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茶多酚(TP)对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 加入TP干预后检测细胞NF-κB的核移位率、TGF-β1mRNA阳性指数、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等。结果:茶多酚浓度为0.4-40μg/L时细胞NF-κB的核移位率、TGF-β1mRNA阳性指数、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等均低于未用TP干预的细胞(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P对高脂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NF-κB活化、TGF-β1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 并阻止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sTGFβRⅡ)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SD大鼠MI模型,3 d后存活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为MI组、pAd-sTGFβRⅡ组(携带TGFβRⅡ胞外区基因即sTGFβR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和空载体组,并另设假手术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取心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TGFβRⅡ基因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分析MMP-9的活性。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和空载体组HR、LVEDD、LVESD、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EF明显下降(P<0.01)。(2)与MI组比较,pAd-sTGFβRⅡ组HR、LVEDD和LVESD明显减小(P<0.01),EF明显升高(P<0.01);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sTGFβRⅡ干预能够改善MI后心功能,抑制TGF-β介导的MMP-9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核心和关键作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的变化。 方法:制备大鼠皮肤全层切伤模型,长度1.5-2.0 cm,深及筋膜层。于伤后0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处死大鼠,取损伤部位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创伤愈合的早期阶段(伤后1-5 d),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胞浆、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胞浆及肉芽组织中;随着创伤修复时间的持续,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创伤后1-5 d最强,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创伤后六七天时开始明显表达。可见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先于转化生长因子β3,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胶原形成及创伤修复关系密切,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愈合后期表达量有升高趋势,其可能与创伤后期的组织改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糖尿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3周后将各组动物复合背部1.3 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 结果与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伤口愈合明显延迟,创伤后第4,8,12 和16天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术后第8天,糖尿病组大鼠肉芽组织成熟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正常对照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时间递增趋势,而糖尿病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的后期(第12天后)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期创面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相对正常对照组减少可能是导致创面愈合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定坤丹对PCOS 模型大鼠TGF-β1、CTGF 和AR 表达的影响,探讨定坤丹治疗PCOS 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中、低剂量定坤丹(4.5、2.25、1.125 g/ kg)干预DHEA 诱导的PCOS 大鼠模型,采用ELISA、免疫组化、RT-PCR 及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TGF-β1、CTGF 和AR mRNA 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坤丹高、中、低剂量组E2、LH 及T 均下降,FSH 则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CTGF 和AR mRNA 及蛋白表达均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坤丹对PCOS 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卵巢组织中TGF-β1、CTGF 和AR 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体外对整合素β6(ITGB6)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LPA诱导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经LPA诱导,收集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TGB6 mRNA及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利用转染有TGF-β应答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片段并融合萤火虫荧光报告基因片段的转化貂肺上皮细胞(TMLC)作为TGF-β活性报告细胞检测活化的TGF-β。结果: (1) 10 μmol/L LPA诱导2 h后,ITGB6 mRNA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 10 μmol/L LPA诱导4 h后,上皮细胞表面ITGB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 抗αVβ6抗体可阻断LPA诱导的活化TGF-β,但不能阻断LPA诱导的ITGB6 mRNA的表达。结论: (1) LPA可诱导上皮细胞ITGB6 mRNA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2) LPA诱导的ITGB6 mRNA 表达不依赖LPA 诱导的TGF-β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和表达可调控性鼠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从刀豆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抽提总RNA, 克隆鼠TGF-β1基因;经穿梭载体与可调控性腺病毒载体骨架连接, 鉴定后在HEK293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后, 取上清采用ELISA方法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TGF-β1重组腺病毒经测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等鉴定, 与预期结果一致;病毒感染细胞的上清液经ELISA检测, TGF-β1的表达量为(91.16±3.70)ng/L。结论:构建的可调控性鼠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得到了正确表达, 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背景: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其长远预后的重要因素。 目的:观察环孢素对于小肠移植物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近交系F344(RT11vr)大鼠和Lewis(RT11)大鼠作为小肠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分别在建模后7,28,60 d进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移植物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因子mRNA转录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进行定位。 结果与结论:在建模后7-28 d应用环孢素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转录水平呈现明显减低趋势;在28-60 d,停用环孢素后该因子表达则明显升高。说明环孢素对于异系小肠移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PI3K/CTGF)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予TGF-β1刺激,观察CTGF和collagen I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PI3K信号通路的活化;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先处理A549细胞后,观察TGF-β1刺激下CTGF和collagen I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CTGF特异性siRNA干扰A549细胞中CTGF的表达后,观察TGF-β1刺激下collagen I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和PI3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果: TGF-β1可以诱导A549细胞中CTGF和collagen I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I3K信号通路的活化;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以部分逆转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中CTGF和Collagen I mRNA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干扰CTGF可以降低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collagen I mRNA和蛋白表达,而不影响PI3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CTGF是TGF-β1/PI3K信号通路调控的即刻早期反应效应蛋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中collagen I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2(TGF-β1和TGF-β2)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SMA)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方法:20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15例和成人皮肤5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3种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妊娠早期的胎儿皮肤中, TGF-β1, 2和α-ASMA呈弱阳性表达,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大;在妊娠晚期胎儿和成人皮肤中这3种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多于妊娠早期胎儿皮肤(P<0.01)。