脑瘤使M1区及CST受压、移位,部分CST出现中断和缺损。高级别脑瘤对CST的影响程度高于低级别脑瘤。术后M1区及CST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高级别脑瘤与低级别脑瘤术后恢复程度差异没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Bold-fMRI与DTI融合技术,术前可直观地观察脑瘤、M1区、CST三者间的关系,了解M1区和CST的受累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术后可观察M1区和CST变化情况,并同术前进行比较,为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脑磁图作为一种无创性生物磁学技术,通过记录神经细胞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产生的磁场变化,以磁源成像反映脑功能的即时信息。目的:应用脑磁图定位神经导航下手术治疗脑皮质运动区或附近肿瘤患者36例,评估脑磁成像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对象:选择2003-01/2006-04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脑磁图定位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肿瘤患者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3~70岁。脑膜瘤19例,神经上皮肿瘤14例,转移性腺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治疗方案,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应用采用美国4-D Neuroimaging公司的148导脑磁图系统确定运动和/或感觉皮质,采样频率为678.17 Hz,高通滤波为1.0 Hz,带宽200 Hz;脑磁图信息叠加到飞利浦公司的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图像上;然后图像传递到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导航下手术治疗脑肿瘤。于术后2~26个月通过复诊、电话的形式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脑磁图定位显示36例脑肿瘤患者患侧功能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和变形,34例患者肿瘤被全切除。术后2~26个月影像学显示36例患者功能区保存良好,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恢复正常19例,无变化15例,加重2例。结论:脑磁图可无创性功能定位,为制定脑功能区保护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贺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5):151-153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中运用3.0T MRI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7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2例进行研究,术前均行臂丛神经常规序列和3D-SPACE-STIR增强扫描序列,并且对3D-SPACE-STIR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然后以临床手术结果为依据,分析3.0T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2例患者中,混合型损伤4例,占18.18%,8例节后损伤,占36.36%,10例节前损伤,占45.45%;3例为完全损伤,占13.64%;根据手术结果,患者有25根神经损伤,其中3根为混合型、9根为节后、13根为节前;3D-SPACE-STIR的CNR高于常规序列扫描(P <0.05);同时,两种不同序列扫描的背景抑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中,通过运用3.0T MRI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尤其是3D-SPACE-STIR序列,能够将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提供可靠且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非常棘手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区、避免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最高目标.术前功能神经影像、术中神经导航和超声、CT、MRI、肿瘤显色、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已成为当前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重要策略.现就脑功能区手术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在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50例患者术前均通过MRI行脑组织结构图像采集,尤其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序列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序列扫描显示功能区和重建皮质脊髓束;通过神经导航系统建立颅内结构、肿瘤结构和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模型.同时,观察组患者利用术中唤醒技术再次确定功能区后切除病变.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卡氏评分(Karnofsky,KP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2、-5.788,P=0.030、P<0.001);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5.128,P=0.028);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61,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 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脑部功能区肿瘤的最大切除程度,还能够保护脑部功能区的重要神经功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脑皮质电图监测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脑功能区脑胶质瘤患者36例,在神经导航联合脑皮质电图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神经导航注册精度位(2.0±0.5)mm,利用导航设计的皮瓣与骨瓣完全符合手术要求;术中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术中电生理技术能对导航确定的功能区进行再确认,解决术中脑移位及功能构建问题,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及减少并发症.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significance of neuronavigation and electrocorticography monitoring in resection of eloquent brain glioma. Methods Thirty-six case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accepted microneurosurgery resection under neuronavigation and electrocorticography monitoring. The clinical data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registration error was (2.0 ±0. 5)mm in all operations and all skin flaps and bone windows designed by neuronavigation could fit the operation demands. Total resectin of the tumor was achieved in 31 cases and subtotal resection in 5 cases. Neurological symptoms improved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or death happen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Neuronavigation combined with electrocorticography monitoring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eloquent glioma and retrieve the brain shift. This method is a real-time technique and has functional test ability. It can improve the total removal rate and decrease the mortality and disabled ra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应用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RI)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脑功能区的保护作用。方法 2022年6-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2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图像融合后导入神经导航系统,拟定手术切口及入路。全身麻醉下开颅,术中唤醒麻醉行皮层/皮层下直接电刺激定位运动、语言和感觉区皮层及皮下通路后切除肿瘤,肿瘤切除满意、脑移位明显、肿瘤边缘达到电生理预警(<5 mm)时恢复全身麻醉行iMRI检查判断肿瘤残留情况。如发现肿瘤残留,将残留肿瘤重新标记并投射在显微镜下切除残留肿瘤至满意,然后再次行皮层下电刺激确定弓状束、锥体束的完整性。术后常规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术后组织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于术后2~3周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记录术中iMRI显示的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3个月KPS评分;随访至2023年4月,行MRI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26例中首次iMRI显示肿瘤全切20例,6例... 相似文献
17.
