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麻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术前访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幼琼  许敏  肖家宁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11-2012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患儿多为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并发症多,而且与儿童交谈的技巧也有别于成人,具有一定独特性。所以术前访视技巧应用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全面收集资料,甚至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我们对60例全麻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前访视的技巧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斜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向体表突出并可进入阴囊的疝。其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护理,既有外科手术的特点,又有小儿的特殊性,现将其护理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3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护理体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年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希英 《全科护理》2014,(24):2259-2260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是治愈斜疝唯一方法。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近年来在微创外科得到推广和普及,但由于小儿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完善,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加之婴幼儿对治疗的不顺从性[1],在护理方面难度也相应较大。通过我院开展的30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实践,现将此手术方式的护理介绍要点。1临床资料30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25岁~14岁,平均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将96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193例,伤口红肿2例,复发3例;对照组术后疼痛310例,伤口红肿36例,复发11例。对照组在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的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实验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减少腹股沟斜疝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将96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疼痛193例,伤口红肿2例,复发3例;对照组术后疼痛310例,伤口红肿36例,复发11例.对照组在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的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实验组.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腹股沟斜疝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吴海英  梁炯燕 《全科护理》2012,10(28):2613-2614
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运用到临床的一项新技术,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1]。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发现对侧隐疝等优点。2010年10月—2012年5月我科在腹腔镜下为1 587例疝气患儿行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同时加强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对收治的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均治愈,单侧初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6min,复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26min,没有出现出血症状,5例患儿出现轻度阴囊水肿,3~5d后自动愈合。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疝气带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与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对52例患有腹股沟斜疝儿童采用中药疝气带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患儿平躺在诊床上还纳疝及疝囊入腹内.采用布质束带加中药包压住腹股沟管内环口.防止疝块突出.并加强腹壁,给内环口修复的机会。.结果:12例患儿一个月治愈,治愈率23%;16例患儿两个月治愈,治愈率30%;14例患儿三个月治愈,治愈率27%;8例患儿转好,转好率16%;2例患儿经治疗无效,无效率4%。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药疝气带,改进了传统的棉线束带或绷带包扎法治疗疝气,临床效果较好,在治疗中护理措施也在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6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先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开通静脉,然后随机均分为3组。A组:由同一麻醉医师行骶麻,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 mg/kg;B组:由同一术者行局部麻醉,用微泵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局麻开始时追加氯胺酮1mg/kg;C组:单纯用微泵输注丙泊酚加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和氯胺酮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和躁动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3组术中的MAP、HR变化组间、组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比C组少(P<0.05);术毕清醒时间比C组短(P<0.01);躁动评分比C组低(P<0.01);而A、B组无差异(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但以B组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医疗费用低,更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1.
近 4年来 ,我们对 3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作了一个小小的改进 ,采用下腹膜纹小切口、皮内缝合的方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 ,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5例 ;年龄 1~ 9岁 ,平均 4.2岁。单纯腹股沟斜疝 2 8例 ,合并鞘膜积液 5例及腹股沟区隐睾 2例。术后诊断与术前一致。1.2 方法 取横纹切口 ,长 1.0~ 1.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 ,暴露外环的内外脚之间突起的精索 ,不切开或提起切开外环 ,分离提睾肌膜 ,寻找疝囊 ,按常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用 0号丝线缝合浅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对腹股沟隐匿性斜疝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5月共行腹腔镜下斜疝手术 35 3例 ,术中证实为双侧腹股沟斜疝 82例 ,其中 5 7例系手术中发现。现分析本组资料 ,并探讨腹腔镜对腹股沟隐匿性斜疝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5 3例中 ,男 2 90例 ,女 6 3例 ;按年龄分为儿童组  相似文献   

13.
自制疝带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迹是最多见的腹外刑,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和的op%。或占腹股沟和的95%。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笔者自1983年以来自制庙带治疗12例小儿腹股沟斜迹,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制作方法环带由腰带、斜而内口压迫球囊及一根扁松紧带三部分组成。1.1腰带:取宽scm、长dem左右单面或双面绒布一块,一面缝包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的确凉布即成。腰带长度视患儿腰围而定。1.2斜和内口压迫球囊为长轴10cm左右,短轴7cm左右,中心凸度Zcm左右的扁椭圆体。球囊中心为特制的塑料椭圆体,长大宽x厚为10cmx7cmXZcm。或取10x7cm椭圆…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在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超声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被临床及手术证实。其中22例斜疝内容物含有肠管,5例斜疝嵌顿;8例疝内容物为单纯网膜组织,超声诊断全部符合。结论超声是对腹股沟斜疝进行诊断和鉴别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崔丽  朱习琴  曲艳静  孙燕  李艳红 《护理研究》2002,16(10):587-587
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简称隐疝 ,由于其症状及体征隐晦 ,常诊断不明。疝囊造影术是目前用于诊断隐疝的有效手段 ,可为临床治疗和手术设计提供可靠依据[1] 。由于该项技术属创伤性检查 ,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保证造影顺利完成和减少副反应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5年 9月— 2 0 0 2年 2月共治疗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病人 35 8例 ,对怀疑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 44例病人施行疝囊造影术 ,其中男 43例 ,女 1例 ,年龄 16岁~ 48岁 ,平均 2 2 .4岁。病程 1个月~ 18个月 ,平均 4.2个月。明确诊断 31例 ,均由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6.
无张力疝修补术自20世纪80年代间世以来,现已成为当前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病例数的增加,其优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我科2006年1月~2008年7月采用疝修补片(平片)治疗腹股沟斜疝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单侧初发疝16min,单侧复发疝26min。平均住院时间3.5d。切口均甲级愈合。7例阴囊积液。无输精管、膀胱损伤。5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宜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及不同处理方法,手法轻柔细致,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爱红 《现代护理》2002,8(3):218-218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宣教不同点。方法 自1998年底以来,对30例此类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教育、术后活动指导、术后饮食健康指导等宣教。结果 30例斜疝患者,平均住院日3.5天,术后复发者1例。结论 完全接受健康教育者配合康复护理,恢复快,住院日短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86例患儿采用椎管内硬膜外麻醉辅助以氯胺酮+得普利麻静脉全麻下行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巡回护士紧密配合麻醉师施行麻醉.结果 86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麻醉意外的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以及与麻醉师的紧密合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