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肝素抗凝下,同时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使用Seldinger’s技术,23例经Prowler—14或Prowler—10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例巨大动脉瘤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成功栓塞23例24个动脉瘤,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再出血,22例痊愈,1例死亡。其中18例100%栓塞,4例95%栓塞,2例90%栓塞。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国产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天津环湖医疗器械厂研制生产的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sunruifa electrical detachable coil,SEDC)和美国Micro Therapeutics,Inc公司生产的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sapphire detachable coil,S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91例,30例使用SEDC行颅内动脉瘤栓塞(SEDC组);61例采用SDC栓塞(SDC组)。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术者使用同种微导管进行治疗。术中观察两种弹簧圈在X线下的可视性、在推送中的顺滑程度、解旋情况、软硬程度、成篮效果、致密填塞情况及解脱时间。采用电话、门诊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SEDC组共用SEDC 108枚,SDC组用SDC 271枚。在X线透视下SEDC与SDC同样清晰可见,在微导管中推送弹簧圈时,SEDC组有2枚欠顺滑,SDC组有9枚欠顺滑;在反复推拉弹簧圈时,SEDC组有5枚发生解旋,SDC组有8枚解旋;SEDC组电解脱时间有6枚超过5min,SDC组有10枚超过5min。经统计学分析,各项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EDC组动脉瘤致密填塞25例,SDC组49例,SEDC组瘤颈残留2例,SDC组5例,SEDC组非致密填塞3例,SDC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随访3~22个月,无再出血,两组中各有2例术后获得DSA随访,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SEDC可以替代SDC栓塞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年,Guglielmi等首先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而后该技术逐渐被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开展。作者对GDC栓塞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71个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100%栓塞53个,95%栓塞9个,90%栓塞6个,85%栓塞2个,过度栓塞1个。并发脑血管痉挛8例,动脉瘤破裂4例,存活67例,死亡1例。67倒患者随访3—14个月,无复发出血者,3例重残,2例轻残,62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61.2%。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法是新兴的可用于急性出血期处理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与早期手术夹闭破裂动脉瘤颈相比,GDC栓塞法有操作准确、安全、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疗效不如手术治疗恒定,复发率高等缺点。因此在提高GDC操作成功率,扩大适应证及改善远期疗效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春香  程霞 《山东医药》2005,45(21):86-86
2000年2月至2004年4月,我院对11例颅内动脉动瘤患者施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监视下,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术后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100%栓塞7例(13.5%),90%~99%栓塞27例(51.9%),70%~89%栓塞18例(34.6%)。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2例患者出现额叶血肿,1例患者出现轻微意识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9.6%。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应仔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形成的[1],临术症状隐匿,多数患者以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早期病死率高达37%,反复出血者病死率达70%以上[2],及时、准确地早期治疗动脉瘤极为重要.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脉瘤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大多数病人能经此微创手术治愈,从而免除了开颅手术.2000年1月至今,我科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li,GDC)栓塞治疗10例颅内动脉瘤,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可能会发生缺血。文章对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缺血发作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手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索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后组织学改变的研究,从瘤腔内组织学改变角度综述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探讨栓塞治疗的机制及其对GDC改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对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0例,95%栓塞18例,90%栓塞1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微弹簧圈逸出载瘤动脉1例。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可解脱弹簧圈(Prime FC弹簧圈)在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连续收治的应用Prime FC弹簧圈成篮栓塞治疗的22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瘤颈宽度>4 mm或瘤体/瘤颈<2.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囊状动脉瘤Hunt-Hess Ⅳ~Ⅴ分级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预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颅内囊状动脉瘤Hunt-Hess Ⅳ~Ⅴ分级(Ⅳ级48例,Ⅴ级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入院后采取保守治疗,待意识状态较前有所改善或者散大瞳孔的直径较前有所减小,行血管内栓塞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为暂缓手术组;另外32例急诊行血管内栓塞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为即刻手术组。对2组患者治疗后第1、3、6月的预后进行评价。 结果暂缓手术组与即刻手术组比较,治疗后1个月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Rankin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保守治疗后行血管内栓塞术术后6个月的预后优于入院即刻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完全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行介入栓塞治疗的546例单发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分为完全栓塞组(255例)和非完全栓塞组(291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完全栓塞组与非完全栓塞组患者动脉瘤是否破裂、解剖形态、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及瘤颈宽度、不同治疗方案、动脉瘤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OR=0.344,95%CI:0.204~0.578,P0.01)、是否破裂(OR=0.568,95%CI:0.314~0.947,P=0.030)、栓塞方式(OR=3.699,95%CI:2.223~6.153,P0.01)、瘤颈宽度(OR=0.326,95%CI:0.198~0.539,P=0.003)、动脉瘤角度(OR=0.647,95%CI:0.451~0.928,P=0.018)、动脉瘤形态(OR=1.689,95%CI:1.118~2.552,P=0.013)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独立因素。