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4.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18。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7,0.180(P<0.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浙江省护理服务数字化应用建设与推广实践,探索构建省域一体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方法:描述性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现状,为优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借鉴。结果:浙江省基于政策制度和信息建设基础,搭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支撑平台和护理服务数字化应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推广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标准规范体系,为居民提供专业安全的数字化护理服务。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应汇聚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行业学会、医疗机构、运营方等多方合力,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保障服务规范,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患者应用、护理服务、随访、管理等。“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应用后,2020年5月-12月,线上咨询服务注册护士共74人,完成线上咨询954人次,开设院外安心护理服务32项,完成院外安心护理服务97次;公众号关注量增加近3.3万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了线上线下病历实时共享和护理服务闭环管理,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李炼  丁向  邓佳  蒋海双  胡晋禄 《现代医院》2022,(8):1257-1259
目的 为探索最佳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SWOT分析法、专家咨询、实践构建“互联网+医护整合照护”服务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反思。结果 建立“互联网+医护整合照护”服务模式、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服务满意度达100%。结论 实施“互联网+医护整合照护”服务模式提高了医院护理延续服务的能力,促进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满足居家患者服务需求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分级诊疗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初步探索构建了医联体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认为基于分级诊疗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满足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患者享受同质化护理服务,促使护理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通过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移动平台,遵循下单、接单、服务路径,制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规范、操作标准及应急处置预案,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更好地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科学、规范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借助互联网平台,完善与规范居家护理流程,构建符合基层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慢病康复需求。方法 选择技术与运营成熟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完善系列制度与工作流程,拟定护理服务套餐,患者线上申请,护士线下上门护理。结果 对比借助互联网平台前后,从业的护理人员数、从业人员的满意度、完成的居家护理例数、提供的护理项目数、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等指标,均有明显增长。结论 “线上申请、线下护理”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扩大了居家护理的服务供给、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满足了慢病居家康复与养老的多元需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管理模式,分析其实践效果。方法通过构建组织架构、制定制度和流程、确定运行模式、研发信息平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提供安全保障、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护患安全。结果2019年8月-2020年6月“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总体满意度为(4.89±0.72)分(满分5分),护士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管理模式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有效,保障了护理质量和安全,但仍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台州市社区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情况,为我国社区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台州市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台州地区社区护士提供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量、项目类型、服务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台州市社区护士共完成居家护理9726例次,无医疗纠纷、服务投诉和护理安全等不良事件发生。共完成6380例次居家护理满意度测评,患者满意度为98.18%。结论 台州市开展社区“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安全有效地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居民认可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ROCCIPI技术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完善组织架构、建立信息平台、护士选拔与培训、确定服务内容、确定收费标准、服务流程、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等。“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后,护士在线问诊患者2 982例,患者满意度为96.78%,上门护理服务患者59例,患者满意度为100%。基于ROCCIPI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管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但仍需根据患者需求及方案要求循序渐进增设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对接省级监管平台,与医保部门协商报销方案;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患者端申请操作流程;完善问卷内容与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新时代社会对于多元化护理服务的更高需求,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设想。方法:根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际运行状况,结合国内外调研情况,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进行理论与现实多维度调研分析。结果: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一体化建设,打造扬州市智慧医疗新高地的建议。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一体化建设对于健康扬州的推进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在上门护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为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以半结构访谈方式,从日常出诊护理过程方面、医疗卫生方面、精神方面以及安全方面,对某三级医院护士及管理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接单后实际工作行为和需求。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护理内容,提炼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主题。结果:“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政策需求主要包括:平台制度的完善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安全是首要问题;医务人员认为技能培训、沟通培训、APP操作培训对实际工作有重大帮助;医务人员与患者对服务费用构成及定价存在分歧。结论: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多方面需求较高,有关部门与医疗机构应不断尝试和改进相关政策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对国外以医疗机构及以卫生组织或医疗企业为主的两类“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模式的护士资质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形式和内容、支付方式、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评价等进行总结,认为我国“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模式应合理配置上门护理服务资源,适当放宽上门护士服务权限,利用智能远程医疗设备深化“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内涵,健全医保支付体系,完善上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套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导向相适应、科学合理且能有效应用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政策文件分析筛选初始指标,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质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得出了指标权重,包括4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该指标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果辅以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将能开展常态化推广运用,形成同质化质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护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满足了特殊人群的护理需求。但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应该以患者利益为基础,厘清“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利益各方的责权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行业标准;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风险处理应急机制;完善知情同意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安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合理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价格,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发展,真正提供高质量的居家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互联网+护理”领域研究整体状况、热点及前沿,以期为“互联网+护理”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互联网+护理”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25日收录的中文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2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机构间合作不紧密,研究热点有“互联网+”、护理、延续护理、养老服务、社区、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上门服务等。结论“互联网+护理”领域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仍需重点关注患者服务;但需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性合作,探索护士上门服务的执业风险防控与质量安全保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是进行质量评价.根据JCAHO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定义[1],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数量化测定,是用作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及其支持护理活动的工具.JCAHO对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定义更具体,更符合临床实际,此时质量指标可作为护理措施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情况,评价监测效果,找出问题,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等对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检测各类样品1 454份,合格率为81.71%。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口腔科手机冲洗水和喷水、医院污水、医院器械、压力蒸汽灭菌、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依次为76.57%、81.98%、85.24%、38.89%、58.33%、58.70%、91.57%、87.62%和91.80%。结论海曙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平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口腔科手机冲洗水和喷水、医院污水、医院器械合格率偏低,这将是整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完善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参与主体和政策落点三个维度,分析我国31个省份已出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的分布特征,共收集政策文件58份,形成1 585个文本条目。结果:政策工具(X维度)共筛选597个文本条目,其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别占20.6%、16.6%和62.8%。参与主体(Y维度)共筛选574个文本条目,政策落点(Z维度)共筛选414个文本条目。结论:政策工具存在结构性失衡,应提升互补性和协调性;参与主体的政策工具应用差异较大,应深化主体间的分工协同;政策落点的实践性不强,应加强环节间的紧密衔接;地区间政策分布不够均衡,应因地制宜优化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