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我们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90例便秘患者中,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43例;直肠黏膜脱垂85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9例;会阴下降57例;较多患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能更简单了解直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滕君  仇玕 《中外医疗》2010,29(4):25-25,27
目的应用排粪造影方法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造影分析;以期提高对排便困难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50例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使用卢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直肠前突患者2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例,内脏下垂及肠疝3例,肛管息肉2例。结论排粪造影方法目前是便秘患者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对其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优于传统的钡灌肠、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动态排粪造影检查,选用4帧/s的采集速度数字化摄影,然后对直肠-肛管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17例便秘患者中出现直肠前突者16例,肛管狭窄1例,直肠前突患者合并盆底肌痉挛12例,合并耻骨直肠肌肥厚4例,合并直肠黏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便秘患者用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并测量患者静坐、提肛及力排时肛直角、肛上距、乙耻距、骶直距及肛管长度。结果:数字胃肠机获取图像优良,相关解剖结构及标志点显示清晰,测量准确。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口梗阻,表现为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粘膜内套叠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等,常为多种功能性疾病并存。结论: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可准确显示肛管直肠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伟  金鑫  陈龙 《吉林医学》2011,(10):1896-1898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充盈像和黏膜像。并测量肛直角(ARA)、肛上距(DUAC)、乙耻距(DSPC)、骶直距(DSR)。结果:150例便秘患者中,10例正常,140例异常。结论:排粪造影动态观察盆底形态,是较传统的钡灌肠、内镜检查更为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治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等肛肠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并分析其便秘的原因。方法对109例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109例便秘患者中23例表现正常,86例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其中男19例,女67例。86例患者中直肠前突51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6例,会阴下降29例,内脏下垂26例,直肠黏膜脱垂24例,直肠内套叠5例,其中多种功能性出口梗阻异常并存46例。结论排粪造影对便秘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 1990年全国便秘诊断标准 ,我院对大便困难、便秘、解不尽伴肛门会阴区坠痛等临床状症的 90例病人行排粪造影检查 ,共发现 10种肛门出口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本院经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后突 8例 ,全部合并有耻骨直肠肌肥厚或直肠粘膜内套迭。我们认为直肠后突为耻骨直肠肌肥厚或直肠粘膜内套迭造成排粪出口梗阻后随着直肠内压力反复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改变。 8例经肛肠外科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松解和直肠粘膜下硬化剂注射后 ,复查排粪造影 ,直肠后突基本消失。本文就直肠后突的 X线诊断标准及分度方法 ,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8.
<正>便秘的常见原因是功能性出口梗阻[1],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是多个脏器的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肛门指诊、内镜检查以及钡剂灌肠检查均侧重于形态学检查,排粪造影检查是在患者行排便时,观察肛管、直肠的动态表现,是侧重于功能的检查方法,是对便秘诊断比较敏感可靠的检查方法。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功能性梗阻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我国于80年代中后期由上海长海医院卢任华教授率先应用于临床,现已普遍推广应用。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  相似文献   

9.
