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银花栀黄散为本院院内制剂,是我院皮肤科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经验方。该方由金银花、栀子、大黄、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黄连、茵陈及甘草组成,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栀子清泻三焦火毒,大黄泄热通便,引热下行,二者共为臣药;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黄芩清肺热燥湿,黄连清胃热燥湿,茵陈清热除湿,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兼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效。  相似文献   

2.
内服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验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服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验方江苏省靖江市生祠堂医院(214501)周振祥[验方1]1内服方板兰根、夏枯草各55g,黄芪6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15g,粉甘草10g。2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2方解板兰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涤咽喉之功;夏枯草...  相似文献   

3.
我院采用自拟尿感汤治疗50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急性尿路感染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11.5。年龄2454岁,以育龄妇女居多。治疗前经清洁中段尿培养均为阳性。1.2 治疗方法:自拟尿感汤,基本方组成:川萆薢、乌药、黄芩、车前草、滑石、甘草、栀子、萹蓄。1.2.1 膀胱湿热型: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痛、腰痛、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数。基本方中加蒲公英、益智仁、银花等。清热解毒,利湿通…  相似文献   

4.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惠青 《陕西中医》2006,27(8):914-915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采用五味消毒饮(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青黛、蝉蜕、乌梅、马勃、甘草)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94.7%。提示本方法对该病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遵循据证立法,依法制方原则,针对蒲公英主治病症的病理关键,采取标本配伍方法,以蒲公英为核心,三药成方。蒲公英配生麦芽、丝瓜络,清热解毒,抑制泌乳,疏通乳络,主治急性乳腺炎(哺乳期);蒲公英配茵陈、柴胡,清热解毒,利胆祛湿,理气通腑,主治急性胆囊炎;蒲公英配苦参、白鲜皮,清热解毒,燥湿通络,消风止痒,主治急性、亚急性湿疹。临床应用,随证加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内服中药方药间的关联规则和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2009年1月至2019年2月发表的中医内服方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文章,共收集内服中药方65个,应用Excel 2011数据软件,录入各药方的组成药物。对方剂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关联规则计算。结果:65个内服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14种药物依次为蒲公英、柴胡、甘草、王不留行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前6位的依次为清热解毒、疏肝散结、通经下乳、清热化痰、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支持度20%,置信度60%的高频药对分别为柴胡和蒲公英、蒲公英和金银花、路路通和王不留行、柴胡和金银花、金银花和连翘、瓜蒌和青皮。结论:治疗本病的内服方中药药性以寒凉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胃为主,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疏肝散结、通经下乳为主,体现了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疏肝清热、通经下乳的临床治疗原则。数据挖掘从宏观层次上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配伍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组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九味清淋饮     
<正>金银花15g金钱草15g车前子15g白茅根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生地榆15g生黄柏15g甘草梢6g性质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主治病征下焦湿热所致之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患者症见腰痛,少腹疼痛,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8.
侗药蒲公英,地方名:黄芪地丁、奶奶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rcd—Mazz的全草。性味:苦、甘、寒。归经:肺、肝、脾、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除湿退黄,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蒲公英、紫花地丁、王不留行、炮山甲水煎服,日 1 剂,治疗急性乳腺炎,一般 5~10 剂即愈。 2、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赤芍、天花粉、瓜蒌、半夏、白芷、水煎服,日 1 剂,治疗急性乳腺炎,一般 5~7 剂可愈。 3、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银花、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3 剂,忌辛辣食物,治疗腮腺炎,效果满意。 4、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桑叶水煎沸 20 分钟,每日 1 剂,连服 3 剂,并用上方药物(量加倍)水煎熏洗,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显著。 5、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生大黄、桑枝、银花、野菊花、丹参、郁金、鸡内金、茵陈、田基黄、茯苓等水煎服,日 1 剂。治疗急慢性肝炎,30~60 剂后,效果较为满意。 6、蒲公英、紫花地丁、扁蓄、瞿麦、牛膝、甘草、金钱草、薏苡仁、土伏苓水煎服,日 1 剂,3~5 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效...  相似文献   

