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AL)是临床上一组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其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治疗反应及转归与典型的急性白血病有所不同 ,临床报道较少。现将 16例该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一个以上部位骨髓穿刺增生减低 ,原始+早 (幼 )≥ 0 .30 ,有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改变 ;②不同部位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增生低下 ,无骨髓纤维化。1.2 一般资料 病史 2 0天~ 1.5年 ,2例 (12 .5 % )起病急 ,14(87.5 % )例起病缓。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年龄 5 8.3岁。1.3 临床特征 从贫血为主要症状者 11例 (6 …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0年—1987年收治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进行临床分析,占7年来895例急性白血病总住院数3.2%。其中19例(占63%)的患者起病缓慢,呈亚急性过程,表现不典型,症状隐袭。并发症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其次为颅内出血。老年人对化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细胞毒药物联合化疗是近30年来急性白血病治疗上的一大进展,但极少数病例在化疗中,可并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我们自1977年以来共发现3例,特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伴妊娠处理相当困难,急性白血病(AL)伴妊娠的处理就更难了。1978年8月~1990年3月,我们协作处理再障伴妊娠3例,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 L_2)伴妊娠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再障年龄分别为29、27、27岁,再障病程分别为10、1、15年,均经骨髓穿刺或活检,诊断依据1981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标准。就诊时孕期分别为4、3、5个月,外周血象检查分别为Hb39~52g/L;WBC1.5~3.6×10~9/L;Pt36~44×10~9/L。产前处理除抗感染(青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为主)、止血(止血敏)、降压利尿外,主要予定期输新鲜血,选用叶酸、维生素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病因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参照苏州全国急性白血病分型座谈会的分类意见,结合法、美、英七学者(FAB)协作组的分类建议,对400例急性白血病定型分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10 9/L 的急性白血病 ,为高肿瘤负荷的高危型白血病。我院共收治 16例 ,占同期急性白血病 16%。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为我院 1989年~2 0 0 1年住院病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男 10例 ,女 6例。年龄14岁~ 72岁。按 FAB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5例 ,其中 L11例 ,L2 3例 ,L3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NAL L) 11例。其中 M2 3例 ,M31例 ,M4 3例 ,M51例 ,M63例。AL L 以 L2 多见 ,NAL L 以 M2 、M4 、M6 多见。1.2 临床表现  16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10例白血病前期(自前),系收集自1955年到1984年间的病例。其中除3例系于第123医院工作期间病例,余为本院病例。男9例,女1例,年龄为19~62岁,40岁以下9例。起病形式以贫血症状为主者7例,出血症状2例,1例以肺炎为初发症状。发病迄就诊时间为1~6个月,3个月以内者7例,症  相似文献   

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系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具有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消耗和广泛出血等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急性白血病亦常并发DIC,近几年我们收集了资料较为完整的急性白血病并发DIC 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病例16例,对患者的一般状况、发病时间、首发症状、血小板、CRP、1,3-β-D葡聚糖、血培养结果感染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治疗后的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1,3-β-D葡聚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发病日龄为生后5~36 d,平均(14±5.5) d;喂养不耐受、频繁呼吸暂停、反应差、发热是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常见首发症状;多数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1,3-β-D葡聚糖增高,抗真菌治疗7 d后多数患者血小板可恢复正常,治疗2~3周后C反应蛋白、1,3-β-D葡聚糖可恢复正常,应用氟康唑、卡泊芬净治疗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性败血症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血小板减少、1,3-β-D葡聚糖增高可考虑早期真菌感染,氟康唑仍为首要治疗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一线药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3年我院收治16例小脑出血病例,结合文献作以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小脑出血发病规律及CF意义、治疗措施与转归,从而指导临床工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小脑出血16例中,男13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47~66岁,全部病例发病1周内均入院。合并高血压病11例,合并糖尿病2例,同时合并冠心病。TIA病3例。1.2临床征象11例头痛,眩晕呕吐13例,意识障碍4例,肢体偏瘫6例,脑膜刺激征7例,双侧肢体瘫疾1例,吞咽困难2例,眼震10例。1.3CT扫描 全部病例均经CT头颅扫描而明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脑卒中死亡者为非糖尿病的2倍,这已引起国内外重视。现报导我院收治的糖尿病50例,合并脑血管病16例,结合文献略加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16例),女2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59.9岁。病程:1~4年者20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3例(占18.7%);5~9年者11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6例(占37.5%);10年以上者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 Wilson 氏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铜代谢异常所致,真正病因尚不清楚,认为是肝脏溶酶体缺陷致使血浆铜兰蛋白减少,少胆道排铜减少,体内器官特别是肝、脑、肾组织铜的沉积过多,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异常,其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裂隙灯下发现特征性的角膜周围色素沉着(K—F 环)。因本病症状多样,儿童与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9年1月~1999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病人76例,现就其病因及诊断治疗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龄5~85岁,平均40.28±15.36岁,21~60岁者63例,占82.89%,病程4小时~20天,平均5.54±5.02天。 1.2 病因 按发生机率大小依次为胆道系统疾病23例(30.26%),饮酒17例(22.37%),饱食10例(13.15%),油腻饮食6例(7.89%),高脂血症者3例(3.95%),上呼吸道感染3例(3.95%),妊娠、分娩各1例(各占1.32%),无明显诱因者12例(15.79)。 1.3 辅助检查 联合检测血柯萨奇病毒(CV)、EB病  相似文献   

16.
王新生  易军 《安徽医药》2001,5(3):193-193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wenson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例。结果 全部患儿随访3-18mon,无1例发生失禁、污粪、便秘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Swenson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报道骨巨细胞癌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16例。其中男儿例,女4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8岁。病理报告细胞学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全部采用瘤骨殷切除及其重建,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膝关节融合10例,游离腓骨移植2例,尺骨代桡骨、桡腕关节融合1例。12例患者获得2年以上随访无复发,1例术后16年复发.我们认为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上要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要认识到骨巨细胞瘤是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复发后恶变率高,因此我们主张对细胞学分级在Ⅰ-Ⅱ组的骨巨细胞瘤行瘤段骨切除及保肢重建肢体…  相似文献   

18.
用目前的检查方法诊断白血病前期是有困难的。只有在病情演变过程中确诊为白血病后才能回顾性诊断,故1984年河南洛阳会议改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现结合我院收住的一例病人,报告并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内科血液组自1976年开展骨髓内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共31例(对照组为静脉化疗32例)收到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木文报道50例白血病(包括32例急非淋~*,9例急淋~**和9例慢粒急变~***)的R带核型分析结果。作者发现87.5%的急非淋和77%的急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88.8%的慢粒急变除Ph(?)染色体外还附加新的异常。对异常核型的临床意义结合文献作了讨论,认为染色体R显带分析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因而是一种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