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浅低温的原因,制订保温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选择手术时间为1h以上、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67例,分为时间组和年龄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监测肛门温度与食管温度。结果:①患者体温随手术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可降至35℃以下;②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浅低温。结论手术室护士应重视患者在术中体温保护,以减少因术中低温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彭爱芝  宋秉兰 《天津护理》2007,15(5):265-26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早饮食的安全性。方法:将3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术后均禁食6 h,实验组术后6 h进普食,先给半流饮食,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普食。对照组产妇术后6 h进流质饮食,排气后改普食,先半流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早饮食是安全的,并可促进肠鸣音的及早恢复和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不同体温对婴幼儿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不同体温对婴幼儿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三组,A组为提高室温组,将室温提高至26℃,术中肛温〈36℃;B组采取液体加温法,肛温维持在36.2士0.2℃;c组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肛温维持在37±0.5℃。观察三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心率、肛温、拔除气管时间、尿量、引流量、麻醉复苏期间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中,A组患儿术中,术后体温降低明显,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术后引流量增多,寒战、躁动发生率最高,拔管时间明显延长。C组寒战、躁动发生率最低,拔管时间最短。B组在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寒颤、躁动发生频率上也有明显高于C组。结论低体温使术后潜在并发症发生率增多,术中采取保温措施,肛温维持在37±0.5℃,更有利于婴幼儿手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期间老年患者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的措施,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方法胸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全程使用红外线辐射加温、加温垫、充气式暖被、加温输液、37℃冲洗液等综合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手术前、皮肤消毒后、术中、术毕体温及失血量、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30%,失血量(452±83)ml,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42±11)min,术后寒战发生率23.3%;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护理干预即综合性保温措施可保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9年12月以来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即Misgav—Ladach—Method剖宫产术),其采用Joel—cohen切口及独特的开关腹方式,使剖宫产手术取得了操作时间短、损伤少、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减少等好的近期效果。现将近年来我院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新式剖宫产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大手术后患者72 h内的体温变化规律,分析异常体温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腹部外科大手术治疗的7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及术后的体温护理资料,绘制体温变化趋势图和分布图,并选择可能与体温变化相关的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0例患者术后72 h内的体温总体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平均体温为(36.57±0.39)℃,术后返回病房时,有426例(60.9%)患者出现低体温,平均体温为(35.74±0.71)℃,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h及12 h,体温>37.5℃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7.7%和21.3%;至术后72 h,641例(91.6%)患者体温正常,21例(3.0%)患者体温<35℃,38例(5.4%)患者体温>37.5℃.术后72 h低体温和发热患者与体温正常患者在ICU治疗天数、切口及肺部感染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在机械通气时间和肝功能障碍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外科大手术后患者的体温波动幅度较大,低体温和发热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并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为避免异常体温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不良影响,应加强术后体温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近几年来选择剖宫产来解决分娩者日者渐增多。严格执行掌握时机,严格操作常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院133例剖宫产术后体温变化观察与护理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2002年,我院分娩总数2 236例,剖宫产手术133例,其剖出137例新生儿,无一例死亡。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模式体温管理策略对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择期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678例,根据术中保温方法的不同分为多模式体温管理组(D组,215例)和常规保温组(C组,377例),采用卡钳值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92例患者资料匹配成功,每组各146例。比较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术后指标。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D组的围术期低体温、术后躁动、术后寒战、深静脉血栓(DVT)、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例数均少于C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短于C组,血小板计数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体温管理策略有利于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早期恢复,但是并不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全麻患者手术期体温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机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和体温的再分布,易造成低体温的发生。日本的高桥指出:手术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全身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2004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观察了患者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探讨了手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结合舒适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2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结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体温及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麻醉前的体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体温降低现象,导致不利影响。为了解腔镜手术术后体温降低情况,探讨适宜的应对措施,我们总结一组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6年3月1日~9月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一种术中保暖套件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体温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1日~2017年5月31日的240台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产妇术中实施常规保暖措施,即使用无菌方巾包裹四肢进行保暖的办法。观察组产妇术中实施使用一种术中保暖套件,即双上肢保暖套及双下肢保暖套包裹四肢进行保暖的办法,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实施效果及产妇使用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体温降低及发生寒战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术中使用一种术中保暖套件保暖措施,不仅有效地缓解了产妇的发冷发抖的情况,大大增进了产妇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产妇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此创新护理服务,因不增加产妇额外费用,值得在手术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预防性疼痛护理,对照组等患者对疼痛无法忍受时给予镇痛.结果:干预组术后3 d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护理干预镇痛优于常规护理镇痛,提倡在妇产科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1-02—12在我科进行手术的1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根据WHO对疼痛的分级,对照组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人数比例为30%,而观察组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人数比例高达90%,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6.03±0.57)分,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14±0.23)分,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影响了术后活动及按时哺乳,从而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及乳汁的分泌,甚至产生术后并发症。为了有效地解决产妇术后疼痛的问题,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为862例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均收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现将该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135-2136
探讨急诊肝脏手术患者体温干预护理方法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选择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体温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干预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温度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湿度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中PT、APTT和TT均基本正常,且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寒颤、血小板减少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做好围术期体温护理,预防和避免低体温的发生,能显著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的作用,2004-01~2005—06我们对12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未经试产。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臂位及巨大儿等为指征而行手术。2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孕周、胎产次、手术方式、手术麻醉方法,术后观察时间等方面具有均衡性和较好的可比性。所有病例记录时间从入院到术后72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全麻术中患者低温的危害及护理措施。结果与同组诱导前相比P〈0.05,与Ⅱ组同一时间相比P〈0.05。结论加强手术期患者的体温监测,对于早期发现低体温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应重视术中保暖,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体温进行有效监测和调节,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