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双剂量增强门静脉系统成像(CEMRV)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健康成人行循环时间(TT)和主门静强化峰值持续时间(DPE)血管成像扫描时间测试,对2mYs,3ml/s注射速度时TT,主门静脉峰值信号(SPE)和DPE与注射时间(TI)的差值(△T);首先取正常志愿者分2组,每组10例。按Cd—DTPA(0.2mmol/kg)的剂量分别以2ml/s,3ml/s的注射速度作三维稳态快速激发序列(3DFISP),比较不同注射速度ECMRV原始图的信噪比及ECMRV影像;10例主门静脉病变患者行2raYs注射速度剂量CEMRV。结果2ml/s与3ml/s注射速度下分别测得TT为(9.6±1.7)s和(7.6±1.5)s。SPE为92.0±10.5和113.0±7.6,DFE为(11.5±1.5)s和(8.5±0.5)s及△T为(4.8±0.9)s和(4.0±0.2)s,CEMRV信噪比为60±2和80±2,两组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O.01)。10例主门静脉病变组CEMRV图像清晰,对主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各分支显示清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在主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采用不同触发扫描技术的主动脉3D-CE-MRA的图像资料,对比其图像质量及扫描成功率。结果:采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质量,失败率0%。其他触发技术扫描的图像质量一般。结论:获得高质量的3D-CE-MRA图像,扫描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很关键,利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能获得高的图像质量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在主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采用不同触发扫描技术的主动脉3D-CE-MRA的图像资料,对比其图像质量及扫描成功率.结果:采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质量,失败率0%.其他触发技术扫描的图像质量一般.结论:获得高质量的3D-CE-MRA图像,扫描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很关键,利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能获得高的图像质量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技术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的技术方法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8例病人进行靶血管3D CE-MRA检查.其中脑动脉14例,颈动脉9例,胸主动脉8例,门静脉4例,股动脉3例.成像技术包括3D CE-MRA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图像质量优良者达97.4%,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2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证实.结论高质量的3D CE-MRA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CE-MRA)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c MRI)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显示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1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c MRI和CE-MRA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影像特征。结果:1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病灶分布于颈髓5例,于胸髓12例。呈实质性结节型6例,囊肿伴空洞型11例。病灶直径<10mm 11例,病灶直径>10 mm 6例。对于病灶直径较大的患者,c MRI可以发现其周围迂曲的流空血管信号。CE-MRA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实质、供血动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CE-MRA及c MRI具有特征表现,CE-MRA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是确诊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原位肝移植(OLT)术前受体血管的评价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的3D-DCE-MRA图像,包括动静脉血管的信噪比、对血管变异的显示及血管管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 30例OLT患者术前3D-DCE-MRA检查均获成功.动脉平均信噪比20.58±3.74,门静脉平均信噪比13.43±4.12;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其中MichelsⅡ型1例、MichelsⅢ型2例、 MichelsⅤ型1例及MichelsⅥ型1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17例, 肝动脉轻度狭窄2处,中度以上狭窄4处,腹腔干起始部狭窄1处,第二肝门处静脉系统狭窄3处,3D-DCE-MRA均准确显示.结论 3D-DCE-MR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第二肝门处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可以对肝动脉的变异和狭窄、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以及第二肝门情况做出准确评价.3D-DCE-MRA可以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血管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技术的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颈动脉3D CE-MRA的参数设置、实际操作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法、扫描方式、对比剂速率,以及是否使用生理盐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采用透视触发技术(主动脉弓显影至最亮时启动扫描)、维持对比剂速率2.0~3.0 mL/s、使用生理盐水维持团注,可提高3D CE-MR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下肢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下肢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行3D-CEMRA检查患者21例。21例患者中,下肢动脉成像12例,静脉成像9例。检查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于老年或儿童患者安排家属陪同,以提高患者的配合性;安置好患者体位,使其感到舒适并保证下肢血管全部显影;检查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适情况,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安抚患者情绪;动脉成像时注意造影剂注射的剂量和速度;静脉成像时注意匀速推注造影剂。发现动脉硬化12例,下肢静脉血栓8例,肿瘤压迫致静脉回流障碍1例。图像质量优者16例,质量良者5例。  相似文献   

