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肝内胆管羹性扩张症的诊治进展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310009)曹利平,彭淑牖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即Caroli病,1958年首先由Caroli描述而得此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有关。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7岁,于1996年5月体检时,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内多个液性暗区,最大的约7cm×10cm,位于右叶外后上方,小的05cm×05cm左右大小不等数个。肝外胆管、胆总管、胆囊均未见异常。询问病史,述近3年经常有上腹饱胀、堵、消化不良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45例(86.5%),黄疸18例(34.6%)、腹部包块7例(13.5%).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47例显示胆总管囊肿或扩张.36例行CT检查,22例行ERCP检查获得确诊.手术方式主要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具体操作因胆管扩张症分型稍有差异.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囊肿发生癌变2例.结论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腹部包块.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其术前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采用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B超、CT及侵入性胆管造影技术的开展,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s病)的报道日见增多,对其癌变的诊断及治疗确较困难。我们近10年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3岁。3年前因右上腹痛伴高热、黄疸入院,B超及CT检查示肝内外胆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10例,男2例;平均年龄49.0岁(16~77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7个月。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饱胀感伴隐痛6例、右上腹肿块1例、黄疸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增强CT检查示肿瘤包膜完整、内有分隔者11例,分隔之间密度不一致;增强后内容物无强化,但囊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者9例。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瘤。仅有1例腺瘤恶变者于术后2年复发,另11例均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感伴隐痛、右上腹肿块、黄疸等;增强CT是其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是小儿较常见的胆道畸形,可发生于肝内和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易并发胆道结石、胰腺炎、胆管癌、复发性胆管炎、门静脉高压症、自发性囊肿破裂等严重并发症。CBD常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且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急性发作患者腹腔粘连严重,手术难度大且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其诊断与治疗对小儿外科医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总结分析小儿CBD的诊治经验,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6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44例CB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儿中女38例,男6例,男女比1:6.3;发病年龄为2~161个月,中位发病年龄为6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30例(68.1%)、皮肤巩膜黄染20例(45.5%)、恶心呕吐7例(15.9%)。37例行彩超检查,30例(81.1%)考虑为CBD;32例行CT检查,29例(90.6%)考虑诊断为CBD;20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20例(100.0%)均考虑诊断为CBD,其中18例(90.0%)伴有PBM。按Todani分型:I型34例(77.3%),IVA型10例(32.7%);按董氏分型:C1型26例(59.1%),C2型8例(18.2%),D1型8例(18.2%),D2型2例(4.5%)。一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29例患儿术中出血(80.0±25.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8.0±1.6)d;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左半肝切除+右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1例术中出血150.0 mL,术后住院10 d;一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T管引流术,3个月后行二期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6例患儿术中出血(500.0±125.0)mL,术后住院(11.0±4.2)d;1例行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患儿术中出血200.0 mL,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术后住院24 d,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术中失血200.0 mL,术后住院7 d;7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IVA型。40例获随访20~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患儿均恢复良好,5例未行手术治疗患儿中3例(60.0%)症状反复发作,1例因反复发作胆管炎死亡。结论:MRCP诊断CBD的准确率高,且能显示有无PBM及PBM类型,术中可根据MRCP显示的胰胆管汇合部位而避免损伤胰管并完全切除病变胆管,可作为诊断CBD的首选方法;董氏分型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为部分IVA型患者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7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2例曾误诊为肝囊肿行开窗引流术。6例病人CA19-9升高,1例甲胎蛋白(AFP)轻度升高,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正常。7例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均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14例,胆管囊腺瘤恶变3例。术后随访8~60个月无复发。 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前难以确诊,易恶变,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11.7%),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结石残留24例(18.8%),后经胆道镜T管成功取石9例.103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疗效优良91例(88.3%),再手术6例(5.8%).结论 术前准确的病情评估,选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配合胆道镜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残石率、避免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成人型胆管扩张症临床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探讨影响胆管扩张症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并手术的110例成人型胆管扩张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价董氏分型与Todani分型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比较腹腔镜、机器人与开腹手术对董氏C型(即TodaniⅠ型)胆管扩张症的手术疗效。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随访该110例病人的远期疗效,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结果 110例病人按董氏分型,B型1例,行肝切除术;C型92例,均行胆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D型17例(D1型10例,D2型7例),在10例D1型病人中行胆管囊肿切除术9例,行肝切除术1例,在7例D2型病人中行肝切除术5例,行肝移植术1例,另1例行胆管囊肿切除术。本组110例病人的实际手术方式与董氏分型推荐的手术方式基本一致。