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4月687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的防治和护理经验。结果颅内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为0.3%(2/687),治疗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及颅内脓肿清除术等。本组2例患者均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虽然很少见,但死亡率极高,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13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 a来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肺部感染7例,肝脏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多器官感染3例。因曲霉菌感染死亡7例,病死率为53.8%(7/13)。结论: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细致护理及严格消毒隔离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NIPPV的护理过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13例(86%)临床症状缓解,血气指标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得到改善。2例因病情严重改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只要通气模式合理,护理到位,通气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手术中维持体温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育红  田鸣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9-940
肝移植手术现在已成为治疗晚期肝脏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1] 。因肝移植手术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易造成术中低体温 ,而低体温对病人危害很大。因此术中体温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 2 8例肝移植手术体温保护的情况进行总结 ,以指导临床工作。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1999年 7月~ 2 0 0 2年 1月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晚期肝病患者 2 8例 ,年龄在 15~ 6 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 0 4岁。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3例 ,均实施原位肝移植术。1 2 保温方法1 2 1 手术室室温的保护 :手术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 1~ 2 3℃ ,避免过度使用空调制冷。1 …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是目前各种终末期肝病及肝功能衰竭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轴突和神经细胞相对完整为特征,占肝移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5%~10%[2],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2007-12收治肝移植术后并发CPM患者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作为脑出血组,按1:4比例选择48例同期施行肝移植术但术后无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入住ICU、Child分级、血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APTT和血小板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脑出血之间存在关联;术前Child分级(P值:0.022)和术中出血量(P值=0.025)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hild分级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这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器官移植中心3例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急性阑尾炎以及4例误诊为阑尾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肝移植术后第8,9,13d出现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包括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发热。3例均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术后顺利恢复。4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例为术后9d十二指肠憩室并穿孔,1例为术后6d空肠穿孔,2例术后5d及11d出现胆漏。结论肝移植术后阑尾炎的发病率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一旦确诊尽早行阑尾切除术。细致的早期监测与护理,是及早发现和及时确诊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阑尾炎、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 结果 经过细致的观察、护理,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均得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3例康复出院,另3例穿孔直径较大,腹腔污染严重,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分别于修补术后第2、9、3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恰当处理,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并发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细致的观察、护理,6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患者均得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3例康复出院,另3例穿孔直径较大,腹腔污染严重,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分别于修补术后第2、9、3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恰当处理,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并发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背景:虽然肝移植技术已经成熟,但肝动脉血栓形成仍是造成肝移植后移植物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动脉血栓形成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处理,只有再次肝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从2004-01/2009-12共实施726例成人尸肝移植,共14例患者经造影证实在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回顾性分析以上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14/726),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0d(1~41d)。14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6例表现为急性的肝功能恶化,4例表现为胆漏,1例表现为肝脓肿,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行急诊肝动脉再血管化,2例行肝动脉溶栓治疗,3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局溶栓治疗,6例行再次肝移植。本组肝动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死亡率为42.9%(6/14),其中2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后因胆道坏死、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溶栓后再次血栓形成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溶栓后因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死亡;2例再次移植后早期因严重感染死亡。8例患者康复出院,并常规随访18~66个月,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肝移植后18,29个月因肝癌复发死亡,以上患者随访过程中移植肝功能正常,肝动脉畅通。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在造成不可逆的胆道和肝实质损伤前,尽早恢复肝动脉血流可以避免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脑梗死、肺栓塞的风险很高,是骨科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探讨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缺血修饰蛋白(IMA)、基质金属蛋白-9的变化(MMP-9),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骨科住院患者60例设为骨折组,年龄65~85岁,平均71.7岁;男39例,女21例。骨折组中术后出现脑梗死1例,8例术后7 d的IL-6、IMA、MMP-9结果均异常。将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男27例,女13例。2组均排除患血栓形成性疾病以及肝肾疾患。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12在福州总医院肝胆病中心肝胆外科行肝移植的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12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6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12±4)h,平均输血量(7000±400)mL。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结节型肝硬化,术后均用FK506和激素二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结果:①无术中死亡,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余15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次。②15例存活患者均获随访,肝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未见上消化道大出血复发。其中12例患者生存超过半年,5例患者已过1年。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愈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红 《现代护理》2003,9(4):320-321
因致命的肝病 ,以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 ,来获得肝功能良好的恢复 ,称为肝移植[1 ] 。原位肝移植是在切除受体的肝后植入健康的肝脏。以使受体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我院于2 0 0 2年 4月 1 1日为 1例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首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第 6天从ICU转入肝胆外科病房。术后第 4 7天病人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9岁 ,乙肝病史 2 0余年 ,1年前开始出现腹胀 ,双下肢水肿 ,3月前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先后两次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诊断为晚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肝功能失代偿期合…  相似文献   

14.
自1984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共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机手术620例,术后并发缺氧性脑病44例,发生率约为7.1%。现将我们对44例并发缺氧性脑病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58岁,平均11.2岁。其中法鲁氏四联症6例(并发房间隔缺损2例),法鲁氏三联症2例,空间隔缺损31例(并发房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3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人脑损害在行体外循环后当即出现者39例,术后24~72小时出现者5例;轻度脑损害35例,表…  相似文献   

15.
程莉  石春凤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69-1971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有早期和晚期之分,早期ARF通常指发生在移植术后30d以内。肝移植术后早期ARF一般表现为:进行性的少尿、氮质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败血症、腹水及水肿等,酸碱平衡发生紊乱,最常见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上述症状在移植肝功能不佳时往往更加明显,非常类似于肝肾综合征的表现。因此,正确地判断出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相关危险因素十分重要。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肝移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院2001年11月~2005年6月共行肝脏移植手术8例,其中1例为再次肝移植、1例为亲体肝移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该手术的术中管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3~66岁,平均39.5岁;体重44~80 kg, 平均55.5 kg, 原发病为肝豆状核变性1例、晚期肝癌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肝移植术后阻黄1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除肝癌患者外,其他患者术前均有肝功能衰竭.1例亲体肝移植供肝者为患儿之父.手术时间6.5~16 h, 平均(10.5±2.8) h;无肝期40~165 min, 平均(116.5±10.8) min.出血800~13 000 mL, 术中输液(13 500.8±3 726.4) mL.  相似文献   

17.
6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6例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开腹减压引流及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6例患者中2例死亡,4例痊愈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回顾2003 年1 月至2010 年10 解放军107 医院完成的168 例肝脏移植患者中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68 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0 例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17.8%),28 例并发移植后脑病,2 例并发移植后癫痫.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高于肝癌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评分)20 分以上患者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高于APACHE 评分20 分以下的.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存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性、代谢紊乱、感染及其他一些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肝脏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是取得原位肝移植术后预后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凝集蛋白-1(ITLN-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8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随访1年发生HF情况分为HF组(92例)和非HF组(296例)。分析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ITLN-1、sST2、MCP-1对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后,血清sST2、MCP-1水平较高,均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ITLN-1水平较高,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保护因素(P<0.05)。将血清ITLN-1、sST2、MCP-1按照并联试验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联合预测,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4.56%,预测的漏诊率为5.5%。虽然联合预测的特异度(45.61%)、Kappa(0.254)均较低,且预测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测定128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60d)无出血患者、13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纽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表明,(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