9.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是否应用对比剂,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单纯依赖血液流动特性而实现的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优点是对血管腔的显示更加可靠、对血管狭窄程度的显示比较真实、一次注射对比剂可以显示多部位的动静脉等,这些优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替代了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但其缺点为需要注射对比剂,无法提供血液流动的信息,如无法显示锁骨下动脉窃血时椎动脉的逆向血流^[1-3]。近年来,由于以下几点的发展,使得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重新焕发青春。①文献报道使用钆对比剂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即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特别是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4-5];②磁共振硬件和软件的进步,如并行采集技术,它可以显著减低采集时间^[1,6];③昂贵的对比剂.特别是在日本,这直接导致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n。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2月1日至6日在美国Chicago举行了第77届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世界各地有五万三千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会议主席Carl Zyak教授称这一盛会是放射学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 of radiology)。会议的宗旨是:通过会议论文、图片展览、设备的展示和操作来促进放射学的持续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Carebolus与testbolus两种测试方法在磁共振CE-MRA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Carebolus与testbolus两种测试方法在CEMRA中的有效性。方法 搜集行CE-MRA的病例64例,其中头颈部26例,胸腹部18例,四肢20例。均在行CE—MRA前先进行Careb01us(51例)或testb01us(13例)测试。结果 用Carebolus测试的有5例显示不满意;用testbolus测试的有1例不满意。其余CE—MRA效果均满意。结论 Carebolus与testbolus两种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成像血管和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DF患者行3D FLASH CE-MRA检查,扫描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通过后处理技术获得满意的下肢三维血管树像;1周内同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被分为:A级(正常/狭窄程度〈50%)、B级(狭窄程度≥50%)、C级(闭塞)3个级别。以DSA为“金标准”,综合评估CE-MRA的准确性。结果(1)15例3D CE-MRA检查,显示满意的血管率达100%。(2)CE-MRA与DSA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44〉0.75, P〈0.05);两种检查技术对血管狭窄程度A与C级判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94、0.84,均〉0.75,P均〈0.05);两种检查技术对B级评估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8,〈0.75〉0.4,P〈0.05)。(3)3D CE-MRA对DF下肢动脉病变阳性诊断率96.0%,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3.3%、2.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0%、96.7%。(4)3D CE-MRA对血管狭窄程度A、B、C级敏感性分别为96.7%、80%、84.6%;特异性分别为98.0%、92.9%、97.1%。结论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尤其是A、C级判断,3D CE-MRA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虽无法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但CE-MRA敏感性、特异性很高且有无创伤性、无辐射、无肾毒性、快速、对比剂较少等优势,有望取代DSA和CTA,作为DF下肢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或心肌病的患者行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CMRA,其中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评价CMRA图像质量,并与CAG相对照,评价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结果 1例CMRA图像质量较差,为1级;余49例CMR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为2~4级.33例经CAG证实的患者共286段血管中,CRMA可显示238段(238/286,83.22%),未显示48段(48/286,16.78%).以患者数、血管支和血管段为单位,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17/21)、79.31%(23/29)、84.62%(33/39),特异度分别为75.00%(9/12)、91.09%(92/101)、75.00%(33/44),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5.00%(17/20)、71.88%(23/32)、75.00%(33/4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9.23%(9/13)、93.88%(92/98)、96.91%(188/194),准确率分别为78.79%(26/33)、88.46%(115/130)、92.86%(221/238).结论 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CMRA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4.