9例行胆管囊肿切除的董氏D1型病人中,3例病人术后肝内扩张病变胆管残留,1例病人术后继发胆管结石。本组的胆漏发生率为6.4%,其中董氏D型的胆漏发生率为23.5%,明显高于C型的3.3%(P0.05);胰漏发生率为16.4%,其中董氏C2型的胰漏发生率为54.2%,明显高于C1型的4.4%(P0.01);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10.9%,所有胃排空障碍事件均出现于术后有胆漏或胰漏的病人中,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81,P0.01)。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P0.05),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放手术(P0.05),三组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董氏D型病人术后易发生胆漏,董氏C2型病人术后易发生胰漏,胰漏、胆漏是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2)董氏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和并发症的预判作用优于Todani分型;(3)对于董氏D1型病人,应用围肝门技术能彻底切除肝内病变胆管,可降低远期病变胆管癌变与成石的风险;(4)对于董氏C型胆管扩张症病人,尤其是董氏C1型病人,微创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能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ion,CBD)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0例C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均行超声检查,57例(81.4%)诊断为CBD,示于胆总管走行区有不甚规则球形、纺锤形、棱形,且与胆总管近端相连通的无回声区,其内腔壁光整,部分有斑点状细密回声或稍强回声结石声影,其中1例还合并有与部分肝内胆管分布、走向一致且与其连通的纺锤形或囊状无回声区。45例(64.3%)行CT检查,43例诊断为CBD,示部分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有不甚规则扁圆形、囊柱状或梭形扩张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轻度占位效应,周围组织结构受压、推移、变形。65例(92.8%)行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均诊断为CBD),示肝内部分胆管、胆总管呈蝌蚪样、不甚规则囊柱状或梭形扩张,呈长T2信号影;MRCP图像呈高信号,且扩张胆管与胆道树相贯通。70例患者中,Ⅰ型66例(94.3%),Ⅱ型1例(1.4%),Ⅳa型1例(1.4%),Ⅳb型2例(2.9%)。68例患者(Ⅰ型65例,Ⅱ型1例,Ⅳb型2例)行扩张胆管+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Ⅰ型患者行扩张胆管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余1例Ⅳa型患者行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3例(18.6%)发生轻微并发症,包括术后短期腹痛、腹胀6例,胆汁漏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肠道菌群失调1例。术后全部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6~56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发生单纯性胆管炎4例,胆管炎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胆管炎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吻合口稍有狭窄、轻度黄疸2例,胆管感染2例。结论 CBD的临床表现一般不甚典型,而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首选B超检查,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及分型也起重要作用,MRI和MRCP能对CBD作出准确分型及定位。CBD的治疗原则为完全切除扩张胆管并重建胆道,对扩张胆管的彻底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7年4月-2005年8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最小为56 d,最大为54岁。其中≤16岁7例。按Todani分型:Ⅰ型12例,Ⅳa型3例,Ⅴ型1例。术前行BUS检查16例,BUS+CT检查9例,BUS(B-model ultrasonography)+MRCP 4例,其中经皮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1例,均明确诊断。全组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11例,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1例,囊肿切开T管外引流术2例。术后发生胰漏1例,治愈。因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炎反复发作术后3年再手术1例。非手术治疗1例。结论BUS可作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首选检查项目。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因其无创,可提供完整清晰胆管树影像,有助于临床分型及术式的选择。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主要术式。局限于一叶/段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氏病)可选择肝切除。同时应注意对胆管狭窄、结石的处理。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eng’s multiple operative dissector,PMOD)可提供较为清晰的术野,从而避免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术式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上海,200433)钱光相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又称Caroli病,临床并非罕见。它可累及单侧肝内胆管或双侧肝内多处肝胆管,常同时伴有肝外胆管扩张,由于胆汁潴贸易于并发化脓性肝胆管炎、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有35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1例行囊肿外引流术,3月后再次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并发症胆漏2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死亡。37例经1~8年随访,1例表现轻度反复发作胆管炎,其余均痊愈,无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MRCP对该病有较高的检出率;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的经验. 方法 对2000~2004年间收治的4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不适32例(74.4%),黄疸9例(20.9%),呕吐28例(65.1%),腹部肿块2例(4.7%),发热7例(16.3%),6例伴结石,3例并发胰腺炎.43例行B超检查,17例行腹部CT检查,均诊断为胆总管扩张.33例Ⅰ期开腹胆总管囊肿切除、Roux-Y吻合术.6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Roux-Y吻合术.4例Ⅰ期胆道造瘘、Ⅱ期胆总管囊肿切除、Roux-Y吻合术. 结论 B超和CT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Ⅰ期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与空肠Roux-Y吻合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收治的18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方式。 结果:4例为体检发现,其他14例均有不同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疼痛11例,腹部肿块3例,伴有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症状2例。B超和CT提示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可呈多囊或单囊,内壁可见乳头状物。均获得手术切除,18例肝内胆管囊腺瘤中6例发生癌变。 癌变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5个月(27-58个月)。结论:术前确诊肝内胆管囊腺瘤困难,肝内胆管囊腺瘤易恶变,发现后应早期手术切除,可有效防止复发或恶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率为28.6%(8/28);根治性手术率75.0%(21/28),中位存活时间30个月;姑息性手术率17.9%(5/28),中位存活时间8个月;探查活检术率7.1%(2/28),分别存活2个月和4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合并结石的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姑息性手术可提高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内胆管瘤13例。发现长期胆管结石、胆道感染并发肿块、硬化是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认为术前术中诊断性穿刺、术中快速切片和胆汁肿瘤标记物测定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