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夏冰  杨太成  冼江 《肿瘤》2003,23(5):387-389
目的观察Genistein(GEN)对人尿道鳞癌细胞系HUS-9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和Annexin V-FITC双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凋亡,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雌激素受体(ER)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浓度(1×10-111~1×10-8mol/L)GEN促进HUS-98细胞的生长,处理3 d时,1×10-8mol/L组的细胞数比对照组的增加9%(P<0.01);高浓度(1×10-7mol/L~5×10-4mol/L)GEN则浓度依赖性地引起HUS-98细胞数目逐日减少,但是除5×10-4mol/L外的其余浓度对正常淋巴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1×10-6mol/L GEN作用于HUS-98细胞24~48 h,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比率均增加,且有时间依赖性.HUS-98细胞表达ER蛋白.结论高浓度GEN具有抑制ER阳性的人尿道鳞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凋亡及坏死的作用,为今后用于尿道鳞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鳞癌中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口腔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69例(维族36例、汉族33例)口腔鳞癌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口腔鳞癌不同组织学分级比较,高分化口腔鳞癌与中低分化口腔鳞癌之间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部位的口腔鳞癌其增殖指数无显著差异,而舌癌组凋亡指数低于唇癌组和牙龈癌组(P〈0.05),增殖指数与凋亡指数在口腔鳞癌中呈负相关关系(r=-0.663,P〈0.05)。结论: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不仅存在活跃的细胞增殖,而且存在细胞凋亡之异常,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在舌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鳞癌中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口腔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69例(维族36例、汉族33例)口腔鳞癌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口腔鳞癌不同组织学分级比较,高分化口腔鳞癌与中低分化口腔鳞癌之间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部位的口腔鳞癌其增殖指数无显著差异,而舌癌组凋亡指数低于唇癌组和牙龈癌组(P<0.05),增殖指数与凋亡指数在口腔鳞癌中呈负相关关系(r=-0.663,P<0.05).结论: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不仅存在活跃的细胞增殖,而且存在细胞凋亡之异常,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在舌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 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技术 ,观察 15例正常宫颈、2 2例CINⅠ、CINⅡ、16例CINⅢ及 5 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 (ISCC)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p5 3标记指数 (p5 3 LI)。结果 在正常宫颈和CINⅠ、CINⅡ均未检测到p5 3表达 ,在CINⅢ可检测少量p5 3阳性细胞 ,但其p5 3 LI明显低于ISCC(P <0 0 1) ,p5 3 LI随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p5 3蛋白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与宫颈鳞癌关系的规律,为寻找一种早期诊断的手段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班点杂交方法检测96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宫颈鳞状上皮癌(宫颈鳞癌)38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32例、慢性宫颈炎12例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4例中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的表达在宫颈鳞癌与不典型增生相差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结论揭示cyclin D1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生姜提取物活性成分如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过程。HGC-27细胞株为常见的人未分化胃腺癌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单体对胃腺癌HGC-2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得到生姜醇提物以及6-姜酚单体,经HPLC分析6-姜酚纯度不低于98.0%。以不同浓度(2、3和4 mg/mL)的生姜醇提物与6-姜酚(100、200、300和400μmol/L)处理HGC-27细胞24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生姜醇提物及6-姜酚均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GC-27细胞增殖,F值分别为2110和40.23,均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当2、3和4mg/mL生姜醇提物处理细胞24h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至(50.86±1.64)%、(56.78±0.60)%和(55.74±0.43)%,高于空白对照组(46.1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3和4mg/mL生姜醇提物处理组凋亡率则分别增至(20.96±0.39)%和(27.36±4.48)%,与空白对照组(14.92±1.3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300和400μmol/L 6-姜酚处理细胞24h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至(53.85±0.62)%和(51.70±1.78)%,高于空白对照组(42.5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凋亡率分别增至(9.47±1.56)%和(17.04±0.60)%,与空白对照组(4.81±1.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生姜醇提物上调促凋亡蛋白Bax mRNA表达,同时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 mRNA表达,而6-姜酚则增加Bax/Bcl-2比例,并下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E1 mRN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结论生姜醇提物及6-姜酚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使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为成为治疗胃癌的天然药物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对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0.01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浓度梯度的含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培养基作用于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并设对照(普通培养基,即药物浓度为0μmol/L),通过MTT、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该药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Western blot分析ERK、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上述浓度紫杉醇脂质体作用24~96h,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镜下观察显示部分细胞皱缩变形,崩解坏死,细胞脱壁悬浮;流式细胞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07%、10.37%、17.82%、21.05%、22.40%、25.96%;细胞周期各时相中,S期比例减少,分别为12.83%、1.85%、0.78%、0、0、0;ERK蛋白表达阳性,P-ERK蛋白不表达。[结论]紫杉醇脂体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Notch1(ICN)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瞬时表达Notch1(ICN)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 瞬时表达Notch1(ICN)基因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53的表达水平。结论 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激活Notch1基因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探讨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43例CIN,38例浸润癌PCNA、p53、p21、ER、PR、nm23、c-mvc、E-Cadherin、VEGF蛋白表达状态.结果:CINⅢ级ER、PR表达下调甚至缺失,PCNA、p53、p2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 I、Ⅱ级,PCNA、p53、p21和ER/PR同时2种与同时3种以上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CIN Ⅰ、Ⅱ级;浸润癌nm23、c-mvc、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NA、p53、p21和ER/PR表达状态有助于准确判断CIN恶变潜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醌类化合物可使肿瘤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影响放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照射(irradiation,IR)组、高浓度隐丹参酮组及低、中、高浓度隐丹参酮联合IR组。