仿真排粪造影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法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48例便秘患者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9例有异常表现;183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结论:便秘患者大多数有出口梗阻型便秘存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动态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的病因。方法:对150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女性92例,男性58例,年龄18岁~82岁,平均年龄45.0岁,病史在1个月~30a。结果:对150例患者排粪造影检查,发现有直肠前突72例、直肠内套叠33例、直肠前壁黏膜脱垂75例、会阴下降44例、盆底痉挛综合征36例、内脏下垂8例、骶直分离3例、耻骨直肠肌肥厚17例、内括约肌失弛缓1例、乙状结肠疝15例、直肠外脱垂1例、子宫后倾20例、内括约肌肥厚2例、乙状结肠冗长50例。结论:当出现直肠前突时,不但要观察前突的深度和宽度,更需要观察其排空情况;子宫后倾和乙状结肠冗长引起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冉勇  李林霞 《海南医学》2007,18(7):23-23,72
目的 评价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对慢性便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26例慢性便秘患者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 结果 结肠运输异常23例,出口梗阻者124例.其中直肠前突84例,会阴下降66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和/或直肠内套叠54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9例,耻骨直肠肌肥厚症11例,内脏下垂7例. 结论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检查对慢性便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检查对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便秘患者做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结肠运输异常者59例,出口梗阻者72例,两者均存在者45例。结论由于结肠运输异常和出口梗阻常合并存在且相互作用,所以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更加准确的鉴别功能性梗阻与结肠运输所致的便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在出口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出口性便秘患者,经肛门注入200 mL~300mL硫酸钡糊.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65例病例中,直肠前突48例,盆底肌痉挛综合征5例,直肠内脱垂6例,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乙状结肠冗长3例.结论:排粪造影为诊断出口性便秘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导致慢性便秘的病因。方法:自1997年至1999年,开展了结直肠盆底动力学检查,包括结直肠传输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GITT),排粪造影(Defecography),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法(Anal canal manometry)。结果:45例患者中,部分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所引起,有12例为结肠运输障碍性,33例既有功能性出口梗阻又有结肠慢性传输。结论:直肠盆底动力学检查在诊断慢性便秘的病因,方面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便秘患者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X线表现在分析便秘原因中的应用。方法对109例便秘患者先做结肠运输试验,再进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109例便秘患者,结肠运输试验异常者35例,排粪造影异常者86例,综合分析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诊断为结肠慢运输17例,功能性出口梗阻86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联舍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区分结肠慢运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钡糊法与钡液法排粪造影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钡糊法排粪造影(DTB)与钡液法排粪造影(DBS)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便秘者均于检查当日进行钡液法与钡糊法排粪造影自身对比。结果:直肠平均内径钡糊法比钡液法大1.16cm;直肠平均容积钡糊法为钡液法的2.2倍;发现异常的24例钡糊法均显示钡剂梗阻或嵌塞,钡液法仅2例有少量滞留;排粪(空)时间钡糊法平均每例9s,钡液法为2.5s;显示出口梗阻原因的能力钡糊法较优者14例,钡液法较优者6例。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排粪造影检查以钡糊法为好,先灌入少量高浓度钡液能提高造影质量。  相似文献   

17.
曾大奎  曹跃勇 《四川医学》2007,28(12):1339-1340
目的 提高对功能性便秘造影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42例成人功能性便秘采用灌肠或/和排粪造影检查分析,归纳其病因、分型、影像检查和表现。结果 阳性率92%,结肠型便秘85例;直肠型便秘12例,混合型便秘34例。结论 功能性便秘运用造影检查阳性率高,结肠运动与排粪反射状况是造影检查的基础,既可排除器质性便秘,并能对功能性便秘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进行了38例排粪造影检查,其中对照组13例,异常组25例。结果:对照组排粪造影均无异常。异常组发现22例功能性出口梗阻疾病,另外还发现3例先天性巨结肠为器质性梗阻。结论: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直肠前突与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临床和动态排粪造影资料。对直肠前突病例的力排过程进行动态回放,并分析其表现。结果①310例有直肠前突。392例有直肠内脱垂,353例有会阴下降,69例有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95.20%(397/417)的病例至少存在两种异常,无单发直肠前突病例。男女患者间比较,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直肠内脱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肠前突病例力排过程动态回放:直肠内钡剂排空或接近排空、直肠远端增粗粘膜堆积226例,占72.90%;直肠内钡剂不排或呈滴状排出、远端粘膜脱入肛管和(或)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71例,占22.90%;前突囊袋缩小不明显、囊袋后方直肠内脱垂13例,占4.20%。结论直肠前突不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明确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仿真与钡液法排粪造影的效果,为诊断出口梗阻性便秘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方法:23例便秘者进行仿真与钡液法排粪造影,并对比两种造影方法。结果:仿真排粪造影比钡液法排粪造影更接近排粪的生理状态,在病变的检出及严重程度的判定等方面明显优于钡液法。结论:仿真排粪造影比钡液法的诊断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