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3.0T磁共振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胸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接受胸主动脉常规CE MRA或应用EZ-Step技术的CE MRA检查,后者扫描过程中应用<0.1 ms非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代替常规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除视野外,其余各项MR扫描参数及对比剂用量均尽量保持一致.比较胸主动脉常规CE MRA及应用EZ-Step的CE MRA二种技术总的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信噪比等.结果 应用EZ-Step技术后,MRA检查时间显著缩短,与常规CE MRA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48±0.50和2.66±0.56,P>0.05);图像信噪比轻度下降(P<0.05),但诊断准确性未受影响.结论 在进行胸主动脉MRA时,使用EZ-Step技术可以缩短扫描时间,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是利用3.0T MR诊断急性主动脉疾病有效而省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3.0T MR全心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冠心病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3.0T磁共振全心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可疑冠心病(CAD)检出的能力,探讨临床应用3.0T CE-CMRA的可行性。 方法 对30例可疑CAD患者在1周内先后行CAG和CE-CMRA检查。CE-CMRA检查应用心电门控、呼吸门控、反转回复序列、分段梯度回波序列,以0.3 ml/s速率注入钆贝酸二葡甲胺(0.2 ml/kg)和15 ml生理盐水,延迟60 s开始采集数据。以传统CAG为金标准,计算CE-CMR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 成功完成26例CE-CMRA检查, CE-CMRA诊断CAD患者、段落、各支血管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22/26)、78.30%(285/364)、87.50%(56/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1.05%(124/153)、91.67%(22/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17/19)、80.62%(208/258)、90.32%(56/62)。CE-CMRA对右冠状动脉的显示率为86.15%(112/130);左主干100%(26/26);前降支98.46%(128/130);回旋支83.33%(65/78)。26例CE-CMRA中,17例图像为Ⅳ级,8例为Ⅲ级图像,1例为Ⅱ级图像,无0级和Ⅰ级图像。 结论 3.0T CE-CMRA的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可作为检出CAD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MR血管成像(MRA)技术发展迅速,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价值不断提高。作者综述了MR脑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复习了在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血管畸形、静脉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呼吸运动适应参数对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全心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呼吸运动适应(resp move.adap)参数的使用与否对呼吸平稳患者成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34名志愿者进行全心对比增强检查,其中26名志愿者成功完成检查。应用序贯抽样方案分为A和B两组,每组13名志愿者。A组使用参数resp move.adap,B组不使用该参数。应用两样本U检验及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成像质量及段落显示率。 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6.00,P=0.034),右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5,P=0.012),前降支节段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4,P=0.016),回旋支节段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9,P=0.135)。组间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比增强全心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对于呼吸平稳的患者,不使用resp move.adap参数成像的效果优于使用该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范围主动脉夹层(AD)3.0 T两段式双期3D CEMRA的扫描技术特点与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14例大范围AD患者行循环时间(TT)测试和3D FLASH-turbo MRA序列3D CEMRA连续2期扫描。比较真、假腔在TT、峰值信号(SPE)和3D CEMRA信号方面的差异;观测AD双腔的双期显影、内膜破口及腹主动脉分支与双腔的关系,结果与主动脉DSA对照。结果 AD真、假腔TT分别为(13.4±4.8)s、(17.5±4.7)s(P0.01);峰值信号分别为108.7±28.4、83.5±39.3(P0.05)。真、假腔双期3D CEMRA信号分别为第一期:391.4±83.7、142.9±77.2(P0.01);第二期:225.0±66.1、231.6±80.0(P0.50)。双期3D CEMRA上AD双腔呈特征性动态显现:第一期,真腔全程显影,假腔节段性显影;第二期,真腔信号减退,假腔全程显影。检出内膜破口23个,数量、位置与DSA一致;8个呈血流喷射征。5条左肾动脉、3条右肾动脉和1条腹腔动脉干开口于假腔。结论基于AD双腔血流动力学差异的TT测试和双期扫描,是大范围AD 3.0 T两段式双期3D CEMRA的技术要点,该方法可满足大范围AD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9.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ha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for detecting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animal studies. We report a case of activ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 diagnosed with MRA in an elderly patient. Clinical, radiologic, and surgical finding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对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