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玻璃体切割头联合导光纤维头手法碎核摘除玻璃体腔脱位晶状体的效果.方法 对Ⅲ级及以下核晶状体脱位至玻璃体腔的21例(23眼)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头联合导光纤维机械碎核切除晶状体,观察其疗效.结果脱位晶状体均顺利摘除,用时21~38 min.术中未造成视网膜进一步损伤,术后2眼发生视网膜脱离.术后矫正视力为光感至0.05者3眼,0.06~0.1者4眼,0.2~0.3者9眼,0.3以上者7眼.结论 对于脱位至玻璃体腔的核硬度Ⅲ级及以下的晶状体,应用玻璃体切割头联合导光纤维头机械碎核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超声粉碎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AccuRus玻切系统超声粉碎处理外伤的核晶状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我院行超声粉碎治疗外伤性脱位于玻璃体硬核晶状体15例15眼。包括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后应用AccuRus玻切系统超声粉碎功能,选择比例式或瞬间式状态,以超声粉碎头负压吸住晶状体,在玻璃体腔内粉碎吸出晶状体。结果:14例14眼晶状体被超声粉碎完全吸出。1例V级硬核超声粉碎未能吸出,以全氟化碳液使核浮起,自角膜缘切口取出,无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结论:应用AccuRus玻切系统的超声粉碎功能,处理处伤性脱位于玻璃体的硬核晶状体,无需全氟化碳液体,无需角膜缘切口、简单、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临床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15例病人采用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伴有并发症的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手术均能碎吸晶状体,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处理眼底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均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早行后段玻璃体切除,采用重水托起脱位的晶状体远离视网膜后,眼内玻切头碎吸晶状体,联合重水下光凝、气液交换、环扎术使视网膜复痊,适宜地小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晶体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有核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晶体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有核外伤性晶状体脱位29例29只眼,其中全脱位12只眼,术前高眼压16只眼.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切除前部、中轴部及晶状体周围玻璃体,无需使用过氟化碳液体,吸引晶状体至前部玻璃体腔内进行超声粉碎;不全脱位的晶状体采用囊内超声粉碎.术中检查视网膜并做相应处理.结果全部病例均完全将脱位的晶状体粉碎吸除,随访3月无视网膜脱离发生.21只眼术后眼压正常,6只眼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有核的晶状体脱位,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明显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作者自行设计的新型钩针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晶状体后脱位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收集选取晶状体核硬度为Ⅰ-Ⅱ级的晶状体后脱位7例(7眼),在新型钩针穿刺固定下用玻璃体切除器切割头对晶状体进行咬切摘出,同时进行Ⅰ期睫状沟缝线悬吊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全部脱位的晶状体均顺利咬切摘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随访1~3月,最佳矫正视力0.5-1.0者5眼,0.4以下2眼。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钩针穿刺固定后脱位晶状体有利于切割头进行咬切摘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脱位的晶状体。结果 12例由于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后,眼压得到控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或晶状体源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应早期及时摘出晶状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晶状体或碎核脱入玻璃体腔的处理技术。方法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及超声乳化手术中晶状体核碎块落入玻璃体腔共17例(17眼),采取适当措施灵活运用浮动托出法、利用眼内器械后段玻璃体托取法或后段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削梨”吸出法等不同手术技巧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各种不同的病例及其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处理,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3~16月,裸眼视力≥0.3者占64.71%,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或核碎块脱入玻璃体腔内,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处理技术,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在玻璃体腔内施行超声乳化“削梨法”是一种特殊的碎核技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晶状体后脱位的玻璃体切割取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眼外伤或先天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晶状体后脱位或半脱位,严重影响视力,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将脱位的晶状体取出是必要的。过去采用晶状体圈套术.造成大量的玻璃体脱出,眼内组织损伤大,手术并发症较多。我们从2000年6月开始,对晶状体核Ⅲ级以下的晶状体后脱位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头直接切除晶状体,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硬核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效果。方法作角膜缘后反眉弓5.5mm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硬核手法碎核技术对70例(70眼)白内障摘出,并植入折叠式或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 69眼成功完成手法碎核,劈核器对力不均造成晶状体2眼翻转致后囊破裂。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2.86%,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3±0.75)D。结论反眉弓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行,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术媲美,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0.
爆破式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在硬核人障中的应用。方法 对74例74眼按硬度为Ⅳ~Ⅴ级的老年性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施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术中结合自制晶状体碎核钩进行手法劈核。结果 术后第1天、1wk及3mo裸眼视力达0.8及以上者分别为75.687%、79.73%及83.87%,手术前后角散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5眼,晶状体后囊破裂5眼,少量晶状体物质沉入玻璃体内2眼。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硬核人障的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11.
