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其在肝纤维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从我院近两年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对其常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经组织活检诊断,45例表现为肝纤维化,17例表现为未肝纤维化;对比两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两组PLT存在显著差异,P0.01;另PT、APTT以及TT均存在差异,P0.05;Fbg无差异,P0.05;结论:运用凝血指标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进行诊断,可有效掌握纤维化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探讨其对于该疾病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本院接受磁珠凝固法检测的2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同期1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探讨两组凝血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出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人员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指标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纤维蛋白原实施临床监测有利于促进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现象,改善其预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虎杖片和胸腺腺肽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12例慢性乙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正常服用护肝药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虎杖片,对照组肌肉注射胸腺肽肤,均3月为l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虎杖片和胸腺肽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治疗组62例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26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ALT、AST和蛋白电泳γ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虎杖片的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肝纤维化指标,则无此改变(P>0.05)。虎杖片和胸腺肽均能升高SOD水平(P<0.01),虎杖片还能降低MDA的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各项实验指标,(P<0.05或P<0.01),而对照组对此作用不明显。结论:虎杖片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早期纤维化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能明显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少脂质过氧化在肝脏蓄积,抑制肝纤维化过程,对肝脏组织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符合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并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不嗜酒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脂肪肝患者Ⅲ型前胶原(PC 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 Ⅳ)、层粘蛋白(LN)均高于健康者(P<0.05—0.01),低于肝硬化患者(P<0.01);重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 Ⅲ、C Ⅳ、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且阳性率较高。结论:重度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肝纤维化指标的多项联检对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判断与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 A )、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 N )和Ⅳ型胶原(CⅣ)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1例肝病患者(肝炎组24例,肝硬化组39例,肝癌组18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A、PCⅢ、LN和CⅣ等4项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肝病和对照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及各组肝病间HA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肝硬化组织、肝癌组 HA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P<0.01),肝癌组HA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血清HA 、PCⅢ、LN、C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CT 灌注成像与血清学指标对兔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40只肝纤维化成模兔及10只对照兔行灌注成像,取得不同肝纤维化级别肝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检测肝纤维化兔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 型胶原(IV-C)和层黏连蛋白(LN)值,随后行病检根据肝纤维化诊断评估标准进行分期分组,分析组间灌注参数值,同时分析灌注参数及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VP 值呈下降趋势(P <0.05);S0、S1期分别与 S2、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HPI 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r =-0.84,P <0.05;r =0.62,P <0.05)。血清学指标HA、PCⅢ、IV-C 和 LN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HA、IV-C 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较为密切(P <0.05)。结论双源 CT 灌注成像与血清学检查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临床对肝纤维化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定量检测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6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定量检测和肝组织活检,对照研究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肝包膜厚度,脾脏长径、厚度,脾门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以及胆囊壁厚度,并评价超声定量检测对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结果S0-S2期肝纤维化患者各检测指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S4期患者各检测指标均屁著高于S0、S1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定量检测对轻、中度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准确性分别为92%、97%和82%。结论超声定量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优势,且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此类患者的重要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陈群  沈嫱  宋光辉 《广东医学》2016,(4):557-559
目的:探讨声学结构定量( ASQ)在脂肪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SQ技术对健康体检者46例(正常肝组)、脂肪肝患者48例(脂肪肝组)及肝纤维化患者42例(肝纤维化组)进行定量分析。对ASQ技术测得定量参数包括曲线众数、曲线均值、曲线标准差以及蓝红曲线下面积之比( Ratio)进行比较。以正常肝组为参照,建立脂肪肝组和肝纤维化组的各定量参数的ROC曲线。结果与肝纤维化组和正常肝组相比较,脂肪肝组各定量参数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纤维化组与正常肝组间的RM、RA、BA、BSD及Rati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BM、R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SD以外的定量参数诊断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诊断肝纤维化的(P<0.05)。结论 ASQ技术是一种无创、敏感而准确的声学定量诊断方法,其能客观地反映肝脏组织声学特性,ASQ技术对脂肪肝病变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护肝降酶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对照组在基础常规治疗上加重组干扰素α-2α50×106 U,肌肉注射,每两日1次。8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IV型胶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回声、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有减轻,但治疗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能抑制肝炎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对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1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抗病毒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指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是组间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现象,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强肝胶囊对11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生化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98%,对照组有效率为85.4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蛋白、球蛋白指标、透明质酸(H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强肝胶囊在抗感染、提高血清清蛋白、调节免疫方面的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旻爽  苗荟 《河北医学》2013,(11):1610-1613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COPD)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痰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2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PI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桶状胸、湿罗音等体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透亮度、胸廓增大等x线检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肺功能、血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间质纤维化可以并存,在临床表现上与单一疾病表现差异明显,体征、x线、肺功能、血气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于诊断慢性阻客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保肝治疗上加用扶正化淤胶囊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黏蛋白(LN)数值均明显降低,组间C检验示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Zhe虫丸合用卵磷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患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大黄Zhe虫丸合卵磷脂;对照组口服凯西莱,观察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A、LN、PCⅢ、IV-C、ALT、AST有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1、P<0.05)。结论:大黄Zhe虫丸合卵磷脂的抗纤维化作用优于凯西莱。  相似文献   

16.
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肤、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对各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5119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肢原肤、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应用χ^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项指标在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的检511结果均高于正常值且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项指标在各肝病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以HA的检测数值和检出率为最高。结论:4项指标均可不同程度的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检测指标,而其中以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血脂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08例作为实验组,抽取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所有对象肝纤维化4项和血脂6项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各组患者肝纤维化的检测指标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重型肝炎组和肝炎肝硬化组的HA、LN、PCⅢ、ⅣC的值比急性肝炎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在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肝炎肝硬化组外,在其他肝病组T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在肝炎肝硬化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APOA1在各组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OB仅在肝炎肝硬化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综合指标血清肝纤维化及血脂的联合检测,能准确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种肝疾病患者血清中铁蛋白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几种肝疾病患者血清中铁蛋白(Ft)水平,旨在将Ft作为判断疾病的一项检测指标。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Ft,酶动力法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t在血清中的水平,乙肝病毒携带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乙肝、急性乙肝、重症肝炎组两两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肝硬化和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Ft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81。结论:Ft可作为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方法:采用凝固法,检测163例淋巴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同时在99例健康人中检测这三项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淋巴瘤患者FIB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背(P〈0.01),PT、APTT较健康对照者延长(P〈0.01);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凝血各项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化疗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之间凝血各项指标也无显著差异(P〉0.05);对化疗有效患者化疗后FIB显著低于化疗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凝血功能的紊乱,FIB与淋巴瘤患者化疗疗效存在相关性,因此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监测凝血指标,为临床发现和预防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87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治疗组)及护肝片治疗(对照组),观察肝功能变化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IV)水平;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肝片治疗组疗效明显低于拉米夫定+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组(P〈0.01),护肝片治疗组HA、CIV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