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3例,除2例在全麻常温下手术治疗,其余11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5年,无远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翟波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0):32-33
目的 回顾和总结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199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4例,男9例,女5例,其中右冠-右室瘘8例,左冠-右室瘘3例,左冠-右房瘘1例,右冠-右房瘘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切开冠状动脉或右房/房间隔,以不同的方法修补冠状动脉瘘的入口或出口.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毕心表震颤即消失,无术后并发症,全组随访6个月~5年,平均(59±10.3)个月,术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学习.心脏彩超示无一例见异常血流.结论 冠状动脉瘘手术治疗远期结果良好,体外循环下心内及心表矫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为一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我院自 1989— 2 0 0 0年共收治 5例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见表 1。5例病人心脏 B超均可见扩张的冠状动脉 ,有的可以观察到瘘口位置。 5例病人均经升主动脉造影 ,观察到冠状动脉走行及瘘口部位。表 1 患者临床资料病例序号性别 年龄岁 起始冠状动脉瘘口部位 瘘口直径m m扩张冠状动脉直径mm 修补瘘口径路例 1女 36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 3 10主肺动脉例 2女 11右冠状动脉右房 5 10右房例 3男 7右冠状动脉右房 5 9冠状动脉例 4女 2 5右冠状动脉右室流出道 10 16冠状动脉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CCA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9例CCAF中右冠状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瘘6例,双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4例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并经手术证实;5例超声心动图漏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有冠状动脉扩张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的CCAF有确诊价值,而冠状动脉不增宽、瘘口小、分流量少的CCAF较易漏诊,这些病例还有赖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6.
冠状动脉瘘在解剖上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与左右侧心腔、肺动脉主干或冠状静脉(或冠状窦)相连接的畸形。现将我院1980年至1998年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5~55岁。临床表现为自幼活动后胸闷、心慌乏力2例,间断心悸1例,有心肌梗塞史2例,平时易感冒1例。全部病人均无紫绀、咯血及蹲踞现象。体检:胸前区可触及震颤者1例,听诊闻及柔和连续性杂音3例,收缩期杂音1例,脉压差增大(>50mmHg)者3例,周围血管征2例。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大2例,左室高电压1例,右室肥大1例,交界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1例,室性…  相似文献   

7.
杨澎  曾仪 《河北医药》1996,18(6):329-330
自1980年12月 ̄1996年3月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7例,男6例,女1例,年龄3.5 ̄19岁,平均8.8岁。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右室状动脉左室瘘3例,左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室瘘1例,合并法乐氏四联症1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6例报告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刘文林,陈瑜,徐驯宇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血管病的1/50000,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5~25岁,5例为先天性畸形,分别为右冠状...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是一少见的冠状动脉系统畸形。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们手术治疗6例冠状动脉瘘,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5~68岁,体重15~71.2kg。劳累后心慌气促2例,心绞痛2例,此4例为成人。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者2例,均为儿童。3例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3例有双期杂音并伴有收缩期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8年3月~2002年12月,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18例,其中二尖瓣病变10例,主动脉病变6例,联合瓣膜病变2例,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MVR)8例,成形(MVP)3例,其中1例因成形失败而改为换瓣,主动脉瓣置换6例,双瓣置换2例,换瓣加三尖瓣De Vaga成形8例。结果 手术中死亡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需要IABP支持4例,出现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尽管手术死亡率偏高,但若能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以及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此类疾病的治疗仍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26例。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胸,使用内乳动脉及大隐静脉,利用胸骨牵开器和心脏表面固定器、冠状动脉分流栓等行OPCABG。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围术期心肌梗死、低心排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全部患者出院时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左主干病变(狭窄≥50%)者和非左主干病变者临床资料.结果1 275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74例(5.8%),非左主干病变180例(14.1%).左主干合并3支病变占66.2%,左主干病变组心绞痛发生率较非左主干病变组高.57例(77.0%)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2 mV.左主干并3支组与单纯左主干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P<0.01).23例行CABG 1年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行无保护左主干直接支架术,术后半年心绞痛明显减轻.结论左主干狭窄者多合并其它冠脉病变,心绞痛严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宏  张南滨 《天津医药》2002,30(7):410-412
目的:了解冠脉搭桥术后早期肺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行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28例冠心病患者的肺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及某些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冠脉搭桥术后早期患者均出现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下降,两组比较,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早期患者肺顺应性较高,动脉血氧分压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较短,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搭桥手术对术后早期肺顺应性有不良影响,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较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3年5月至2013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5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如瓣膜成形效果差时,应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坏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56例非体外循坏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结果康复出院55例,术后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2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术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柴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84-18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医师操作,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20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再灌注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轻度桡动脉痉挛3例、低血压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1个月,无桡动脉闭塞患者。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娴熟的操作技术、严谨的术中配合以及严密周到的病情观察可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648)。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余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术后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钟天书  龙欣 《中国药业》2012,21(17):61-6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脉压差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