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素问·调经论》阴阳虚实寒热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一阴阳平衡状态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病理状态变化。阴阳的偏盛偏衰,可表现为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不同证候,故张介宾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此即通常所说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病机。今之所言的这四种病机虽然可致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候,但与《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有显著不同。试析如下。1“阳虚则外寒”与“阳虚则寒”“阳虚则外寒”,是指外邪袭表产生表证恶寒之机理。此…  相似文献   

2.
《素问.调经论》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內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內寒。其论与后世所说的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古今含义不尽相同,现从概念、病机及治法上做一区别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热(火)"是中医六淫之一,"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因而火热之象多见于阳盛或阴虚。如果在阳气虚弱的情况下,出现身热、面红、烦躁、疮疡、口渴、脉大等,就可称之为阳虚热象,在产生机理与治疗上均有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4.
人体的形气、水火、寒热、动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它和能量代谢及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刺志论》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中医所讲的气,主要属于阳的范畴,其作用是维持正常体温,“熏皮熏肉”,及供给生命活动和劳动所需的能量。古人把气视为“力”,又比喻为“炉中之火”,如汉代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说:“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  相似文献   

5.
计小清  于见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66-1066
中医认为在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是说明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治疗上当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此因虚致热,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6.
<正>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疾病的发热与否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关键。因此,临床工作者必须所认识。下面,仅结合个人体会作以浅谈,请予指正。一、发热的病因和分类中医对发热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这说明发热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有互相转化,消长的变化,随着阴阳的转化而变化。按八纲辨证和病因分类,可分为: (一) 表热证:可分表虚和表实发热(包括半表半里证之发热)两种,其病因主要为外感六淫。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仲景留给后人的一部不朽巨著。书中的许多留传至今的名方虽药味寥寥 ,但用之于临床效如桴鼓 ,细琢摩之 ,张仲景组方精妙之处体现在“着眼于寒热同治 ,用心于气机升降 ,留意于正邪强弱 ,落脚于阴阳自和”等诸方面 ,从而积极发挥“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作用 ,现分述如下。1 寒热同治 ,权衡调控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了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素问》中“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即为此意。寒热随着病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亦可出…  相似文献   

8.
《内经》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就是说,逆而治之者,多为顺症,寒热分明,易于诊断的病情。笔者尝谓:假如病人临床表现为阳盛阴虚,则须辨明是因阳盛而阳盛阴虚,还是因阴虚而阳盛阴虚,如病人表现为阴盛阳虚,则须察知是因阴盛而阴盛阳虚,还是因阳虚而致阴盛阳虚。这是阴阳胜负中的一个虚实问题,如果辨证不清,抓的不准,难免举手便错。《难经》曰:“勿实实,勿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告诫。假令病属阳明阳盛热实,自可以白虎汤清之,是热者寒之也;假今病属太阴阴盛虚寒,自当以理…  相似文献   

9.
中医立治是连接病机与方药的桥梁,是指导组方用药的理论依据。因此探讨立法思路,对于开拓、研究古方,创制新方,提高临床疗效是有重要意义的,现谈谈个人的认识。1 立法的总纲是协调阴阳,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阴阳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反映出阴阳偏衰偏盛,或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或“阳虚外寒,阴虚内热”的病理变化,因此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治疗上应即时纠正阴阳的失调。阴阳失调不外乎阴阳有余或阴阳不足,在立法上有余当泻,不足宜补。1.1 泻其有余适用于阴阳偏盛的各种实证。例如:“阳盛则热”应以寒凉之药,清其热,泻其阳有余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什么要辨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病机”,张景岳释日:“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审察病机,就是要审察疾病的本质关键,疾病的变化所在,疾病的发病原由和疾病的传变去向。概言之,就是辨证分析。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展示了许多辨证法则,如《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经文中的阴阳、虚实、内外、寒热,实际上是八纲辨证的初步模式。《内经》的病证学,对于大量的复杂的病证,大多是以藏府经络为系统进行分类,如咳嗽,分五藏六府咳。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在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是说明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治疗上当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此因虚致热,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2.
火者,热也,其性属阳,故阳盛则外热.阴阳者,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虚,阳盛于外,则阴虚于内,故阴虚则内热.或问阳盛则阴虚,内外皆热,然张仲景何用麻黄汤以辛温发散,此非伤阴乎?此不明火之性也.  相似文献   

