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大肠广基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大肠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结肠镜下染色、气量诱导试验及非抬起征,确定病变的范围及浸润深度,对82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共95个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标本回收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 所有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病理结果 增生性息肉8例,绒毛状腺瘤24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54例,其中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51例,局部癌变4例.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中,2例4 cm大小绒毛状腺瘤行分片黏膜切除治疗后1个月.原创面见0.5 cm大小息肉复发,予热活检钳钳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EMR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胃肠大息肉的治疗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内镜下电切除胃肠大息肉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成功率97.4%,病理组织学示管状腺瘤42例,绒毛管状腺瘤35例,绒毛状腺瘤30例,增生性息肉6例,2例术后病理示浸润癌转外科开腹手术.17例术后即刻出血,均内镜下止血成功;5例术后24 h出血,其中3例经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经输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另1例迟发型出血者金属夹治疗后再次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无穿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胃肠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夹结扎胃肠大息肉再行高频电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直径 >2cm的有蒂或亚蒂胃肠大息肉 2 2例作为实施对象 ,管状腺瘤 12例 ,绒毛状腺瘤 4例 ,绒毛管状腺瘤 3例 ,炎性增生性腺瘤 3例。结果 :2 2例金属夹结扎后切除全获成功 ,成功率 10 0 %,无并发症 ;使用 1枚金属夹 15例 ( 68 2 %) ,使用 2枚金属夹 5例 ( 2 2 7%) ,使用 2枚以上金属夹 2例( 9 1%) ;近期随访 12例 ,3个月内胃肠镜检查 ,创面肉芽形成或疤痕改变 ,金属夹经肠道排除。结论 :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疗效确切 ,操作简便 ,能有效预防术中即时出血和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皮赘-胃肠息肉的可能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皮赘者行胃肠道内镜检查,发现14例有息肉存在,检出率70%。现就皮赘与胃肠息肉的关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994~1998年4月就诊我院内科、皮肤科的患者中,检出有皮赘者20例(以颈部多见,11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9~65岁,平均52岁。均行胃肠道内镜检查,检出结肠息肉12例(其中多发6例),胃多发性息肉2例。病理学检查均属腺瘤性息肉,其中管状腺瘤12例,乳头状腺瘤1例,管状乳头状腺瘤1例。均行高频电切除、内镜下微波术或活俭钳钳除。2讨论胃肠腺癌性息肉是消化道粘膜上皮赘生物,由增生的粘膜上皮构成,是胃肠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钛夹钳夹加高频电凝电切法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23例结肠息肉患者采取钛夹钳夹后电凝电切法切除结肠息肉.结果 共计电凝切息肉23例28颗.息肉直径1.5~8.0 cm,蒂直径0.6~1.5cm,除1例外所有息内均成功切除,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其中幼年性息肉5颗,绒毛管状腺瘤3颗,腺瘤性息肉18颗,增生性息肉2颗,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出血,全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对消化道息肉采取钛夹钳夹之后电凝电切法切除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10-05为1例结肠腺瘤患者实施了达芬奇联合结肠镜乙状结肠腺瘤切除术,现对其手术过程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65岁。腹泻伴里急后重1个月。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可见2枚相邻宽基息肉,直径约1.0 cm及1.5 cm。病理诊断: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伴腺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临床诊断: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静吸复合麻醉,取仰卧大字位,建立气腹后  相似文献   

8.
杨丽杰  于桂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490-2491
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为81例结肠息肉患者行电子结肠下息肉电切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26例,33~78岁,平均56岁。经病理确诊为结肠息肉,其中腺瘤及管状腺瘤40例,炎性息肉32例,其余为增生息肉。息肉直径0.2~2 cm。行电子结肠镜下息肉电切术,手术顺利,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3.5d。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81例围术期护理体会@杨丽杰$招远市人民医院!山东招远265400 @于桂英$招远市人民医院!山东招远265400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黏蛋白(MUC1、MUC2、MUC5AC、MUC6)在不同结肠息肉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黏蛋白的表达对结肠息肉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患者120例,根据组织病理诊断分为3组:增生性息肉组患者40例,管状腺瘤组患者40例,绒毛状腺瘤组患者40例。取患者息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病理组织中MUC1、MUC2、MUC5AC、MUC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结肠黏膜中,MUC1、MUC5AC、MUC6均未表达,而检测到MUC2阳性表达。在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观察到MUC1和MUC6的高表达阳性率,而在增生性息肉中未检测到MUC1和MUC6的阳性表达;MUC2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其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MUC5AC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均有表达,且增生性息肉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腺瘤性息肉。结论 MUC1、MUC2、MUC5AC、MUC6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性与增加的结肠息肉中黏膜或肌层黏膜侵袭风险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结肠息肉发展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基底直径≥2cm)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对21例行ESD治疗的直肠巨大广基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ESD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1例病变基底直径在2~4cm之间,其中2~3cm的15例,>3 cm的6例,位于距肛缘4~15 cm之间.2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1例转外科手术,ESD治疗成功率95.2%.ESD治疗时间43~ 139 min(平均87 min).并发穿孔1例,迟发性出血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ESD术后病理示管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2例伴癌变,8例伴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病变组织残留.术后所有患者定期随访(>6个月),无残留及复发病例.结论:ESD可切除范围广,局部复发率低,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