经照射后,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状况,记录肿瘤照射后生长时间,计算肿瘤生长延缓时间和增敏系数。照后22 d处死小鼠,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联合放疗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分别为1.22、1.43和2.19。隐丹参酮可使肝癌H22细胞周期的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使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隐丹参酮对肝癌H22荷瘤小鼠具有较高的抑瘤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效应使细胞生长停滞在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加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鼠胚胎发育中期肠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小鼠胚胎中期肠发育过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基因P21、Ki-ras在肠发育中的表达意义。材料与方法:对胚胎中期的小鼠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小鼠肠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P21、Ki-ras在胚胎肠发育中期的表达。结果:肠组织在E12d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而到E13d、E14d的生长趋于稳定。P21、Ki-ras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肠上皮细胞,随胎龄增长而表达颜色加深。结论:胚胎发育中期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伴存在。P21、Ki-ras基因在胚胎肠发育中期有表达,说明这两个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胚胎肠发育中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对食管癌HCE-4细胞的药效和药理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人食管癌HCE-4和TE-2细胞的杀伤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处理后HCE-4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隐丹参酮对HCE-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活性氧水平及加入活性氧清除剂NAC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对HCE-4和TE-2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经隐丹参酮处理后,HCE-4细胞呈现细胞核固缩、细胞变圆、悬浮细胞增多的现象。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以诱导HCE-4细胞发生凋亡,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预处理NAC后,隐丹参酮的诱导凋亡作用被抑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p-JNK、p-p38、Bad、Caspase-3及PARP表达量升高,抗凋亡蛋白p-ERK、p-AKT及Bcl-2表达量降低。结论 隐丹参酮对人食管癌HCE-4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隐丹参酮上调ROS的水平,调控MAPK和AKT信号途径,进而诱导食管癌HCE-4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下调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5(Cdc45)基因表达对宫颈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宫颈鳞癌患者和35例子宫脱垂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中Cdc45蛋白的表达,分析Cdc45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细胞转染技术下调宫颈鳞癌Hela细胞中Cdc45基因表达,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下调Cdc45基因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Cdc45蛋白高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7.620,P=0.006),且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Cdc45蛋白高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χ2=7.565,P=0.005)。与对照组比较,Cdc45-SiRNA-1组Hela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迁移、侵袭能力下降(t=4.093,P=0.003;t=4.684,P=0.009;t=6.847,P=0.002)。结论 Cdc4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可能作为致癌基因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5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RhoC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望作为判断宫颈鳞癌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目前全球女性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型HPV(HR-HPV)持续感染为其主要致病因素。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宫颈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也常见于皮肤、头颈、食管、肺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作为一种新型手段,生物标记物及靶向治疗对于鳞癌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清SCC-Ag单独检测目前多用于鳞癌的辅助诊断,联合应用诸如HPV-DNA、磁共振技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检查手段,可提高鳞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有助于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生存素在鳞癌中的作用近年来正被广泛研究,尤其于鳞癌发病早期凸显其在诊断中的独特应用价值,更进一步研究展示出了其在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10.0 mg/L的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Tan ⅡA单独及联合10.0 mg/L的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所选各种浓度Tan Ⅱ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值均<0.01),10.0 mg/L Tan ⅡA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达47.17%和45.63%.与单用5-FU相比,联合应用TanⅡ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均<0.01),10.0 mg/L TanⅡA联合5-FU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65.51%和57.28%.不同浓度的Tan 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5-FU作用48 h后,突变型p53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1).结论:Tan ⅡA可显著增强5-FU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该效应可能与其抑制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紫堇定碱(Isocorydione)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以100、200、400、800、1 200 μmol/L浓度的异紫堇定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体外干预,分别作用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异紫堇定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异紫堇定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周期的影响;结合Hoechst染色观察处理后Siha细胞核微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异紫堇定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异紫堇定碱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后具有明显的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400 μmol/L的异紫堇定碱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后,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其中G1和S期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但G2期细胞明显减少(P < 0.05);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00 μmol/L的异紫堇定碱作用于Siha细胞48 h后形态缩小、细胞核固缩,出现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0 μmol/L的异紫堇定碱分别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24、48、72 h后,其Bax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Bax/Bcl-2比值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多。   结论   异紫堇定碱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促使细胞发生凋亡行为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的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何芳 《现代肿瘤医学》2021,(8):1365-1369
目的:探讨血清HLA-DRB6在宫颈鳞癌无创筛查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3例宫颈鳞癌患者,选取同期就诊的3例妇科疾病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的血清样本进行长链非表达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