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食堂是临床营养工作的载体.营养食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是影响临床营养工作的根源.营养食堂上位管理机构的定位有多种模式,直接影响营养食堂的运行机制,导致营养食堂的管理运作方式多样化,效能差异化.在分析营养食堂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营养食堂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营养健康教育是现代国民素质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科学预防一些营养不均衡所致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拥有科学的营养知识,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是营养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的根本.只有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才能拥有科学的营养知识,确立健康的营养行为,取得营养健康教育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玲  薛媛 《重庆医学》2006,35(22):2028-202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模式。方法将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单纯胃肠道营养组、全静脉营养组、混合营养组3组,观察3组患儿体重增长、排便和腹胀情况。结果全静脉营养组和混合营养组体重增长较胃肠道营养组明显(P〈0.01).混合营养组和全静脉营养组胎使排出较胃肠道营养组明显延迟(P〈0.01),胃肠道营养组和全静脉营养组腹胀次数较混合营养组高(P〈0.01)。混合营养组和胃肠道营养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全静脉营养组(P〈0.01)。结论在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中,静脉营养结合胃肠道营养是三者中较佳的营养方式.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营养管理方法,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经培训的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管理方法,由医师、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家属营养知识掌握、患者营养方案落实、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能提高家属对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保证患者营养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营养师、医护人员、家属的作用,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论: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优于传统的营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茂祥  韦枝红  侯梅萍 《广西医学》2004,26(10):1421-142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机械通气危重病人 5 2例随机分为要素膳肠内营养 (17例 )、全营养食物匀浆肠内营养 (15例 )、全肠外营养 (2 0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各组病人脱机时间接近 ,营养效果相似但肠外营养较快达到氮平衡 ,感染性和营养性并发症无差异 ,全肠外营养费用高 ,肠内营养尤其是管饲全营养匀浆费用低廉。结论 机械通气病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相似 ,肠内营养经济、简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持 ;而全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准确、迅速。两者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的现状,评价营养宣教对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同时对290名南昌市城镇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营养宣教。比较营养宣教前后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情况。结果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宣教后营养知识评分值、总评分值均显著高于营养宣教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宣教后营养行为评分值显著高于营养宣教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在非常关心健康、营养好坏对学习和健康有影响、对营养知识感兴趣、愿意放弃自己爱吃而不利于健康的食物、愿意吃不喜欢的健康食品、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等方面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在每周吃5~6次早餐、每天吃早餐等方面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每天喝牛奶所占比例较营养宣教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经常喝(3次及以上)牛奶、有时喝(3次以下)牛奶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从不喝牛奶所占比例较营养宣教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每天进食蔬菜5种以上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营养宣教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应在南昌市城镇小学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於悦  唐艳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72-1473
目的:调查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与营养支持状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我院2014年4月—6月325例呼吸科患者进行营养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支持进行调查。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结果325例患者入选患者中283例患者完成了营养筛查,NRS2002的适用率为87.0%,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4.7%,老年组(≥6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48.5%)明显高于中青年组(<60岁);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1.8%,无营养风险的营养支持率为4.2%。结论 NRS2002是进行营养筛查的一个有效工具,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60岁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营养风险,营养治疗中存在不恰当的营养干预及肠外营养的过度使用,应在评估营养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生营养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作为营养教育主要途径的学校营养教育理应得到加强。反思学校营养教育的现状,认为存在营养教育课程乏力、营养干预疲软的现象,亟待改进。为此,通过案例引导式营养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探索基于课程的学校营养教育,获得实效。最后对营养教育课程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胡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2004-2005
通过在社区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营养健康教育培训和讲座、发放营养知识小册、开展营养咨询活动、免费制定膳食营养食谱以及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等活动探讨营养教育的有效模式,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促进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以妇幼营养课程为例,研究营养相关课程线上教学对高职助产学生营养知信行的影响,以提高高职助产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腹部手术后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单盲随机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及临床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肠内营养组体重、Hb和TP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0天,肠内营养组Hb和TP水平仍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1周内每日血糖波动水平低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1)。肠内营养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肠外营养组患者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好,胃肠功能恢复快,能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胃切除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前后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一种营养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血液透析营养风险管理系统,提升营养评估的准确性,实现透析中心营养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方法:基于医院信息数据库构建营养风险管理系统,实现营养风险阈值自动识别、数据自动评估、分析分类、输出查询等功能。结果:结合临床诊疗流程,营养风险管理系统将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的敏感指标量化,并根据患者信息自动识别判断结果,提高了营养评估的准确性。结论:营养风险管理系统评估透析患者营养风险的准确率高,对阈值反馈迅速,可用于透析患者的营养风险管理,为辅助临床营养诊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膳食营养与营养治疗周伦姣(广西三江县人民医院三江县545500)关键词膳食营养;营养治疗;观察在疾病治疗过程,注重膳食营养,加强营养治疗,非常重要,因为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每天通过进食获得人体所需要营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  相似文献   

15.
陈俊红 《中原医刊》2004,31(24):47-48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术病人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后的营养状况.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0例全胃切除术后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的资料,着重介绍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全组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严重并发症病例,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时肠内营养支持各项管理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1什么是营养标签?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信息应真实、客观,可信。2营养标签的好处了解食品营养特点选购食品参考膳食平衡参考营养健康知识的来源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符合营养健康要求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吞咽障碍急性脑卒中的肠内营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并发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伴吞咽障碍患者31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6例和肠外营养组15例,于入院后48~72h内分别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5及14d测定。并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4d后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的营养指标亦显著优于肠外营养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性期卒中患者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手术后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滴注营养液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30例食道癌贲门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使用营养管肠内营养.结果 全组病例都完成了肠内营养计划,均能很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肠功能较使用肠外营养提前恢复,住院费用大为下降.结论 肠内营养在目前是食道癌贲门癌手术后经济、安全、有效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在使用营养管肠内营养时,对营养管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临床营养治疗体系——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玉梅 《中国医院》2008,12(3):45-48
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疾病均与营养代谢相关,在疾病救治中,开展以促进稳态平衡为主要目的的营养治疗化干预,是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关键。本文结合我院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情况,以营养学科在临床医疗中应承担和解决的问题为研发点,探索营养评价、营养诊断、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治疗膳食、基本膳食治疗及其内容已经形成一个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临床营养治疗体系。实践让我们认识临床营养治疗体系是临床营养学科的品质核心,是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是提高现代化医院整体水平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可手术食管癌术前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并分析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营养风险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结合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调查,并分析营养不足发生率.运用单因素分析术前营养风险状况与患者基本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106例患者中,具有营养风险者(NRS2002≥3)84例,营养风险发生率79.25%(84/106);营养不足者(BMI<18.5)13例,营养不足发生率为12.26%(13/106).年龄因素、年龄是否≥65岁、职业因素、饮用水源是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饮食习惯中的食用干果干菜是发生营养不足的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因素、饮用水源是营养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前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高,术前营养支持治疗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