13.
阴阳燥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阴阳各具潮湿、干燥之性,燥邪当属阳邪之列,进而言阴阳偏盛偏衰,可致燥湿之病,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湿多兼寒,阳虚则湿,甚则寒,阴虚则燥,甚则热。其治阳盛则清热为先,润燥即在其中,阴虚则润燥为先,其甚则滋阴盛火并行;阴盛则祛寒兼燥湿,阳虚则视其在脾在肾,在脾宜温燥,在肾宜温润。药性的刚柔燥润,与四气五味结合,对药物性能、功效的认识就更全面了。阴阳燥湿论宜与阴阳寒热论相结合,以构成中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寒热是八纲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根据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寒,阴虚生热的理论,寒热的变化反映了阴阳的盛衰。临床辨别疾病的寒热对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很重要。早在《灵枢》中对寒证、热证即有分散的描述。《伤  相似文献   

15.
对《难经·五十八难》中“阳虚阴盛”“阳盛阴虚”含义的注释历来具有争议。笔者认为这两个证候是外感病的两种极端的特殊情况,而非常见的伤寒病证。汗法和下法是这两个证候的针对性的治法。汗法的原理是引气出表,下法的原理是引气入里。若在“阳虚阴盛”“阳盛阴虚”这两种证候中颠倒这两种治法很容易致人死亡。这两种证候和治法的提出立足于汉唐时期医学作品中常见的表里阴阳平衡的观念之上。用表里平衡观能更好解释“阳虚阴盛”“阳盛阴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句,自唐代以来,医家多宗王冰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说,亦即以“阴虚、阳虚”而论治。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临床验证,认为此句应解为“阴盛、阳盛”才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原文融会尽合。其病理,为阴盛而迫阳外现,阳盛而格阴于外。其治法,为“从治”之法。现将个人的理解试述如下,仅供青年读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外寒和内寒两个方面论述了寒咳的病因病机,分别从表寒侵袭、寒湿寒痰、外寒内热、阳虚感寒四个角度,总结薛汉荣教授对寒咳的治疗经验,并列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8.
1“阴虚则内热”的原意及演变《素问·调经论》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院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意思是说,阳虚之所以内热,是因为劳役过度,致使形体和胃气衰弱,食欲减退,中气不足,上焦下院都不通畅,胃气郁遏而生热,热气上熏胸中,故出现一系列的内热证候。《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中用甘温的小建中场治疗虚劳顿热,可谓拓“甘温除热”之先河。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本人脾胃久衰、多病缠身的切身体验,认识到“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元气之充足,皆…  相似文献   

19.
痹病新识     
痹发于内:痹病的病因自《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论始,历代医家多沿袭其说,强调外邪致痹的重要性。经多年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病主要是内外合邪,而内外之间又以正虚为本,是发病的关键。脾虚外湿易侵,血虚外风易入,阳虚外寒易袭,阴虚外热易犯。人体阴阳有盛衰之不同,对病邪的反应也有差异,有化寒或化热,从实或从虚的不同转化。阴盛或  相似文献   

20.
肾阳虚衰可致阴寒内盛,肾阴亏虚又可致内热之证。此二证多发于年老体衰者,或大病久病之后,系肾中精气受损,阴阳失其平秘所致。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以及张介宾云:“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为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为寒。”临证应辨清虚实真假,立方遣药又当灵活变通。笔者就肾虚寒热的辨治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