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气周流”中“一气”为中气,是人体气机升降枢纽;“周流”指人身之气升降有序,周循不休。一气虚损,疾病百生。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根据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病程进展演变,提出“虚→湿、瘀→毒→衰”病机演变规律,并详细论述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以中焦土气斡旋为目的,采用培中土、滋先天为治疗基础,兼顾利湿活血驱毒之法,助机体气机恢复周流运转,可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认为人体的气机运动是以中焦土气为枢纽,木火金水围绕其周转不休。吴耀南教授认为该理论对于慢性肝病临床诊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认为一气周流出现停滞,木郁土湿水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临证常用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肝病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李捷  郑雅峰  沈瑛锴  徐云生 《陕西中医》2023,(12):1762-1766
“中气斡旋,土枢四象”的一气周流理论最初由清末中医名家黄元御提出。中气为一气周流的枢纽,顾护中气应为治疗疾病的首要,中焦脾胃旋转有序,可复四维之升降,有助全身气机顺畅。徐云生教授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临证经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注重从“一气周流”角度对2型糖尿病(T2DM)进行辨治,认为T2DM发病与中轴失健(脾胃失常)、四维气机失常(肝木不生、肾水不藏)有关,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脾不散精、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治疗原则应包括疏肝理气、助脾散精、补肾益精、化痰祛瘀,注重恢复全身气机通畅。“一气周流”理论思想为基础的T2DM辨证思路体系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阴虚燥热论治T2DM的局限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气周流”是指人体之气的运转以中焦脾土为枢纽,脾胃之气升降斡旋,肝、心之气随之左升,肺、肾之气随之右降,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循环。脾虚土壅,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致痰湿内生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的重要病机。腹部推拿能通腹经,健脾胃以复中土;调腹脏,助运化以畅气机;祛腹浊,除痰湿以通郁滞。因此,腹部推拿有利于恢复人体“一气周流”,可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T2DM合并肥胖。  相似文献   

5.
施阳  冯耀辉 《江苏中医药》2017,49(11):12-13
清代黄元御总结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符合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临床上痛风患者往往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后期甚至发作缓解期模糊,难以界定,成为顽疾。从"一气周流"角度归纳其病机特点为:始于脾肾,五脏皆伤,气机逆乱,伏邪丛生,初期易生痰蕴热成毒,后期则由气及血,致虚致瘀,终及脉络,病延难愈。因此治疗上建议发作期调气清热排毒,缓解期健脾补肾,燮理气机。认为脾肾是五脏气机逆乱的核心,扭转五脏气机逆乱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病机通常被认为是阴虚,但按其治疗有时无效。以一气周流理论解读干燥综合征病机为三焦气机阻滞,为上焦失于肃降而生火、中焦轴运迟废而成饮、下焦化源匮而成虚,如此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失于敷布,或痰饮阻滞,或郁而化热,伤津致燥,用一气周流理论指导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以期打开临床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方法根据“内病外治”的理论,采用小儿推拿术、针刺艾灸法、中药贴敷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因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是其发病的根本,所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是中医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基本原则,外治法亦遵循这一原则。结果 临床应用后效果显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外治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蒋先伟  马战平 《河南中医》2021,41(4):495-498
“一气周流”理论从气机升降出发,建立了一气化四象的人体气机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中气为轴,四象为轮,循环运行,生生不息。根据“一气周流”理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机为脾陷胃逆,风邪外受;脾湿胃壅,肺气不降;肾气不温,痰瘀留驻等,中气的盛衰为贯穿疾病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可从健运脾胃、运土化湿、温肾助阳、祛痰化瘀等方面恢复体内气机流转,“一气周流”则疾病自消。  相似文献   

