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治疗154例重型颅脑损伤及9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观察存活数、死亡数。结果: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也有显著差异;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治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HI)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6例SH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各18例。亚低温方法:患者接受冰帽、冰毯和冰袋降温措施处理及冬眠Ⅰ辅助降温,保持肛温在33℃左右,并维持3~5 d。手术后病人均监测颅内压。每例病人伤后0、1、3、7、14、21 d各行一次头颅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变化和预后状况。结果 颅内压:对照组和治疗组伤后第3天分别是(2.87±0.26)kPa和(1.67±0.23)kPa (P<0.01);第7天分别为 (3.15±0.24)kPa和(1.78±0.24)kPa (P<0.01)。伤灶脑水肿体积:对照组在伤后第14天最大 [(140.90±22.95)cm3],治疗组在伤后第3天最大[(95.83±14.97)cm3],治疗组比对照组在伤后第14天减少42%(P<0.05)。伤后一周内转清醒率:对照组为22.2%(4/18例),治疗组为55.6%(10/18例)(P<0.05);残死率:对照组为61.1%(11/18例),治疗组为33.3%(6/18例)。结论 亚低温能减轻脑水肿、稳定颅内压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强化治疗和血糖控制对改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预后的意义.方法46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 mmol/L)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分别控制在4~6 mmol/L和<11 mmol/L.硬膜外置管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变化,于入院后1周内每日检测脑脊液乳酸浓度和pH值,并行哥拉斯格(GCS)评分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恢复期脑脊液乳酸浓度和水肿高峰期颅内压峰值,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并缩短了ICU监护天数和总住院时间.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脑外伤后脑脊液乳酸代谢,降低水肿高峰期颅内压,为神经组织细胞恢复提供稳定微环境.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伤后凋亡诱导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表达的影响,研究凋亡诱导因子从线粒体释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于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72h、7天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h.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AIF的表达,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P<0.05).②AIF表达:常温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逐渐增强,至24h达高峰;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P<0.05).③凋亡细胞的检测:常温组凋亡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h达高峰;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AIF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并出现核转移,相应时间点亚低温组降低,同时凋亡阳性细胞数也呈相似的趋势,亚低温抑制缺血后神经元凋亡通过抑制AIF从线粒体释放及核转移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2005一07—15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两组,测其伤后24h内的血糖值,并追踪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伤后血糖升高明显,两组患者的血糖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预后差(P〈0.05)。结论高血糖对颅脑外伤的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密切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努力控制高血糖,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光量子血疗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异体血输注疗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3,8,13d给予光量子血治疗,每产200ml。结果:光量子血治疗组RC3bRR较非治疗组明显升高,而RICR则明显降低。结论:光量子血疗法可有效主理型颅脑外伤患者红细胞豚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凝胶图象光密度分析系统(GDAS)对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鉴定、纯化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控制,减少了生产步骤,优化了提纯工艺,使rhG-CSF产品含量>98%,批间差异<0.15,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RH对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致伤家兔 ,致伤力80 0× 80g·cm。 2 2只家兔随机分 2组。TRH治疗组 ,n =10 ,伤后 0 .5h开始静脉注射TRH ,此后每 0 .5h注射 1次 ,至伤后 4h。对照组n =12 ,按上述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量颅内压 (ICP)、脑组织含水量 ,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测量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和脉动指数 (PI)。结果 :伤后 3h ,TRH治疗组Vd值显著增加 ,PI值降低 (P <0 .0 1) ;给药后ICP递增速度明显减慢 ,伤后 1.5h ,IC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TRH能够显著增加颅脑损伤后的脑血流量 ,改善脑血流 ,降低ICP ,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重型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重或特重型脑损伤后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救治情况及综合数点经验。结果临床资料提示血中儿茶酚胺(CA)升高造成肺泡萎陷、肺泡腔及肺间隙水肿,是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及严重缺氧的主要原因。采用降低颅内压、及时气管切开、机控呼吸及应用血管活性物质等综合抢救治疗措施,使3例病人获救。结论本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青  许小林  陈益番  秦衡毅 《吉林医学》2010,31(13):1752-1753
