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发现40例MR上副鼻窦低信号强度灶病人,所有病人均做过5mm层厚的横断及冠状连续CT 扫描,大多数病例做了增强。MR使用1.5或0.5T的设备,多层面成象,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T_2加权或T_1加权序列。T_1加权象重复时间(TR_s)200~600msec,回波时间(T E_s)20~50msec,质子密度加权和T_2加权的TR_s 为1500~2500msec,,第一回波TE_s20~50msec,第二回波  相似文献   

2.
作者分析了7例颅内颈动脉闭塞之 MRI。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33~65岁。分别使用1.5T(4例)和1.5,0.5T(3例)超导磁体。均采用多层面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前4例以质子密度 T_1及 T_2加权成象(用双回波);后3例以T_1和单回波 T_2加权成象。成象参数分别是 T_1加权象:500~1000/25~30/2;质子密度象:2000/20~35;T_2加权象:60~120/2。层厚5mm,间隔0~2mm,矩阵128~2和256~2。病人多做了横断、冠状和/或矢状面扫描。MR 扫描在发病后4~60天(平均21.4天)进行。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85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了MR检查,年龄57-74岁,检查使用0.35T,采用自旋回波(SE)技术。T_1加权图象脉冲序列重复时间(TR)为0.5s,回波时间(TE)为28~40msec。T_2加权图象TR为2秒,TE为56~80msec,每例均行横断层面的T_1和T_2加权成象,75例增加了冠状面的T_2加权图象,10例还做了矢状面成象。层厚7mm,间距3mm。根据病人情况CT扫描采用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6例女性胼胝体周围脂肪瘤的病人,年龄13~16岁,其中2例在MR检查之前CT已提示诊断。采用1.5T超导型MR机,头线圈,T_1 加权成象(TR/TE=500/20)和T_2加权成象(TR/TE=2500/40,80),3或5mm层厚,0.75、1或2次激励。所有的病人均行T_1加权矢状成象。作者见到,脂肪瘤均位于胼胝体周围,T_1加权象上显示与皮下脂肪同样信号强度的薄带状影象。4例脂肪瘤围绕胼胝体的压部,2例位于压部的尾部,T_1加权象最宜证实这种解剖关系。2例瘤体延伸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了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MR表现,并与CT进行了比较。年龄42~83岁,男2例,女4例。6例均采用1.5T超导MR装置,使用表面线圈,图象视野20cm,距阵256×256,自旋回波(SE)序列T_1和T_2加权象分别为TR600ms/TE20ms和TR2000ms/TE80ms。6例横断T_1和T_2加权象层厚5mm,3例加扫冠状T_1加权象。CT检查4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分别行平扫或增强扫描,层厚5mm。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均有甲状腺肿块,直径4.7~10cm,其中4例在1~3月内迅速肿大,3例有声音嘶哑。6例均伴桥本氏病,5例ⅠE期,1例ⅡE期。4例TSH增高,2例正常。MR上4例表现为单发甲状腺肿块,T_1加权象均匀等信号强度,T_2加权象为均匀高信号强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五例髓外肿块切除后又出现神经症状的病人作了MR检查。五例均见到脊髓空洞症,但无复发或病变残留的表现。检查用0.5或1.5-T超导MR系统对兴趣区行矢状和横断薄层扫描(5 mm)T_1、T_2加权成象。三例腰穿阿米培克脊髓造影3小时延迟CT扫描,三例在术中实时超声监视下做了手术。T_1和T_2加权成象上三例显示有低信号的长条囊区。T_2加权成象有液体流动产生的流空现象,另二例病变内液体表现与正常无搏动的脑脊液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道了冠状MRI在显示锥体束从内囊伸展到锥体交叉的Wallerian变性的用途。在这项研究中,21例病人在脑血管意外后有中等或严重的偏瘫。15例病人曾患基底节或皮质出血,6例曾患梗塞。男17例,女4例,年龄33~80岁。MR检查在疾病的慢性阶段进行,多于起病后3.5个月。使用0.5T MR装置,获得多平面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成象参数分别为TR/TE,400/15为T_1加权象,2 000/50,100为质子密度(PD)和T_2加权象。层厚5mm,层间隙2mm。所有病人的冠状影象沿着常规的中间矢状面T_1加权象300/25(TR/TE)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29例曾行内窥镜修补的半月板(男27例,女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24.5岁)及1例撕裂后行保守治疗的半月板(共30例)行MR检查,其中23例可与关节造影比较。MR检查应用1.5T超导型设备,采用自旋回波冠状序列T_1加权和矢状序列质子密度及T_2加权成象。半月板按Crues等的分类法分为:“0级”:正常;“1级”:半月板内灶性信号;“2级”:半月板内线形或楔形信号;“3级”:延至关节面的线形或球形信号。如果无延及关节面的线形信号说明半月板已愈合(0、1或2级),如果质子密度或T_1加权象上呈3级信号延及关节面应诊断半月板持续撕裂(未愈合),若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表面线圈MR成象法,对26例经平片和CT诊断为眼眶骨折的病人作进一步检查,以评价MRI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CT检查和MR检查时间的间隔3天以内,而MR检查时间距实际外伤时间为2天到3年。15例为爆裂骨折,11例为颌面骨复合骨折。采用0.5T全身MR系统,将直径10cm的表面线圈放置在眼眶上方作为接收器。全部病例均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层厚5 mm,矩阵256×256。T_1加权象TR400~600ms,TE30~40ms,其中20例增加T_2加权象(TR/TE=1600~2000/70~90)。首先对整个眼眶做多层冠面成象,然后加扫其它层面,如沿内直肌轴向的横断面或平行于下直肌轴向的斜矢状面,检查中要求患者闭眼并防止眼球移动。14例爆裂骨折(不包括术后  相似文献   