结论微小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窄颈动脉瘤、小夹角动脉瘤、规则动脉瘤、支架或球囊辅助更易于完全栓塞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比较超早期(24 h)与延期(≥24 h)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万方数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获得超早期和延期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治疗预后良好率、术后病死率、术后再出血率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9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共纳入2 021例患者,其中采用超早期治疗的患者970例,采用延期治疗患者1 051例。超早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OR=2.67,95%CI:2.07~3.44)、术后再次出血率(OR=0.23,95%CI:0.11~0.47)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51~1.13,P=0.17)。亚组分析显示,超早期组的预后良好率与早期组(3 d,OR=1.98,95%CI:1.33~2.95)、中晚期组(≥3 d,OR=4.66,95%CI:2.21~9.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比延期治疗有可能提高预后良好率,减少再出血率,并未增加术后病死率。但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6.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栓塞体积比(VER)在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在国内7家医院应用GDC栓塞、治疗期≥3年、直径>2 mm的囊状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共434例(446个动脉瘤)。根据填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计算动脉瘤VER。分析VER值与动脉瘤大小、瘤颈、栓塞结果、复发及再出血的关系。结果①小动脉瘤(<5 mm)、中型动脉瘤(5~10 mm)、大动脉瘤(11~25 mm)、巨大动脉瘤(>25 mm)的VER分别为(29±7)%、(24±7)%、(18±9)%和(8±7)%,不同大小动脉瘤患者之间的VE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1);动脉瘤大小与VER值呈负相关(r=-0.50,P<0.01)。窄、宽颈动脉瘤的VER值分别为(24±8)%、(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446个动脉瘤的VER为(24±8)%。动脉瘤完全栓塞、颈残留、体部残留患者的VER分别为(28±7)%、(23±7)%及(13±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71,P<0.01),且栓塞程度与VER值呈正相关(r=0.57,P<0.01)。③术后临床随访>3年,15个动脉瘤再出血,再出血者动脉瘤VER值为(16±9)%,无再出血者为(24±8)%,P<0.01。④对357个动脉瘤进行DSA随访,中位随访期为16个月;动脉瘤保持稳定298个(83.5%),VER为(25±8)%,复发59个(16.5%),VER为(20±7)%,P<0.01。⑤VER是动脉瘤术后再出血和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OR:0.00,95%CI:0.00~0.08;OR:0.001,95%CI:0.00~0.03)。结论VER是评价动脉瘤栓塞程度的客观指标,对于栓塞术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种血管内栓塞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颅内动脉瘤中,56例给予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2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例行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4例行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MDS)栓塞治疗,3例行球囊辅助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88例全部治愈。1例在GDC栓塞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及肢体瘫痪,经内科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1例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1-2级,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GDC是目前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宽颈口或梭形动脉瘤,可应用球囊结合GDC或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2例。结果①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28例,大部分填塞15例,单纯支架成功置入2例。②术中并发症情况:1例发生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术后恢复良好。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发生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再通,但术后头部CT显示有皮质梗死,患者遗有左侧肢体偏瘫。对5例脑室积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③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28例,2分14例,3~4分2例,5分1例。④DSA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无一例复发;CT血管成像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2~6年,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精确的微导管塑形,合适的弹簧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10)岁,术前均经DSA证实为单发颅内动脉瘤。于术后1~2年,对所有患者采用3.0 T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和对比剂增强法MRA(CE-MRA)进行影像学随访,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动脉瘤栓塞效果(稳定、进一步栓塞、再通/复发)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进行比较。结果 (1)TOF-MRA、CE-MRA及TOF-MRA结合源图像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效果与DSA的一致性比较,分别为一致性较差(Kappa=0.039,P=0.002)、一致性中等(Kappa=0.582,P0.01)、一致性较高(Kappa=0.615,P0.01)。(2)TOF-MRA及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与DSA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171,P=0.211;Kappa=0.376,P=0.010)。(3)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TOFMRA结合源图像和CE-MRA对动脉瘤栓塞情况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75.0%(24例)和71.9%(23例),TOF-MRA分别与TOF-MRA结合源图像及CE-MRA比较,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03;χ~2=7.63,P=0.006);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4)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和CE-MRA对载瘤动脉通畅性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和62.5%(20例),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结论 3.0 T 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效果的准确率优于TOF-MRA,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无创检查,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相当,但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性均较低。对于MRA检查阳性或不确定性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