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处理原则。方法:对116例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62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受到干扰,其中2例完全遮蔽,19例有临床症状,而术前行颈外动脉-椎动脉旁路者,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后无不适症状。结论: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可引起左侧椎动脉的急性严重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根据夹层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选择性实施左锁骨外动脉-左椎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2.
张福伟  童健  闫玉生  陈群清 《广东医学》2011,32(11):1420-1421
目的 探讨经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定位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在介入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收治5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破口均位于峡部,其中4例利用经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定位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 1例未及手术心跳骤停死亡,另4例术中均利用经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精确定位左锁骨下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分析诊疗过程中的相关资料。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13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0.5cm~2.50cm 11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近端2cm1例,破口位于第10胸椎下缘1例。行预防性右颈总动脉一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封堵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例;未行预防性动脉旁路术,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4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2例,完全封堵第10、11对肋间动脉开口1例。结果:13例均成功释放覆膜支架,无中转手术、截瘫、偏瘫及围手术期死亡。即时造影结果:11例(84.6%)成功封堵破口;Ⅰ型内瘘2例(15.4%),近端、远端Ⅰ型内瘘各1例,但内瘘量均不大。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对17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术前行CTA影像学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修复术.结果 176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得成功,出现内漏9例.随访1~24个月,复查CTA后内漏完全消失,未行再次介入或手术治疗.全部病人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后对颅内及左上肢血供的影响.方法对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86例患者全部或部分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5例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封堵程度1/4~2/3);8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内缺血的表现,12例术后出现左上肢轻微缺血症状,无左上肢严重缺血发生;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左上肢肱动脉收缩压较术前降低15~35 mmHg.结论对于第一裂口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0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是可行的,术前评估决定是否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及是否先行颈部血管旁路手术将大大增加手术空间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指征、方法、疗效。 方法 :1例高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DeBakeyⅢB型 )在主动脉造影 (DSA)动态监视下 ,用 1 30mm× 4 4mm涤纶人工血管内支撑复合体经左髂外动脉导入 ,对胸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隔绝治疗。 结果 :术后即刻DSA示原主动脉夹层内膜破口封闭 ,夹层假腔不再显影。患者术后次日进食 ,1周出院。术后 1周及 1个月多普勒和CT血管造影 (CTA)复查显示 :移植物通畅 ,内径36mm ,支架无扭曲及移位 ,无内漏发生 ,假腔内充满血栓。 结论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适合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该方法具有微创、便捷和疗效确实的优点 ,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多发性脑血管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动脉瘤、双髂动脉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左侧颈总动脉窦部次全闭塞1例,并对左侧颈动脉窦部严重狭窄处血管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及球囊后扩张术,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西宁地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12年5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4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资料。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结果:腔内隔绝术成功率100%,共置入45枚主体覆膜支架及2枚Cuff支架,2例患者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无左上肢及脑供血不足症状。本组共死亡3例,其中与腔内隔绝术有关死亡1例,发生在术后5天,与腔内隔绝术无关死亡2例,1例为自发性气胸,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西宁地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中期疗效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选择合适的用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GE)的移植物(SG)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116例手术经验、参考国外资料,对TAD进行EVGE术中应用不同SG的结构特点以及术后内漏和其他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应用了2类、3种SG系统。其中近端内漏12例,远端反流5例,肋间动脉反流1例,其他原因1例。6例出现背痛。中转手术1例,术后8d内死亡4例,其中2例存在内漏。结论;用于TAD的SG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柔韧性及弹性;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远时,适合直形SG;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近时,弯曲SG更适合动脉解剖形态。裂口位于弓上或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cm时,更适用带分支的SG。  相似文献   

10.
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13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彩超特殊检查,测定和了解主动脉弓部、重要分支的直径和受累情况;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均属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峡部外伤后裂口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肾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手术治疗均获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第3d发生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腹主动脉瘤应用连体带膜支架植入腔内修复术者,术后出现左下肢供血不足现象,1周后又行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随访1~10个月,平均4.5月,疗效满意,生活状态良好,有的已恢复工作。结论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13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彩超特殊检查,测定和了解主动脉弓部、重要分支的直径和受累情况;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均属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峡部外伤后裂口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肾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手术治疗均获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第3 d发生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腹主动脉瘤应用连体带膜支架植入腔内修复术者,术后出现左下肢供血不足现象,1周后又行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随访1~10个月,平均4.5月,疗效满意,生活状态良好,有的已恢复工作.结论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1岁,既往饮酒致肝损伤病史1.5年,右侧小腿伤史6年,无高血压病史。因摔伤头面部、胸部及下肢等处后4h入院,胸痛、胸闷,以左侧为著,无意识丧失。入院后行胸部CT 检查结果提示:创伤性湿肺,左侧气胸,纵膈血管旁高密度影,考虑纵膈内血肿,主动脉管壁欠光整,可疑附壁血肿,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左侧第4肋骨折;行主动脉CTA结果提示:主动脉峡部造影剂凸出管腔,考虑主动脉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可能,周围有血肿,较前有所增加;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主动脉夹层(III型)可能性大。病人有继续出血表现,不积极治疗死亡率极高,考虑病变距左侧锁骨下动脉距离可满足置入覆膜支架要求,遂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术,主动脉造影结果示:主动脉夹层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2 cm 处,于病变部位成功植入REL A Y支架1枚,再次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夹层破口消失。术后5 d复查胸部CT 结果提示:主动脉覆膜支架贴壁良好,未见夹层影像。术前影像学检查见图1。  相似文献   