9.
谭启东 《新中医》2001,33(11):66-66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效,为外科疮疡常用方。笔者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治内科疾病,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1水肿阳某,男,12岁,2000年10月初诊。全身浮肿,尿黄赤2月余。2月前患者感冒发热,流鼻涕,咽痛,稍后见尿少,全身浮肿,伴头晕、腰痛。血常规:Hb125g/L,WBC11.0×109/L,N0.80,L0.13,M0.07。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2/HP,颗粒管型0-2/HP。诊为:①上呼吸道感染;②急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0.
紫花地丁方治疗腮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冬春季 ,儿童多见 ,本病以发热及腮腺肿痛为特征。笔者近年来采用紫花地丁、蒲公英糊患处外敷 ,经济有效 ,现介绍如下。1 方法与效果将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鲜品捣烂为糊 ,用两层沙布包裹好 ,展平敷于患处 ,若无鲜品可用干品各 10~ 15g ,鸡蛋清调为糊状 ,同法敷于患处 ,每日早晚各 1次 ,每次 30min ,7天 1疗程 ,一般 2~ 3天肿胀减轻 ,5~ 7天可痊愈。2 讨论紫花地丁味苦 ,性寒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本草正义》 :誉其为痛肿疔毒通用之药 ,历来为其红肿、热痛之常用药。现代…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症。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8年4月~1992年8月,用自拟的中草药方内服及外敷治疗未成脓的急性乳腺炎32例,效果满意。给予柴胡、王不留行、栀子、木通、紫花地丁各12g,生地黄、忍冬藤各15g,生大黄、蒲公英各9g,甘草6g。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另以木芙蓉、犁头尖  相似文献   

13.
谢晓丽 《陕西中医》2012,33(8):953-954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汤(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参、牛蒡子、射干、石膏、知母、荆芥、薄荷、炒三仙、甘草)治疗本病32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咽,健脾和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消炎退热胶囊经消炎退热冲剂修改剂型而来,它由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原剂型无鉴别和含量控制标准,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本研究对该胶囊中的大青叶、甘草2种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该胶囊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以热毒壅盛,肝络不畅为主。急则治标,以清热解毒疏肝通络为法,同时不忘补气养血,以此立清热通乳方(黄芪,当归,路路通,甘草,王不留行子,蒲公英,皂角刺,金银花,连翘)。方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为君;路路通、留行子、皂角刺活血通络、透毒外出为臣,且路路通、留行子皆循肝经,为肝络不畅之常用药;佐黄芪、当归补气活血,助君臣之力,减君臣之弊;再加甘草缓急和中以为使药。共奏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6.
李莉  金晓莉 《陕西中医》2007,28(8):982-98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芩解毒通淋汤(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榆、白毛根等)治疗本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96.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黄英Chen 《新中医》1996,28(7):13-14
五味消毒饮验案4则黄英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青天葵组成。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疡。笔者用本方加味治各种发热性疾病,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发热咽痛郭××,男,46岁,1994年9月15日初诊。发热2天,伴咽痛,...  相似文献   

18.
小儿清热灌肠剂是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的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我们选择与主治功能相近的药理实验进行了研究。1材料1.1制剂小儿清热灌肠剂,由大黄、柴胡、苦参组成。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及狭叶柴胡的根,主要有效...  相似文献   

19.
普济消毒饮一方,源于《东垣试效方》,原方由黄芩、黄连、牛蒡子、玄参、桔梗、板蓝根、马勃、僵蚕、连翘、薄荷、陈皮、柴胡升麻、甘草十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笔者用本方治疗咽喉常见疾病获效满意,简介于下。一、急性扁桃腺炎黄××,男,32岁,职工,于1982年4月15日就诊。陈述三天来嗓子痛,咽下困难,吞咽不适。伴发热头痛微恶寒。查:舌边尖红,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46岁;每于感冒后发作,均为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2 治疗方法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苍耳子30g,白芷15g,辛夷6g,薄荷5g,当归6g,柴胡6g.水煎沸后熬10~15min(时间不宜长),水煎分2次服用,日1剂,7日为1疗程,疗程间不停药.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影响疗效.3 疗效1个疗程治愈者13例,2个疗程治愈者5例,好转7例.治愈率90%.治愈者随访半年无复发.4 讨论肺主呼吸,开窍于鼻.慢性鼻炎是由于感受外邪,肺经有热,或中焦蕴热或肝胆郁热而致,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活血消肿止痛为原则.本方取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解表祛邪,去除病因;配以蒲公英、紫花地丁更增强排脓散结的功效,使鼻腔内分泌物减少,易于排出;白芷、苍耳子、辛夷散寒祛湿,宣肺通窍,改善鼻腔通气兼有止痛作用,减轻头痛等症状;配薄荷提神醒脑;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排脓生肌,用作佐药.诸药配合有清热,散寒、祛湿通窍止痛之功效,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