目的:探讨强化胰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IIT)目标组(n=32例)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CIT)常规组(n=33例),目标组将24h平均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常规组将24 h平均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观察指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28 d GCS评分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发生率、每人每天血糖检测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不能降低病死率,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是适宜的。重型颅脑损伤及其他危得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中脑保护治疗措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系列脑保护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激素、亚低温、高压氧治疗和上述综合措施治疗 ,观察临床指标及预后。结果 :综合性脑保护治疗组病人颅内压、心率、血气分析、脑脊液生化指标及预后均明显好于其他组。结论 :脑保护治疗应从多途径多环节入手 ,才能防治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 ,促进损伤脑组织细胞的恢复 ,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30例行高压氧和常规治疗(HBO组),20例单纯常规治疗,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治疗前、中、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结果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BO组在治疗20d后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ET水平,是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燕  陈林  田婧 《吉林医学》2010,31(18):2915-2916
目的:探讨系统术前准备与手术护理对急诊重型颅脑损伤作用。方法: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与护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大部分患者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系统完善术前准备与手术护理为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杨健  鄢世兵  刘炼波 《西部医学》2007,19(6):1091-1092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监测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6天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天两组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促进恢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沈敏慎  何海波  丁兵 《河北医学》2004,10(11):1004-1006
目的:比较纳络酮在重型脑外伤中的作用及予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6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及手术(称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称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死亡率为31.6%,较对照组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中度致残率和恢复良好率52.6%。重度致残率和植物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重症脑外伤早期应用纳络酮能明显降低死亡率,中度致残率和恢复良好率有显著提高,重度致残率和植物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术后随防半年按 GOS 标准评定预后:恢复良好9例(20%),中度残疾16例(35.5%),重度残疾12例(26.7%),死亡8例(17.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气管切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气管切开时,实验组选择可冲洗气管套管,对照组选择常规气管套管。实验组定期对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对照组未予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35.56%,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66.67%。肺部感染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76.09%。结论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肖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6):563-564,566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将118例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A组47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凝血酶;B组38例,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33例,应用H2受体拮抗荆.观察时间为治疗后3~7d.结果:应激性溃疡3~7d内控制率A组为87.2%、B组为76.3%、C组为51.5%,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2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效果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理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 凝血酶联合用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干病变的早期核校对共振(MRI)表现。评价颅脑损伤后早期行MRI扫描的价值。方法: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7天内的患进行了MRI检查,同时还做了早期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采用MRI批描来判定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而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听觉诱发电位(BAEOs)来判定脑干功能。结果:39例患(占64%)发现有脑干病变,双侧桥脑病变(100%)死亡,非脑干病变死亡率为9%。在个别情况下,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病变之间有着典型的临床区别。在MRI影像学上,伤后2天以上的所有病变都会出现高信号和1或低信号改变;伤后2天内,原发性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呈低信号改变,而1例继发性脑干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则无出血表现。结论:早期MRI扫描对判断脑干病变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警锐  程凯敏 《重庆医学》2005,34(11):1635-1636
目的总结近年来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几年来共收治410例GCS3~8分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有32例(7.8%),因急性脑肿胀引起的有10例(31%),因迟发性血肿引起的有21例(66%),其他原因1例(3%)。其中急性脑肿胀者死亡10例(31%),迟发性血肿者死亡7例(22%),总死亡17例(53%),植物生存3例(9.45%),重残4例(12.5%),轻残5例(15.6%),恢复正常生活者3例(9.45%)。结论急性脑肿胀与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预后不同,前者死亡率几乎达100%,而远隔部位迟发性血肿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因此,尤其应注意远隔部位迟发血肿的可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