万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2):105-107
目的:探讨低场MRI-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性变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低场MRI-DWI检查的23例脑脓肿与坏死囊性变脑肿瘤的MRI平扫、增强及DWI表现。结果:10例脑脓肿和13例坏死囊性变脑肿瘤囊液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不同程度强化。10例脑脓肿DWI为显著高信号,13例坏死囊性变脑肿瘤囊液DWI呈低信号。结论:低场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性变脑肿瘤能有效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对伴发癫痫的脑肿瘤患者术后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术后的癫痫控制情况,36例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监测,28例仅行肿瘤全切除术。64例患者中仅有1例未在显微镜下切除,该例患者在非术中脑电图监测组。效果评价应用Engle分级,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监测组治疗与对照组的效果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可以提高伴发癫痫脑肿瘤患者术后癫痫控制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0 T 高场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 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 联合应用在大脑皮层主要运动感觉区(SM1)脑肿瘤的检查方法,并通过术前术后的比较评价在脑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脑瘤患者16 例,采用Siemens Trio 型3.0 T MR 仪和Siemens Leonardo 工作站进行扫描以及数据后处理,术前1 周和术后3 个月用同样的方法行常规扫描以及DTT 和fMRI 扫描.BOLD-fMRI 采用GRE-EPI 序列,选择6 时相双手交替运动的组块模式激活SM1 区.DTT 采用12 个梯度方向的SE-EPI 序列,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通过术前的检查制订手术计划,术后约3 个月通过同样的检查评价手术结果和该检查的指导意义.结果 fMRI:3 例患者初次扫描未能配合,重复训练后能够完成扫描.其余患者顺利完成扫描.DTT:所有病例手术前后的扫描都能成功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所有病例的图像资料对手术医师切除肿瘤而保留功能区和投射纤维束有帮助,同时对术后患者康复治疗起到指导作用.除2 例患者术后KPS 评分降低,其余均升高,其中8 例恢复到100 分.结论 在3.0 T MR 上应用DTT 结合fMRI 扫描可行性高,对于脑瘤患者术前手术计划和术后对手术的评价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米袋在3.0T MRI颈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及米袋序列,用相同参数对50名志愿者颈部进行DWI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主观四级法及客观测量法评价,并比较分析。结果:50例志愿者主观评价法中,DWI图像质量分级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30例和0例(1级)、15例和0例(2级)、5例和4例(3级)、0例和46例(4级),P均<0.05。客观评价法中,DWI图像在b值为200、400、600、800 s/mm^2时相位编码方向变形率平均值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80.51±25.31和11.41±4.31、81.92±23.27和12.23±5.25、82.89±19.63和12.52±9.67,83.41±30.44和13.22±11.32,P均<0.05;结论:在3.0T MRI颈部DWI序列扫描中,应用米袋辅助扫描可明显提高成像质量,减少变形率,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