隧道内碎核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隧道内碎核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娩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4月~8月对65例(69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手法小切口手术中进行隧道内碎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3d和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38.24%、52.53%、78.49%。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隧道内碎核法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少、并发症少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是白内障硬核的一种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12.
晶体核脱入后玻璃体内可意外地发生于白内障手术中,尤其是在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和硬核的白内障眼。可引起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晶体过敏性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为此,应将脱位的晶体物质、尤其是核清除。 介绍两种摘除脱位晶体核的方法:①用生理盐水冲洗玻璃体腔或暂时先关闭切口,待核浮起,再用圈套器经角膜缘切口摘出。②将软核用晶体和玻璃体切割方法粉并碎吸出。硬核则用切割器械吸起并送入前房,再通过角膜缘切用口圈套器摘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IOL)预先巩膜悬吊在严重晶状体半脱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0°的严重晶状体半脱位患者8例(8眼)。术中避开脱位的晶状体,预先将IOL悬吊于玻璃体腔,再将晶状体托起置于IOL上方,必要时辅助以虹膜拉钩,稳定晶状体,确保超声乳化手术安全完成。结果:严重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8例,其中晶状体核N1-N3硬度的患者各1例,单独使用IOL预先巩膜悬吊于术中稳定脱位的晶状体,3例超声乳化手术均顺利完成;达N4患者3例、N5患者2例,其中4例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安全完成超声乳化;有1例N5的患者,由于悬韧带损伤超过270°,在将晶状体托起放置于IOL之上时,坠入玻璃体腔,给予玻璃体腔超声粉碎处理。8例患者术后IOL均居中,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正常,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重晶状体半脱位的超声乳化手术中,对于N2~N3的软核,IOL预先巩膜悬吊可以良好地稳定晶状体,确保超声乳化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N4~N5的硬核,IOL预先巩膜悬吊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方法,联合虹膜拉钩共同稳定晶状体,确保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的患者30例(30眼),其中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晶状体全脱位25眼,针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全脱位2眼,白内障摘出术中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内3眼。根据脱入玻璃体内的晶状体核硬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必要时行硅油填充。术后随访0.5~1a,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9例(19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10例(10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硅油充填术1例(1眼)。术后视力:0.1~0.3者16眼,0.3~0.5者9眼,0.5以上者5眼;术后继发青光眼3眼,经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范围。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眼前段外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的复杂性眼前段外伤42例(42眼)包括已1期缝合的眼球穿孔伤25眼,经巩膜隧道口切除前房内晶状体及玻璃体,植入人工晶状体23眼;钝挫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13眼,其中继发青光眼5眼,前房内切除脱位的晶状体及玻璃体,Ⅱ期植入悬吊人工晶状体13眼;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离伴玻璃体溢入前房并前房积血4眼,其中3眼继发青光眼,只行前房内积血和玻璃体切除,保留晶状体。结果眼球穿孔伤25眼,术后视力0.3以上21眼;晶状体不完全脱位13例,术后视力0.3以上9眼:玻璃体溢入前房及前房积血4眼,成功保留晶状体,术后视力均在0.3以上,术后无再出血,眼压控制。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前段外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伯乐 《眼科》2004,13(2):78-80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15例15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结果:15例15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恢复良好,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晶状体脱位46例(46只眼).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28只眼中单纯超声乳化12只眼,前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5只眼,前玻璃体切除11只眼,均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全脱位18只眼均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扃平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12只眼.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脱位的晶状体根据程度选择单纯超声乳化或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粉碎、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脱位30例(全脱位11眼,不全脱位22眼,共33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或晶状体摘出。其中7眼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口,26眼采用角膜缘入口。30例(33眼)均同时行Ⅰ期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2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稳定的眼内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方健  张晓丹  吕红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52-2253
目的:探讨应用晶状体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晶状体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16例16眼;其中术前高眼压6例,玻璃体积血10例,视网膜脱离1例。常规扁平部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手术切口,切除前部、中轴部及脱位晶状体周围玻璃体,使晶状体游离,超声针头吸引晶状体至中央部玻璃体腔内进行超声粉碎。术中检查视网膜并做相应处理。其中8例视网膜情况良好,I期行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完全将脱位的晶状体粉碎吸除,随访3mo无视网膜脱离发生。16例术后眼压正常,术后1wk眼压12~20mmH g,视力较术前改善,术后1wk视力0.2以上者8例。结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晶状体超声粉碎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视网膜无损伤者可行I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使患眼获取最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20.
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35例(35眼)晶状体脱位进行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或晶状体摘出其中33例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人口,2例采用角膜缘人口法。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0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1眼。手术并发症:前房及玻璃体积血5例,锯齿缘断离1例。结论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或品状体摘出是品状体脱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