9.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该理论以"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为主要内容,以调理中气(脾胃)为中心,通调气机周流。肠易激综合征以脾胃虚弱、中气升降失常为主要病因病机,中气升降失调、气机周流障碍贯穿疾病的始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临床可从调节人体中气的升降沉浮、恢复气机周流通畅的角度,运用补益脾胃、疏肝行气、温肾助阳等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0.
宋敬茹  边艳琴  孙明瑜 《光明中医》2022,(18):3286-3289
糖尿病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为机体阴阳失调,精微输布不均所致。“一气周流”理论是黄元御先生对中医传统理论的高度总结。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黄元御先生认为中焦脾胃斡旋,四维环动,气机流动推动精微、津液输布均匀,故不病消渴。故笔者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消渴病机及治疗思路,以期更好地传承其学术思想精髓,为临床治疗消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及下呼吸道感染。清代医家黄元御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中气充沛,四象升降相宜是生命物质活动的基础。故在临床诊治支气管扩张症过程中,可基于“一气周流论”,重视调补中焦枢纽之气机升降,以使中气旺而四维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以"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为基本思路指导辨证施治。杨志敏教授在临床辨治过程中灵活运用"一气周流"思想,将运气学说、体质学说、心身理念等与"一气周流"密切结合,调动人身之一气的调节能力来对抗病邪,旨在恢复"一气周流"圆运动,达到机体与自然的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对津沽脏腑推拿的理论进行阐释,并结合特定的手法如层按法、提法、捺穴、捋法、掌运法、揉滚法、提拿法等,说明气机升降理论在手法中的具体运用,以期进一步推广津沽脏腑推拿手法并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095-1098
清代名医黄元御《四圣心源》提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在梳理历代医家对肾性水肿的认识后,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基础,认为肾性水肿的治则为调理脾胃、调理四维从而恢复各个脏腑功能,形成正常的"一气周流",同时注重加大调理气机力度以提供"一气周流"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梁海敏  余思思  田宁 《河北中医》2023,(2):321-324+329
黄元御从“气”的层面创立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之“一气周流”理论。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基础,认为上热下寒证病机有中气亏虚,升降失调;水寒土湿,君相失根;木郁土湿,左旋失调;肺胃不降,右旋失调。其治疗可根据“一气周流”理论下脾胃及四象的生理特性补虚泻实,标本共治,使中气运动,四维轮转,周流顺畅,百病自消。治则包括:治脾胃以恢复斡旋功能,温肾燥湿以助气周流,疏肝燥湿以使左路升发,清降肺胃以复右路降敛。  相似文献   

16.
“一气周流”理论是《四圣心源》一书中的主要学术思想,其核心在于重视调理中土,以带动木火金水四象之气的周流,实现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遗精的治疗,认为土湿阳衰、中气斡旋失司是遗精发生之根源,同时肝木不升、水火失交、肾虚水寒气化不利而加重气机滞塞是遗精发生发展的关键。故治疗应重视恢复中气斡旋之势,同时把握心肝肾三脏气机升降运转的动态变化,以扶阳除湿为治疗基础,兼顾疏肝解郁、交通心肾、温肾助阳等治法。多脏同治,引导正气回归一气周流的正常状态,以提高临床治疗遗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证治原则。分析得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以中轴不健、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并随左路不升,右路不降,致一气不可正常周流,即上燥热中湿郁下寒。治当以祛湿健中、斡旋中气为根基,交通心肾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使中土健运,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将“一气周流”理论贯穿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中医传统理论中整体观念的体现,使五脏并治,气血并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得以完善。并举验案一则,对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诊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作以介绍,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晚期前列腺癌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毒”“瘀”结聚下焦为主。黄元御中气理论可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该理论以“左路木火升发,中焦土气斡旋,右路金水敛降”为主要内容,是指脾胃中气轮转,四维气机畅达,则全身气机流转,清浊复位。“黄芽汤”出自《四圣心源》,其立方以“肾寒土湿失运”为关键,通过崇阳补火、培土泻水以促进全身气机的流转,则“瘀”“湿”“毒”渐消缓散,为晚期前列腺癌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黄元御首创“一气周流”学说,即“中气斡旋,四维升降的气机圆运动”。在论治眼科疾病时亦强调“一气周流”之理论。他认为,生理上目为清阳之门户,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病理上,这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或左路清阳不升,或右路浊阴不降,或二者兼有悉可致眼疾。治疗中主张“中气之治、升达左路阳气、敛降右路阴气”,具体包括疏木清风、培土泻湿、敛金降逆。通过学习其眼科疾病的诊疗思想,有助于丰富、完善临床治疗思维和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20.
清代医家黄元御根据《内经》天人相应观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论文立足于黄元御一气周流气机学理论,从气机的左升右降、气机周转论述便秘的治疗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