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茎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例阴茎癌患者实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和要点。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106min(90~13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60ml(50~80ml)。术后患者未发生腹股沟区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结论:阴茎癌患者实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能有效避免开放手术后常见的腹股沟区皮肤坏死、切口长期愈合不良的问题,是微创治疗阴茎癌的一种有效方法。术中优秀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阴茎癌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术式,包括多种手术途径:腹股沟韧带上下方S型切口,腹股沟韧带F方平行斜切口或弧形切口等,但传统开放手术术后感染、皮瓣坏死、淋巴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约50%。自2003年Bishoff等开展阴茎癌经双下肢皮下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以来。腹腔镜以其微创性极大的避免了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高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1年6月(国内首次)对1例阴茎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经腹皮下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腹腔镜下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10~50(20±9)ml。一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60~100(75±9)min,平均清扫出淋巴结4~17(15±2)枚。8例患者淋巴结阳性,其中淋巴结阳性伴癌结节2例。术后出现双侧淋巴漏2例、单侧淋巴漏2例,单侧下肢水肿2例,单侧淋巴囊肿2例,单侧蜂窝织炎1例。随访期间出现单侧局部复发2例,阴囊皮下转移1例,肺部及骨转移1例。结论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阴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并行文献回顾,规范阴茎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等。结果:所有患者中46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行阴茎全切术联合会阴部造口术;其中,20例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例患者行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8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标准清扫术,6例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鳞状细胞癌43例,其中高分化19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1例;疣状癌4例;湿疹样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患者定期随访5月-70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月,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外口狭窄、阴茎切口感染、腹股沟区皮肤坏死、淋巴水肿等。结论:对阴茎癌患者,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并根据指征合理选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时机和方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阴茎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并随访分析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阴茎癌患者的年龄、发病病程、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预后、术后复查时间及结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时生存状态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行阴茎全切术联合会阴部造口术;19例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例患者行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7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标准清扫术,6例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鳞状细胞癌43例(高分化19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1例),疣状癌4例,湿疣样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患者定期随访3~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50(25.25,52.50)个月,有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外口狭窄3例、阴茎切口感染1例、腹股沟区切口皮瓣坏死伴感染2例、淋巴水肿4例。随访期间有5例患者死亡,其余存活良好。结论 对于阴茎癌患者来说,合理地选择肿瘤切除方式,根据指征合理地选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时机和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顺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接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术前病理证实为阴茎鳞状细胞癌,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术后检查发现,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约占75%,淋巴结炎性增大患者约占25%。在术后随访中,出现淋巴积液的患者约占10%,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20%,出现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约占10%。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6.3±5.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0.6±11.1)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9.2±1.2)d。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下与腹股沟皮桥手术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75例阴茎癌患者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阴茎原发灶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其中22例患者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53例患者使用腹股沟皮桥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皮桥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除淋巴结数量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腹股沟皮桥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00.73±7.97) min 、(119.85±7.37)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09±4.94) mL、(51.32±5.83) 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27±3.72) d、(11.53±4.29) 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8.00±2.81) d、(9.53±2.2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2.95±9.53)枚、(13.98±8.9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腹股沟皮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股沟皮桥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阴茎癌是男性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Sotelo等[1]研究表明,30%~60%的患者在最初诊断时就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阴茎癌患者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传统的阴茎癌手术治疗模式为阴茎局部切除或阴茎全部切除.唐勇等[3]2011年6月在国内新开展了阴茎癌腹腔镜经腹皮下腹股沟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由于该手术为国内新开展的术式,与传统的开放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相比较,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点,目前尚缺乏相关护理经验.因此,本文就阴茎癌腹腔镜下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唐杰  王娟  张晶  刘开江 《新疆医学》2012,42(12):112-113
外阴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较少见的一种肿瘤,淋巴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外阴癌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开放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切口有多种,但因伤口大,切除组织多,术后易造成术区皮肤坏死,伤口长期愈合不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对于腹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2009年6月~2011年9月,我科共收治外阴浸润癌8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均采取腹腔镜下行淋巴结清扫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例外阴癌,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8.0岁。1.1.1病例纳入标准:①8例均为经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1.
13例阴茎癌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旨在提高对阴茎癌的诊治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1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1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2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结果:术后病理结果: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4例行淋巴清扫术者2例证实淋巴结转移,2例为炎性增生。术后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1例出现单侧腹股沟区皮瓣部分坏死。术后13例获得随访1~5年,2例因出现广泛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其余患者存活至今。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行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或降低阴茎癌根治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均需施行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40例阴茎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循证护理组20例和传统护理组20例,传统护理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理全过程中结果。结果循证护理组总并发症、早期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阴茎癌根治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子宫内膜癌Ⅰa~Ⅰb期和1例侵蚀性葡萄胎Ⅰ期患者行腹腔镜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术;对5例子宫颈癌Ⅰb1~Ⅱa期及1例子宫内膜癌Ⅲa期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总手术时间190min~450min,平均320min。术中总出血量250ml~900ml,平均440ml。术中无1例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9.5日。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子宫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在外阴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我院采用腔镜在8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运用中的手术配合步骤和关键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每台手术平均用时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约400 ml,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使用腔镜手术使此类手术得到很大进步,其方法,微创,安全,术后愈合差,切口感染,愈合不佳等并发症大大减少,护理措施得当,在获得根治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升  吴铁林  许建挺  殷民  周立斌  龙慧民 《浙江医学》2020,42(24):2675-2677
目的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与开放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泌尿外科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62例阴茎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腹腔镜术式(腔镜组)30例,开放术式(开放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原发肿瘤复发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与开放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但腹腔镜术式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在临床有选择性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 990年1月—2 0 0 2年1 2月收治阴茎癌4 6例,1 995年以后31例均在术中行无选择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并对淋巴结活检阳性患者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4 6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5 9.4岁。发现阴茎肿块1个月~2年  相似文献   

17.
杜春  郭亮 《甘肃医药》2013,(9):700-702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包茎,2例肿瘤局限于阴茎头且未有阴茎海绵体侵犯者行阴茎头切术,1例肿瘤局限于阴茎头且有阴茎海绵体侵犯者及合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6年,平均4.6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包茎与阴茎疣状癌发生相关。阴茎疣状癌多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MRI增强可判断有无阴茎海绵体侵犯,并据此采用阴茎头切除或阴茎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12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共清扫178个淋巴结,其中6个淋巴结有肿瘤细胞;盆腔淋巴结清扫时间30~142 min,平均82 min;出血量30~120 ml,平均58 ml。结论: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膀胱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10例阴茎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10例病例中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阴茎部分切除术6例,阴茎全切术2例,阴茎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为阳性),1例因广泛肺部转移而行单纯放化疗。10例患者随访1~10年,1例1年内死亡,2例2~5年内死亡,7例生存5年以上。结论:包茎、包皮过长是阴茎癌的重要诱因,HPV感染可能与阴茎癌发生有关。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阴茎癌的有效方法,放、化疗及联合治疗疗效尚不确切。术后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阴癌行改良腹股沟小切口(5 cm)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外阴癌行广泛外阴切除术( RV)+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OPL)的55例患者中,30例行RV+传统OPL(传统大切口组),25例行RV+改良OPL(改良小切口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小切口组腹股沟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传统大切口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口裂开、切口感染、下肢水肿、蜂窝组织炎、淋巴囊肿、慢性淋巴水肿、下肢外展功能受限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大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阴癌行改良OPL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