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典经络理论本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本输、气街、四海、关合枢等古典经络理论的本义。方法:以《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为依据,结合简、帛医书及历代注家见解,深入分析探讨。结果:古典经络理论是涉及某些经络结构的理论,其原本意义有三:说明经脉起止走向,说明经气双向运行,说明六经六气六脏六腑亲和关系。绪论:古典经络理论强调经脉向心行走,经穴向心排列,经气双向运行,六经各有亲和。 相似文献
2.
3.
4.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梁繁荣,谢克庆,和中俊,何志国(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主题词经络学说/历史,医学史,汉朝1993年2月,四川省绵阳永兴镇二砖厂施工时发现-西汉木椁墓(编号YSMZ),并从该墓中出土一件人... 相似文献
5.
经络实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目前在经络实质研究的方法上大都是用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去研究经络实质。由于经络理论的形成受古代中医整体观、中医系统论的影响, 因此在研究的思路方法上, 应该以中医整体观、系统论为前提, 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去研究经络实质。 相似文献
6.
7.
<正> 经脉根结、标本理论始见于《灵枢·根结》篇和《灵枢·卫气》篇,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络实质现代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因而,研究经络学说,探讨经络的实质,无论是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必须以中医观点为指导,以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才有可能不使这一研究步入岐途,最终揭示经络的实质。本文对从50年代兴起的“经络实质研究”的工作与有关假说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脉似附着于一定组织上的功能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灵枢》有关经脉的论述,结合笔者针灸临床体会,设人体经 附着于一定组织上的功能带,并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推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经脉不是独立的系统及组织,不是单一组织的功能体现,而是借助于“筋膜”类组织,产生特殊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的调节体系。并针今后经络实质的研究提出了想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经络腧穴电磁特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经络电磁特性研究方面的文献20余篇,分别从经络电磁特性的研究、经络的电磁成像、经络的电磁模型三方面对经络腧穴的电磁特性研究概况做了介绍.结果表明,经络穴位有明显的电特性,这些特性可能会随人体状态、时间、环境等变化而变化.根据电磁特性,可对经络成像和许多经络现象进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经络本质.经络的这一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寻找实现经络生理调控功能的信息载体——兼论经络本质研究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找实现经络生理调控功能的信息载体,为阐明经络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和信号转导的理论、方法并援引相关实验数椐。结果:针刺穴位时,被刺细胞产生了Ca^2 振荡(在胞内)并引发Ca^2 波(在胞间),其幅频信号中可能蕴含有经络通路和生理功能调节信息。结论:钙离子(Ca^2 )以及配合针刺实现在细胞间Ca^2 波接力传递的三磷酸肌醇(IP3),可能是人们长期探寻的调控人体经络网络的信息载体;它们联同在经线上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on),构成了经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成文于公元前1500年以前的古埃及医学纸草文书记录了现代解剖学定位无法解明和生理学功能难以阐述的metu系统.大多数的疾病治疗都是如何疏通metu,调节metu,平衡metu,从metu中排除有害物质,恢复metu的正常功能.古埃及人认为人体的metu形成相互连接的管道网络进行能量与信息的流通,具有沟通身体外部与内部器官的作用,这与经络-脏腑联系功能描述十分雷同.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的著作中,也有描述人体表面的联系通道 "phleps".在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也有类似的channels系统.公元前15世纪左右,古印度Charaka Samitha描绘了人体的"nadis"管道系统,该系统携带"rasas"(生命之液),它由脐部发出联系全身.因此可以认为,医学发展的萌芽阶段,都有类似channel或经脉一类的联系通道的叙述,但met一词竟与汉字"脉"的发音一致太引人注目.从年代来说,met诞生的时代"脉"字尚未在中国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5.
经络物质构成模型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大重要"物质"支柱。继提出经络物质构成模型后,依据结构与机能是辩证统一的原则,笔者对国内、外同仁所完成的大量与经络解剖同位、生理类同的实验观察进行较深入的探究后发现,"阳阴互根""卫气"等常人看似难以理解的中医基本概念,均可在经络这一生命期间呈液晶态的体液上物质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大鼠经脉线上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正常健康大鼠经脉线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二步法免疫酶技术和ASIAS-2000自动扫描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多条经脉上的Cx43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缝隙连接蛋白Cx43广泛表达于表皮上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皮下筋膜的肥大细胞以及肌肉肌膜细胞的胞浆胞膜中,经统计学分析,肾经足底段、膀胱经背部段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邻近对照线,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缝隙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与经络高度相关,由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可能在经络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经络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疾病的轻重以及病势的转归。通过辨识病邪在脏腑与肢体的内在关系、时间进程中的内在变化、气血流注时的空间层次,推测经络病机为经络病机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3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从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主要功能论述如何认识经络;通过审、切、循、按、扪的经络诊察方法,查找异常经络;采用刮、吸、割、揪、捻等法调整经络;运用通经络、调情志、节饮食、注起居保养呵护经络,以达治未病之目的,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前人的经络概念、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正确认识经络实质。方法:以《灵枢》中有关经络论述为指导,综合我国学者多年来经络研究的成果,归纳、总结了构成经络实质三大要素,即经络组织结构、经络作用通路及经络效应表现的相关资料。结论:提出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络脉是小血管,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