TGF-β1, 2的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 内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 α-ASMA蛋白定位于肌成纤维细胞和汗腺上皮细胞内。结论:TGF-β1和TGF-β2可能在皮肤的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皮肤损伤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TGF-β3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对深Ⅱ度大鼠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组)、表皮转化生长因子组(EGF组)和TGF-β3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组(TGF-β3组),制作10% TBSA烫伤模型,各组给予对应治疗,检测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烫伤创面组织变化,SP法观察烫伤皮肤组织中TGF-β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烫伤后14d、21d,创面愈合率TGF-β3组最高,与EGF组及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4d及21d,C组、EGF组与TGF-β3组之间TGF-β1及TGF-β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d到21d,TGF-β3组与C及EGF组之间的TGF-β3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3转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在创面上持续分泌TGF-β3蛋白,降低TGF-β1及TGF-β2的水平,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创伤后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的异常反应,随之而来的就是畸形、运动功能障碍等诸多问题。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被认为在瘢痕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报道及结论,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组处理,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免疫组化检测ɑ-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TGF-β1 10 μg/L作用3 d,NRK52E小管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椭圆形,变得肥大,胞体拉长,扫描电镜下,见成纤维细胞状,失去上皮细胞特有的顶端-基底极性和表面的微绒毛结构,透射电镜下胞浆中见到微丝和致密体结构,骨架标志上肾小管上皮细胞较具特征性的细胞角蛋白-18表达减少,肌成纤维细胞标志性的α-SMA表达增多,Ⅰ型胶原分泌增多;加入TGF-β1中和抗体和CTGF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大部分阻断TGF-β的作用,而正义的CTGF寡核苷酸不能阻断TGF-β的作用。 结论: NRK52E细胞中,CTGF作为TGF-β的下游效应因子,介导了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胎盘组织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及其受体(TGF-beta receptor,typeⅠandtypeⅡ,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评估TGF-β1及其受体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妊娠组和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TGF-β1、TGFβRⅠ和TGFβRⅡ的分布与定位,并通过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TGF-β1和TGFβRII的平均光密度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增加(P<0·01),TGFβRI的平均光密度也较正常妊娠组增加(P<0·05)。结论TGF-β1、TGFβRI和TGFβRII在滋养细胞的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着重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小鼠来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培养体系中同时应用GM-CSF和TGF-β1培养的TGF β-DC,用脂多糖(LPS)观察其对外源刺激的反应,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型,应用BrdU ELISA法通过96 h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同种异基因刺激能力,ELISA法测IL-12 p70的分泌水平,分别用半定量RT-PCR法和FCM检测Toll-like受体4(TLR4)表达。 结果: TGF β-DC与常规培养的未成熟DC(imDC)相比,CD80、CD86、I-Ab、CD40表达更低。LPS对TGF β-DC的促成熟作用反应不明显,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升高的幅度不大,异基因的刺激能力提高不显著,且IL-12 p70的分泌下降。RT-PCR与FCM都显示TGF β-DC较imDC弱表达TLR4。 结论: TGF β1能抑制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TGF β-DC能抵抗LPS的促成熟作用,并可能与其TLR4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TGF-β2)在口腔扁平苔癣(OLP)固有层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TGF-β1,TGF-β2在OLP和正常口腔粘膜(NOM)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和表达量。 结果: OLP固有层中TNF-α阳性率77.27%(17/22),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1。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胞浆内或胞膜上。TGF-β1阳性率45.45%,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TGF-β2阳性率27.27(6/22),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见于细胞外间质、成纤维细胞等。 结论: OLP固有层中,TNF-α和TGF-β1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对局部炎症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6(IGFBP2、IGFBP6)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 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2、IGFBP6在HSC-T6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TGF-β1各处理组IGFBP2、IGFBP6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GFBP2、IGFBP6在TGF-β1诱导活化后的HSC-T6中表达明显增强,IGFBP2、IGFBP 6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过程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生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方法,每周3次,共8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每只大鼠按每100 g体重分别给予20 mg、10 mg、5 mg姜黄素灌胃处理,每周3次,共8周;设立正常组、肝纤维化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脏和血清。比色法检测血清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ROS水平明显升高,姜黄素可显著降低ROS水平(P<0.05);姜黄素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PDGF大量表达,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上述因子的表达(P<0.01)。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以及TGF-β1和PDGF的表达,从而发挥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是否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量的异常以及这种异常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和原代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TGF-β1水平,进一步应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法将TGF-β1基因转染HL-60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及G418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应用RT-PCR、白血病细胞集落培养、裸鼠移植瘤成瘤试验、片段化DNA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内TGF-β1、bcl-2、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变化等方法了解外源性TGF-β1基因对HL-60细胞体内外增殖、凋亡的影响。 结果: 白血病细胞株和原代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转染TGF-β1基因后,HL-60细胞内TGF-β1 mRNA表达上调,bcl-2、hTERT mRNA表达下调,细胞体外增殖受抑制,集落形成抑制率达78.3%,裸鼠移植瘤生长受抑制,荷瘤鼠生存期延长,细胞呈现凋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凋亡比例达73.4%。 结论: 内源性TGF-β1水平降低是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外源性TGF-β1基因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基因通过下调bcl-2、hTERT mRN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家庭的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IgA肾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家庭为基础,利用遗传不平衡原理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gA肾病的相关关系。 方法: 用PCR-RFLP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采用家庭为基础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体型相对风险(HRR)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病例追踪随访。 结果: ① 106个满足经典TDT分析的核心家庭中,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等位基因频率不比预期值高,168个家庭的扩展TDT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果(χ2=0.558, P>0.05;χ2=0.399, P>0.05)。②130个满足HRR分析的核心家庭中,HRR分析显示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不使病人具有更高的发病风险(Genotype-based HRR χ2=0.677, P>0.05,Haplotype-based HRR χ2=0.650, P>0.05, HRR=0.865)。③296例IgA肾病病人的追踪随访发现:肾功能恶化组CC基因型出现频率显著增高[χ2 (CC/others)=10.402, P<0.01, OR=2.900]。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和肾病的病程进展相关。但和IgA肾病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