13.
脊髓动脉造影预防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使用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方法来判断Adamkievicz动脉的起源,并评价其预防截瘫的价值。方法:1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MRA示胸主动脉夹层假腔自T6平面发展至腹主动脉,在T8和T10平面分别有一夹层裂口。术中行两侧椎、甲状颈干、肋颈干、肋间、腰动脉与骶中动脉选择性造影。结果:造影显示该患者的Adamkiewicz动脉起源于左侧腰动脉(L2),术中用两个Talent移植物释放后定位于T6-T12平面,夹层完全封闭,术后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均无异常,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如常。结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是判断Adamkiewicz动脉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对于夹层裂口位于T8-T10平面的截瘫高危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来判断Adamkiewicz动脉的起源以指导手术中移植物的定位可以预防截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该院诊治的30例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主动脉内与左锁骨下动脉内各植入1枚支架;未有患者出现脑、上肢缺血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随访调查均显示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结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近端锚定区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的方式可有效延长锚定区,同时使左锁骨下动脉保持通畅,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江  赵志青  景在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406-1406
作者近期采用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graftreconstruction ,EVGR)治疗一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horacicdissectionaneurysm ,TDA) [1,2 ] 。患者男 ,43岁。因胸部撕裂样疼痛 1周入我院。螺旋CT动脉造影 (CTA)主动脉自动脉弓部开始出现夹层 ,弓部主要动脉分支无受累 ,夹层向下蔓延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止。髂总动脉及分支无受累。夹层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方约 2cm处 ,大小约 1cm。假腔内大量血栓形成 ,压迫真腔使其最窄处内径为 0 5cm…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突发胸痛、胸闷2月”入院,患者起病时有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及放射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入院行心脏彩超、主动脉64排CT、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等检查,诊断为马凡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 A 型),双侧髂动脉受累。术前使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降压药物,使动脉收缩压控制在110~130mmHg。自胸部正中切口,经右侧锁骨下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上肺静脉行左心引流,全身转流降温,术中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首先游离头臂动脉,转流降温后阻断升主动脉,先采用25号ATS 带瓣管道行 Bentall 手术处理马凡综合征,然后持续冷血灌注保护心肌。鼻咽温降至18℃时取患者头低位,停循环,分别阻断头臂动脉,进行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术中探查见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处主动脉内膜存在破口,导致假腔形成,左锁骨下动脉受累(见图1);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横断主动脉,直视下将直径32 mm 覆膜支架释放入降主动脉真腔,将人工血管远端与胸降主动脉和带支架人工血管吻合,然后再完成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血管与人工血管的吻合,左锁骨下动脉用人工血管直接连接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1-08经我科治疗的48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用CTA(CT血管成像)检查对病人进行评估,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监控下将带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夹层近端第一破口,支架置入后即行DSA.同时于术后1、3、6 mo及1 a以后每隔1 a行CTA随访,主要包括病人生存状况、内漏类型及残余夹层真假腔内径。结果:在腔内隔绝后,术中造影发现Ⅰ型内漏4例,2例近端内漏行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漏血较少,未予处理。术后1、3 mo复查CTA 1例内漏仍存在,但假腔直径未见扩大。Ⅱ型内漏1例,因漏血较少,未予处理,术后3 mo CTA复查内漏自行封闭。48例病人中,术中行左锁骨下动脉"烟筒"支架3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左上肢盗血综合征,也无心、脑、肺、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简捷和有效。  相似文献   

18.
沈莉莉  杨晓 《安徽医学》2015,36(4):476-478
目的:分析总结“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30例,其中28例患者于发病后2周施行腔内隔绝术。其中近端锚定区不足(锚定区<15 mm)的患者2例,1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另1例夹层第1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距离5 mm。施行“一站式”杂交手术者,先进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然后进行腔内隔绝术,封闭夹层破口及左锁骨下动脉。结果术中放置血管支架30个,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进入ICU监护12 h,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转流血管通畅,夹层大部分血栓化。结论腔内隔绝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创伤小,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一站式”杂交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男,52岁.2004-04-30因上腹部和胸背部剧烈疼痛2 d, CT诊断为腹主动脉瘤,急诊转入我科.因腹部CT不能明确诊断,急诊行核磁共振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变范围从左锁骨下动脉至肾动脉,DeBakey分型为Ⅲ型.入院后经降压等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因该患者有家族病史,强烈要求手术治疗,遂行动脉造影,明确破口位于胸主动脉降段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大部分夹层分离腔内血液已机化,破口处只残留一大小约1.0 cm×1.5 cm的小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8-02 ~ 2011 -08 经我科治疗的48 例 Stanford B 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 术前均采用 CTA(CT 血管成像)检查对 病人进行评估,在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监控下将带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夹层近端第一 破口,支架置入后即行 DSA. 同时于术后1、3、6 mo 及1 a 以后每隔1 a 行 CTA 随访,主要包括病人生存状况、内 漏类型及残余夹层真假腔内径。 结果:在腔内隔绝后,术中造影发现玉型内漏 4 例,2 例近端内漏行球囊扩张后 内漏消失,2 例漏血较少,未予处理。 术后1、3 mo 复查 CTA 1 例内漏仍存在,但假腔直径未见扩大。 域型内漏1 例,因漏血较少,未予处理,术后3 mo CTA 复查内漏自行封闭。 48 例病人中,术中行左锁骨下动脉“烟筒冶支架3 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左上肢盗血综合征,也无心、脑、肺 、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腔内隔绝术 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简捷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