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实验组加用全程心理治疗及护理,包括UC相关知识教育、肌肉松弛训练、疾病相关问题的解决等,疗程为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SCL-90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及护理对UC的康复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实验组加用全程心理治疗及护理,包括UC相关知识教育、肌肉松弛训练、疾病相关问题的解决等,疗程为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SCL-90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及护理对UC的康复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团队心理疏导对基层疗养军官心理健康的维护效果。方法基层疗养军官26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35人)和对照组(131人)。实验组进行团队心理疏导,对照组除无团队心理疏导外,其他同实验组,于疗养前后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SCL-90量表的评估。结果疗养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疗养后,两组SCL-90各因子分均有降低,尤以实验组明显,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及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团队心理疏导对维护基层疗养军官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70-887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80例ASAI~II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每组40例。实施护理前后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研究,比较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症状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人文疗养护理对飞行员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文疗养护理对飞行员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47名住院疗养的飞行员按住院时段分为实验组(168名)和对照组(179名),分别实施为期26d的疗养护理;实验组行常规疗养护理+人文疗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疗养护理。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疲劳程度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测评入院初和出院前两组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疲劳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SCL-90、FAI及SWL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疗养护理能有效提升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疲劳、增强生活满意度,值得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咽异感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咽异感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照组59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SCL-90评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酸舍曲林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伴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84例UC伴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舍曲林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均治疗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SDS)、溃疡性结肠炎活动评分(UCAI),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UC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7%(38/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UC伴抑郁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生活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个体化护理、音乐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心理因素相关的6项(SCL-90)统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治疗后采用Child-pugh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CL-90评分各项因子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性等因子较对照组得分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疾病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肝硬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0.
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和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艾箱灸法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及肠镜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脑外伤治疗及躯体康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干预,观察8w。于综合干预前及干预8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躯体症状及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定患者的幸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敌对及恐怖等因子分较高,干预8w末研究组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较康复前均有显著提高;研究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8w末,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两组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t=3.48,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情感和社会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综合治疗对CRF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例CRF患者按1:1配对设计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联用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如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渠道,指导其学习健康知识,进行适量有氧运动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CRF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1年后,其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SBP、DBP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Cr、BUN、Ccr无明显变化,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功能,降低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即综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进行SCL-90评估,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生物反馈训练等.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因子分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对住院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4w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和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患者自身潜能,增强患者自信心,而且能够较早地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对促进患者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问卷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自杀态度问卷各维度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症状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L-90总症状指数明显下降。结论适当心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及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肠造口患者最关注的是疾病相关资讯、其次是爱与归属感、个人自尊、社交娱乐、灵性和性生活;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肠造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病耻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病耻感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参加常规的康复治疗,如工娱治疗、体育治疗、手工治疗等,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8周针对病耻感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90项症状清单(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为评定指标,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病耻感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针对病耻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丁关元  朱岚  杨玉清 《中国康复》2005,20(6):378-379
目的:探索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8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心理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均对症给予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心理组并接受集体形式的讲座、讨论、问题解答等心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结果:经过10个月的观察,心理组患者SCL-90和PANSS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尤以阴性症状较明显。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