10.
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成象(FSE)是一种能够获得质子密度和T_2加权象的快速采集的新技术。作者比较了15例脑出血病人(5个月至81岁)在SE和FSE质子密度图象和T_2加权象(2000/80)上血肿内不同成份信号的变化情况。根据血肿在SE序列T_1、T_2加权象和质子密度图象上的表现,将血肿内成份分为脱氧血红蛋白(一般在T_1加权象上为等或低信号,T_2加权象为低信号)、高铁血红蛋白(T_1、T_2加权象均为高信号)和含铁血黄素(T_1、T_2加权象均为低信号)。同时作者还比较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道1例马氏综合征恶变为软骨肉病的MR所见。忠者41岁,女性。平片见右胫骨远端后方骨膨胀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右手多发性软组织肿块伴中心钙化和内生软骨瘤。用1.5T磁场取得下肢自旋回波及T_1加权成象,TR=450msec,TE=16msec。T_2加权成象,TR=2500msec,TE=28和70msec。T_1加权成象示多发性低信号区取代正常的黄髓强信号区。肿块的T_1加权成象亦为低信号强度。T_2加权成象肿块表现比内生软骨瘤的边界清楚。采用表面线圈自旋回波成象对手的MR检查,获取的参数与前述相似。T_2加权成象显示右手内生软骨瘤较左胫部的信号更低。指骨和胫骨未  相似文献   

12.
作者回顾了15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临床及放射学资料,年龄22~72岁,女10例,男5例。所有病例均做MR、CT和血管造影检查,10例行手术。MR为超导型,场强1.5T7例,0.35T5例,0.5T3例,均采用多层自旋回波(SE)技术得到T_1和T_2加权图像,多回波序列用于T_2加权图像。CT检查采用第三代扫描机行静脉强化扫描,7例做了平扫。血管造影为选择性动脉插管常规或DSA法,结果显示,巨大动脉瘤位于海绵窦7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基底动脉2例,前、后交通动脉及眼动脉各1例。所有病例均显示圆形轴外肿块,9例直径在2.5cm以上,6例在2~2.5cm之间。MR发现12例有腔内血流,在T_1和T_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球状或结节状腔内信号空白区,往往与供血动脉相  相似文献   

13.
作者前瞻性分析了8例周围型胆管癌的CT与MRI的征象。男5例,女3例。39~80岁。MR与CT显示肿瘤主灶最大径5.0~9.6cm,平均7.0cm。7例病灶在左叶,1例在右叶。MR检查用0.15T永磁型扫描机。层厚10mm,行连续横断层面自旋回波(SE)扫描,TR/TE:2000/80ms及500/40ms。T_2加权四次信号平均,T_1加权二次信号平均。  相似文献   

