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干眼的免疫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宁  赵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0):1009-1013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依照干眼发病与泪膜的关系,干眼可分为五类[1]:水液缺乏型干眼,脂质缺乏型干眼,粘蛋白缺乏型干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混合型干眼。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干眼发病过程中免疫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对部分干眼的免疫发病机帛研究及干眼的免疫调控治疗作一综述。一、和泪腺的免疫环境眼表面由角膜,结膜和角结膜缘三部分组成,是经常发生炎症和免疫反应的潜在部位。睑结膜和球结膜具有独特的细胞群体,包括杯状细胞,肥大细胞和附属泪腺。出生时正常的眼…  相似文献   

2.
林惠玉 《眼科研究》2010,28(7):684-687
干眼主要分为水样液缺乏型干眼和蒸发过强型干眼。蒸发过强型干眼是在泪液分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各种因素导致暴露的眼球表面泪液过量损失引起的。诱发此类干眼的因素包括泪膜脂质层异常、瞬目频率降低、配戴角膜接触镜、眼表障碍及眼表疾病、环境因素等。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年轻化,而临床上蒸发过强型干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就其主要诱发因素及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蒸发过强型干眼( EDE)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没有一致的观点。多数研究表明,EDE的发病核心是脂质层异常,而睑板腺功能障碍( MGD)、瞬目异常、环境、性激素水平异常、眼睑暴露是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视频终端综合征( VDT)、角膜手术、佩戴角膜接触镜、ω-3脂肪酸(也称为Omega-3脂肪酸或者n-3脂肪酸)缺乏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就EDE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杨雪  张琪 《眼科新进展》2023,(6):496-499
干燥环境相关性干眼是指由长期处于低湿度环境中引起的干眼,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干燥环境相关性干眼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炎症是干眼发病机制的关键一环,暴露于干燥环境在干眼的炎症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干燥应激对眼表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促进炎症,进而引起干眼。本文将从干燥环境出发,从眼表免疫稳态失衡、泪膜稳定性下降、氧化应激、神经调控异常几个方面对干燥环境因素在眼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全面认识干燥环境对干眼发病的影响,重视干燥环境因素在干眼诊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女性是干眼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关于围绝经期妇女干眼发病的研究多从炎症等局部因素或雌激素缺乏等因素论述。然而我们认为与临床其他类型干眼相比,影响该特殊类型干眼发病的相关因素颇多。本文就泪腺和结膜异常、性激素缺乏、心理障碍、全身慢性疾病、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围绝经期干眼发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孟丽红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05-2006
目的:了解我院眼科门诊患者中干眼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对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部分20岁以上患者392例(男性180例,女性212例)进行询问式调查、干眼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以确定诊断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选取患者392例,其中干眼患者52例(13.3%),男性17例(4.3%),女性35例(8.9%)。其中20~39岁2例(0.5%),40~59岁27例(6.9%),≥60岁23例(5.9%)。环境因素影响者为34例(65.4%),全身疾病及用药患者18例(34.6%),眼部疾病及用药患者20例(38.5%),无明显诱因者6例(11.5%),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上述因素患者22例(42.3%)。结论:干眼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发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全身疾病及用药、眼部疾病及用药、工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应根据导致干眼的不同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减少干眼的发生及控制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眼表异常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眼表异常的相关分析,探讨多种眼表因素异常在糖尿病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06例乌鲁木齐市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干眼症状及有关的眼表因素(泪液基础分泌、泪膜稳定性、泪液性状、角膜上皮完整性)检查结果,量化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泪膜稳定性下降(P=0.020,OR=12.268)、泪液基础分泌量减少(P=0.007,OR=5.398)与糖尿病人干眼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基础分泌量减少在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干眼患者与正常干眼患者睑板腺结构及泪膜脂质层厚度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经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确诊的糖尿病干眼患者130例(130眼,糖尿病组)及正常干眼患者46例(46眼,正常对照组),其中糖尿病组以病程为界再分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导其用眼卫生,改善生活工作习惯,从而加强眼部健康。方法:对2013-09/2014-06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在职航天科技人员经过初筛,针对有干眼常见症状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分及客观临床检查。临床检查包括基础泪液分泌量检测(SchirmerⅠ)、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以确诊干眼。结果:在随机发放的1 000份调查问卷中有干眼主诉症状者606例(60.6%),经检查后确诊干眼的为432例(43.2%);干眼在航天科技人员主诉人群中的阳性率为71.3%;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病患病人数较多,病因除性别、年龄外,还与空调、暖气、视频终端、睡眠时间等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干眼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病因复杂,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的致病因素主要与其工作环境及方式、局部因素有关,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导致干眼的不同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减少干眼的发生及控制干眼的症状。同时在眼科体检中也应把干眼筛查相关的系列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干眼(dry eye)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探讨其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9年3月至2004年5月间,在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人群进行干眼相关检查,其中包括问卷调查、BUT、Schirmer试验、角结膜荧光染色、泪河带检查、全身病史调查.干眼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用直接方法 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5年中新发现的干眼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568人参与检查,平均随访4.6年,干眼的患病率在30.00%左右波动,发病率为13.95%,与年龄明显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干眼的发病与年龄及糖尿病密切相关.但与体质指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吸烟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随年龄增长干眼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是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但与体质指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吸烟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药源性干眼症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类药源性眼病,引起此病的药物有十余类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受体药、抗组胺药、抗抑郁症类药、抗精神病类药、激素类药、抗青光眼类药等。主要机制是药物影响副交感或交感神经系统,支配腺体分泌的通路受到阻断;或药物局部使用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异常。防治此类干眼症主要采用停药或换药,对因治疗以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期使用计算机并有双眼干涩不适等症状的年轻人真性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因为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干眼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20例(240眼)长期在计算机前工作,并因有双眼干涩等症状来本院就诊的年轻患者进行干眼症的确定诊断,诊断标准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结果120例(240眼)中,有47例(83眼)确诊为干眼症,阳性率为34.58%。结论长期在计算机前工作的年轻人有干眼症状的比较常见,其中只有部分是真正的泪液分泌减少,他们的干眼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干眼症临床检查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阎慧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2008,28(9):711-714
