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藏红花治疗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1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藏红花。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视力。结果 :治疗前2组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可提高传统药物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理和病程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8.6%,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治愈率36.7%,总有效率76.7%.经x2检验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健脾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0例(95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S6眼)应用知柏地黄健脾汤加减,对照组37例(39眼)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知柏地黄健脾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85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42眼)和试验组(39例/43眼)。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试验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3个月视力水平以及治疗后荧光素渗漏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荧光素渗漏点未改善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1周,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视力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方法96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SD-OCT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针对疾病的诱发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7、14、30、60d进行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SD—OCT影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高常规组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干预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缩短了病程,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 β -天然胡萝卜素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 β -天然胡萝卜素治疗 2 3例 (2 6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治愈 1 8例 (2 0眼 ) ,占 77% ;显效 4例 (5眼 ) ,占 1 9% ;无效 1例 (1眼 ) ,占 4 % ;随访期复发 3例 (3眼 )。结论 :β-天然胡萝卜素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具有显效快 ,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彤  陈丽华 《中国药房》2008,19(26):2044-2046
目的:考察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1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均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d。以患者自诉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视力提高和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有短暂口干、头晕及心慌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就诊的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治疗组(35例40只眼),对照组(30例70只眼),经过系统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对比观察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2例(5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局部加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肌苷、ATP、维生素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霍结容 《天津药学》2009,21(6):41-42
目的:比较卵磷脂络合碘与传统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肌苷400mg/次,3次/d;维生素B1 10mg/L次,3次/d;复方丹参滴丸9粒/次,3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卵磷脂络合碘片1.5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变化及视野和FFA改变。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72.5%(P〈0.05)。结论:卵磷脂络合碘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膜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梁金斌  王斌 《中国药房》2012,(24):2247-2249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甲氯芬酯治疗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注射用甲氯芬酯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治疗2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量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氯芬酯治疗糖尿病伴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运用价值。方法:33例(36眼)临床诊断为CSC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芦丁组15例(15眼),迈之灵组18例(21眼),分别给予迈之灵和复方芦丁片口服,2片,每日3次,均4wk为一个疗程,随访12wk。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logMAR对数视力变化,并通过O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和(或)色素上皮脱离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wk2,迈之灵组视力改善优于芦丁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wk4和wk12,2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wk2和wk4,迈之灵组视网膜脱离面积减小(116347±s88445)和(171104±120636)μm2,减小幅度大于芦丁组(53858±46561)和(85486±114607)μm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wk12时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迈之灵治疗CSC,可缩短病人主观视力改善及黄斑部水肿消退的时间。OCT能客观、定量地进行黄斑部微结构的测量和分析,对CSC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苦碟子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苦碟子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量心外膜心电图(E ECG)、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肌酶(CK)、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注射用苦碟子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犬的心肌梗死程度(ΣST)和心肌梗死范围(N ST)。注射用苦碟子2.4 g.kg-1可时间依赖性的降低冠脉结扎犬心肌梗死程度和心肌梗死范围,给药后30 minΣST即明显下降,ΣST在30 min和180 min分别较给药前降低了约29%和46%;N ST在60 min和180 min分别较给药前降低了约41%和46%;注射用苦碟子1.2、0.6 g.kg-1剂量组在120 min和180 min时,ΣST、N ST较90 min时略有上升,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注射用苦碟子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犬血清中LDH、GOT、CPK活力和MDA含量,升高SOD活力。结论注射用苦碟子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2例经临床及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3例 ,用卵磷脂络合碘 ,1 5mg/次 ,3次 /d ,共 2个月 ;对照组 19例 ,用肌苷片 ,2 0 0mg/次 ,3次 /d ,共 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视野及FFA改变。结果  1例淘汰。有效率治疗组 90 9% ,对照组 36 8% (P <0 0 1)。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维速达尔治疗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共计13例(17只眼),其中多个渗漏点9例(12只眼),一个渗漏点4例(5只眼)。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其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结果术后1周,FFA显示15只眼轻度的荧光渗漏,2只眼渗漏消失,OCT显示13只眼神经上皮下积液减少,4只眼神经上皮下少许积液。术后1个月,FFA显示7只眼荧光轻度渗漏着染,10只眼荧光渗漏消失,OCT显示7只眼少许神经上皮下积液,其余积液消失。3个月和6个月FFA显示15只眼荧光渗漏消失,2只眼荧光着染,OCT显示无荧光积存。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两行以上的有12只眼,占71%。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苦碟子注射液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建立苦碟子注射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为苦碟子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242 nm,电压为12.5 kV,以硼砂(75 mmol.L-1,调pH值为9.52)为背景电解质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建立了苦碟子注射液CEFP,以腺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24个共有峰,测定11批苦碟子注射液CEFP与共有模式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以相似度和色谱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对其进行评价。结论所建立的CEFP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对苦碟子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凯尧 《江西医药》2007,42(11):979-981
目的 评价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为CSC的患者86例(86眼),分为弥可保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43眼),并对治疗前后的眼底、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进行比较.结果 弥可保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9%,视力提高率69.8%,血管造影荧光素渗漏消失率53.5%;对照组分别为23.3%、30.2%和2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治疗CSC可快速修复其视网膜外层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苦碟子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方法 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苦碟子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治疗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动脉(VA)与基底动脉(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峰血流速度(Vp)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92.50%比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与BA的Vd、Vp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研究组VA与BA的Vd、Vp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