14.
正常血管解剖及发育异常常规MR检查中,颅内主要血管显示的很清楚,特别是在自旋密度和T_2加权象横断面上,Willis环可清晰识别,冠状面投影最宜显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发育异常的Willis环也可以很好地显示。MR有助于了解紧邻脑室额角前外侧角的脑室周围白质带的解剖关系。组织学研究已证实,T_2加权象上该区域显示的圆形的高信号强度灶为正常表现。也注意到Gd-DTPA增强的层面上,豆纹血管和室管膜下静脉末端也汇向并位于该区域,提示伴随这些血管的Virchow-Robin血管周围间隙与这种高信号强度灶有关。利用流动补偿技术获得的增强MR象还可提供一些其它信息,包括更广泛地显示静脉窦,特别是海绵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硬膜外血肿很少累及腰椎,临床症状很难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特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影象特征及其与椎间盘病变间的关系。男性12例,女性6例,9例作了MR检查,5例行CT扫描,4例同时进行了MR和CT检查。使用1.5TMR扫描机,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矢状T_1加权象TR/TE为300/11,矢状及横断T_2加权象2500/30,7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LAIR技术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0.5T超导MR系统对65例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FLAIR技术、快速自旋回波T_2加权像(T_2W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LAIR序列比T_2加权像能更敏感、更清楚地显示梗塞灶。提示:FLAIR序列由于反转时间(TI)较长,可抑制脑脊液信号,回波时间长产生重度T_2图像,从而能增加病变对比度,显示T_2加权像未能发现或可疑病灶。结论:FLAIR技术可作为颅脑MR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采用3.0T超高场磁共振的SWI及常规MR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_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_2加权像)诊断为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24例患者,对SWI及常规MR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4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中发生于额叶白质11例,顶叶白质6例,颞叶2例,小脑半球5例.MR平扫显示DVA病灶11例,其中表现为条状流空信号者4例,表现为T_2WI放射状高信号者7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强化特征.SWI检查清晰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低信号影.结论 SWI对小静脉病变较敏感,能取代MR增强检查用于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5例于内耳道内的第七或/和第八对颅神经非肿瘤性病变的灶性MR增强。4例有耳鸣、单侧耳聋,但无面瘫。听力测验显示为感觉神经性耳聋,3例做了内耳道手术探查和减压。1例外耳道疱疹者出现急性单侧面瘫,临床诊为耳部的带状疱疹(Ramsay Hunt综合征)。先做横断面T_1、T_2加权SE序列成象,然后做横断面和冠状面Gd-DTPA增强的T_1加权象。T_1加权象TR/TE500~600/30,4~5次信号平均,T2加权象TR/TE3000/85,2次信号平均。作者见到,4例耳聋病人显示类似的MR表现,在增强后T_1加权象中于内耳道内的神经显示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一种新的急性(<26小时)脑缺血/梗塞的MRI征象。使用1.5T超导系统,信息均经二维富利叶转换系统获取。7例T_1加权象使用TR/TE510/25,2或4次信号平均,T_2加权象SE3000/90,1次信号平均;层厚5或8 mm,间距1或2 mm,视野25cm。1例T1加权象SE500/15、2次信号平均,T_2加权象SE2500/90,1次信号平均;层厚5mm,间距2.5mm,视野20cm。成象矩阵256×256。首次强化和非强化MRI均于发病26小时内进行,发病后4~18天行MRI随访。静脉团注Gd-DTPA0.1mmol/kg后即获横断与冠状T_1加权象。8例均同时行CT扫描,2例作了脑血管造影。结果发现,发病26小时内T_1加权增强影象于脑缺血/梗塞区显示异常强化的曲线结构,可能代表动脉强化,尤以脑岛和岛盖区血管近端明显,向远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43例原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支气管肺癌的病人行MR检查,对其中的34例侵犯胸壁者作进一步研究。男30例,女4例,年龄43~76岁。MR机为1.5T超导型,采用心脏门控、体线圈及自旋回波序列获得T_1(700~1000/25~28)和T_2(2000~2500/30,80)加权象。33例作增强扫描。当MR发现有下列三个征象之一或一个以上时则认为有胸壁受侵:①在T_1加权象上,胸壁信号强度与肿瘤信号相同。②在T_2加权象上,胸壁有肿瘤样高信号区。③注入造影剂后,T_1加权象上胸壁出现强化。20例经手术或胸壁活检,或于MR检查前3周内CT扫描见肋骨、椎体溶骨性破坏而确诊有胸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