完整的泪膜是维持眼表健康和功能的基础,而泪液的产生、保留、稳定排泄是维持这种健康状态的必备条件。任何原因引起眼表面泪膜的异常均将引起干眼。当前干眼症的临床检查方法很多,主要针对泪液或泪膜的不同方面,如:检测泪液的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泪膜的厚度、稳定性等,力求为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但由于至今尚未有一种检查方法在干眼症的诊断上能称之为"金标准",因而必须联合至少3种检查法综合判定干眼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干眼的病因,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126例干眼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干眼的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检查、裂隙灯检查及眼表损害等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中泪膜破裂时间均异常(100%),泪液分泌试验低于正常83例(65.87%),角膜荧光染色异常者13例(10.32%),睑板腺开口阻塞30例(23.81%).结论 干眼症状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干眼相关因素积极寻找干眼症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主要依据,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Dry eye conditions are prevalent with one in four to five patients presenting to eye care practitioners having dry eye signs and/or symptoms.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ocular surface and the tear film. The cycle of tear film instability and ocular surface damage characteristic of dry eye conditions suggests that dry eye represents a dysfunction of an integrated ocular surface‐lacrimal gland unit. Therefore, dry eye is a multifactorial condition and an approach based on clinical subtypes is required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inflammation is a contributing and exacerbating factor in dry eye conditions and anti‐inflammatory or immunomodulatory therapy for chronic dry eye conditions may facilitate ocular surface healing. Other promising new treatments for dry eye include new generation artificial tear polymers and preservative systems, secretagogues, topical androgen supplement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ocula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对于干眼(dnyeye)所致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施图伦滴眼液滴眼治疗干眼所致视疲劳25例(50眼)。每日用药3-4次,连续4周。以视疲劳的10项自觉症状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5例中,施图伦滴眼液能明显降低视疲劳10项症状的总评分(P〈0.01),除恶心、呕吐及眩晕症状外,其它各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视力及屈光度无明显变化(P〉0.05),安全性评价为1级(安全)。结论施图伦能有效缓解干眼引起的视疲劳,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干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明  马林昆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44-1946
干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不适感觉包括眼干涩、眼红、眼痒、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干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就干眼的诊断、分类和病因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刘玉林  吴护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1982-1985

干眼症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目前对成年人干眼症的临床研究已相对完善,然而对于儿童干眼症的研究报道却十分匮乏,导致儿童干眼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容易被忽视。了解儿童干眼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临床医师重视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干眼症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将目前儿童干眼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Indoor air quality is important in occupational healthcare when evaluating the health risks of a work environment. Components of the classical and alternative complement pathways are present in ocular tissues and fluids. The authors determined the levels of complement components C1INH, C3, and C4 in sera and C3a in tear fluids of normal persons and of those who were exposed to molds. Methods: Nine patients environmentally exposed to molds and 6 control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Indoor Air Clinic of the Skin and Allergy Hospital. Tear flu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during the exposure to molds and after 2 weeks without mold exposure. At the same time, conjunctival cytology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each patient. Tear fluid was taken from 6 control subjects. All had negative skin prick tests to common environmental allergens. Results: In 4 patients subjective eye symptoms and tear fluid C3a levels decreased during 2 weeks of sick leave as did conjunctival eosinophils but other inflammatory cells were unchanged. Conclusion: Elevated complement C3a levels in tear fluids may be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mold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clinical experience, eosinophilia is not a consistent finding in patients exposed to molds. However, molds may cause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the ey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纯水雾剂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3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98例干眼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82例,给予纯水雾剂治疗,每日4~6次;B组116例,给予0.1%透明质酸钠(0.1%爱丽滴眼液)治疗,每日3~4次。均治疗60天,治疗前后调查患者症状,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其中以眼红、干涩感、异物感、痒感及视疲劳改善明显;B组以干涩感、异物感及视疲劳改善明显。A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延长(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SIt较治疗前增加(P〉0.05);B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延长(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SIt较治疗前增高(P〈0.05)。A组与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BUT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A组高于B组,SIt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伟博水雾可以提高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同时缓解患者眼部激惹症状,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泪液补充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