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一般是指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有害的反应。在发展中国家住院病人中约5%是因ADR而入院,在住院病人中又有10%-20%发生ADR。国内有统计表明,因ADR而导致死亡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在美国,ADR是主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由此可见,加强ADR监测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现状,分析临床护士在ADR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的对策,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用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1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 ,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 ,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是所用药物特有的性质和病人某种决定个体对药物反应方式的先天性和获得性性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某些反应主要决定于药物 (物理化学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速率和途径 ) ,而另一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及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服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的707例活动性肺结核进行 ADR 监测与调查。结果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ADR 发生率为32.96%;80.69%的ADR发生在强化期;≥5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50岁者( P〈0.05);发生ADR组患者在及时复诊、规则服药和治愈率方面,均低于未发生ADR组( P〈0.01)。结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ADR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有影响,应加强对板式药物ADR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药物在使用途中产生的对患者不利的影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国家及相关各部门开展了对ADR的监测工作.本文简单介绍ADR监测工作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龚莉  陈敬菊  付剑 《现代保健》2009,(28):145-147
药品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其他不良反应。所谓不良反应,即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有害的、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发布的信息,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现状,分析临床护士在ADR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的对策,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用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的防治对策。 [方法 ] 对上海南市区社区≥ 6 0岁的老年人群的糖尿病死亡、患病与糖尿病防治的KAP进行了三维监测、分析。 [结果 ]  2 0年来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死亡率每 5年递增率达 36 .0 4% ,1996年老年人群死亡率高达 172 .71/ 10万 ,患病率为 2 1.94% ,女性高于男性 ,且随年龄增长 ,死亡率与患病率增高 ;老年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KAP正确率均较低 ,并受到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论 ] 与以往单项监测相比 ,“三维”监测可改变以往单项监测的不足 ,为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预防干预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用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口服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从贵阳市城区抽取3 229名60岁~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详细询问老年人一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史、服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率的χ2检验.结果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的服药率为52.0%,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向教育程度人群的服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女性、非在婚者及未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0%,6.7%和16.1%.结论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用药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是老年人常见的卫生问题.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监测和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俞金  张丝雨  陈启明  杨志海 《智慧健康》2022,(1):126-128+132
目的 收集并分析我院不良反应案例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搜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我院ADR监测中心数据库的ADR报告,就收集到的483例ADR相关信息按患者性别、年龄比例、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483例报告中,50~6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不同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我院口服给药发生ADR病例(51.76%)多于注射制剂发生的ADR病例(45.13%);抗肿瘤药引起的ADR病例居首位(29.56%);ADR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42例,占29.40%。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关注中老年的用药安全,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加强口服药物的宣教活动,减少口服给药ADR的发生;应加强肿瘤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根据肿瘤患者的自身特点,有目的性地进行合理给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痨治疗过程中,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定期监测的必要性。方法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08年6~12月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其病历登记并免费纳入项目治疗的初治涂阳、涂阴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定期监测。结果 93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43例,占46.2%。不良发应的发生有早有晚,最早5d,大多为1月至2月。共有9种不良反应类型出现,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医师只要注意适时监测,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执行2H_3R_3E_3Z_3/4H_3R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济南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约为2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14%.已经进入老年型城市行列。老龄人口的高患病率决定了其卫生服务需求也高.但其经济收入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卫生服务要求便捷、高效、低廉。如何使老年群体在经济上有保障.  相似文献   

14.
儿科用药需结合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应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有效降低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积极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制订相应防范措施,依照有关法规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促进了临床正确合理用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增强了对防范药品安全性隐患的高度责任意识,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结论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起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云凤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27-1928
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临床抗菌药物所致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其进行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中,有抗菌药物所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根据其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内抗菌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是以头孢孟多最多,左氧氟沙星为次之.结论 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临床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和管理,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5月间收集3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0.12%(196例);抗生素类中的喹诺酮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02%(137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7%(175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手段.方法:研究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药物和使用环节等因素,寻找内在联系.结果:通过对发生病例的认真剖析,找出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重点监测环节与方法.结论: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发现并防止其发生是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和安全用药前提.规范监测可减少发生时的处置成本或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收集的6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等因素与ADR的关系。结果女性ADR发生率(50.82%)略高于男性(49.18%);老年患者ADR较其它年龄段高,占50.18%;有37例(60.66%)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59例由静脉滴注引起(96.72%);ADR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72.13%);联合用药引发ADR占29.51%;中药注射剂的ADR占29.51%。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黄庆昌 《现代保健》2009,(29):182-183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